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545篇
地质学   645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41.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附近的富水区(带)严重威胁着煤矿的生产安全,探明地下煤层附近富水区的赋存和断层、裂隙的发育情况,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含水地层及富水区,瞬变电磁法在多测道剖面上具有典型响应特征,据此可以查明地下水分布情况。在山东某煤田和河南某矿,应用瞬变电磁勘探,准确地查明了煤层顶底板富水区。.  相似文献   
142.
《岩土力学》2017,(5):1510-1516
亚塑性模型是以Jaumann应力率张量及变形率张量描述的一种率型本构关系,本构关系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具有关键作用,解决用应变增量求解应力响应的问题需要一个时间积分过程。针对亚塑性本构模型发展了自适应隐式和显式两种不同的积分算法,给出了误差控制的方法,同时推导了自适应隐式积分算法所需的一致切向模量,并采用了两个不同的单元,利用ABAQUS平台比较了两种积分算法的数值模拟结果。为了实现从ABAQUS/Standard到ABAQUS/Explicit的过渡,开发了UMAT-VUMAT接口,从而可以使已有的UMAT子程序用于大变形动力问题分析。算例分析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3.
黄河干流内蒙古段河道冬季流凌封河期, 河道水量除一部分转化为冰量外, 很大一部分转化为槽蓄水量而贮存在河道中, 导致下游头道拐河段出现小流量过程, 上游河道流量转化为槽蓄水量和贮存的冰量越大, 小流量持续时间越长, 开河期发生凌汛洪水风险越高。通过对1998 - 2016年头道拐站凌讯期流量变化过程分析, 重新界定了小流量上限阈值为330 m3·s-1, 并且以此值为标准进行小流量过程研究, 分别采用R/S极差分析法、 Fourier变换分析法对近年来小流量过程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非线性概率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小流量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表明: 小流量持续天数变化呈现缩短趋势; 同时, 小流量过程与上游相对来水之间变化关系显著且过程同步, 而滞后于河道槽蓄水量变化过程; 通过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变化时相应小流量持续时间变化的响应概率大小, 明确河道冰流量是小流量过程第一影响因素, 气温条件是小流量过程的决定因素, 首封位置和相对来水量是小流量过程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4.
河南省栾川县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石英霞  李诺  杨艳 《岩石学报》2009,25(10):2575-2587
河南省栾川县三道庄钼钨矿床是东秦岭钼矿带的5个超大型钼矿床之一,产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形成于燕山期碰撞造山体制的后碰撞构造环境.矿体定位于燕山期花岗斑岩与栾川群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建造的外接触带,矿石构造主要是浸染状和网脉状,广泛发育长英质脉、辉钼矿脉、石英.辉钼矿脉、石英-黄铁矿脉、碳酸盐-萤石脉等.围岩蚀变类型复杂,主要有矽卡岩化、钾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萤石化以及黄铁矿化、辉钼矿化等硫化物化,矿石类型主要是矽卡岩型和角岩型,属于典型矽卡岩型钼钨矿床.成矿过程分为矽卡岩阶段(早)、石英-硫化物阶段(中)和石英-碳酸盐(晚)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有CO_2-H_2O、H_2O-NaCl和含子晶包裹体等3种类型,早阶段主要发育CO_2-H_2O和含子晶包裹体,晚阶段只见H_2O-NaCl包裹体,中阶段发育3类包裹体;早、中、晚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394~552℃、290~410℃和140~290℃,盐度分别为20.60 wt%~67.18 wt% NaCl.eqv、6.30 wt%~48.55 wt%NaCl.eqv和3.39 wt%~11.46wt% NaCl.eqv.早阶段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富含CO_2的岩浆热液特征,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贫CO_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沸腾作用强烈,是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重要机制.成矿系统由静岩压力向静水压力体系转变,趋于开放.  相似文献   
145.
146.
对于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局部存在软弱夹层的复杂地质条件,通常的处理方法或挖除换填或采用复合地基,针对具体工程探讨了的不同补强处理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利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按沉降控制进行补强设计的新思路,并针对处理后的深层复合土层不便直观和开挖检验的难题,结合多道瞬态面波法检验补强加固效果,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7.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目标,其中,第一阶段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采取抗震概念设计来实现第二、第三水准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建筑的抗震设计仍然是一门"艺术",依赖于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理念。对于结构在强震下的安全性,多道防线是很重要的。本文就工程中常用的几种结构形式对抗震设计中的多道防线这一概念作一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8.
钻遇莫霍面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深海海底是地球上离莫霍面最近的地方,目前有研究推测南海是世界上莫霍面深度最浅的海域之一,但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深反射地震探测可以直接揭示岩石圈的构造形态,是莫霍面探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长达15000 km的深反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处理、制图和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形成了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反射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初步认识。① 南海东部次海盆南部早期经历了较快速扩张,岩浆供应充足,受扩张停止后岩浆活动影响较小,基底平坦,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同时洋壳地震速度结构不存在异常,且有较强的广角莫霍面反射波和可识别的地幔顶部折射波,具备莫霍面钻探的基本条件。② 南海海盆不同区域的莫霍面反射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次海盆莫霍面反射最为强烈且清晰,西北次海盆次之,西南次海盆仅有零星出现的清晰莫霍面反射且可信度不高。③ 识别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地震反射长度超过3500 km,首次形成了海盆区深度域莫霍面地震反射空间分布图。与重力反演的莫霍面深度相比,利用深反射多道地震计算的莫霍面深度细节更为丰富,并且可以在垂向上清晰刻画莫霍面的结构。整体上,南海海盆区莫霍面地震反射强烈和可信度高的区域中,深度较浅的区域之一是东部次海盆南部,最浅处仅约9. 5 km,其中水深4. 01 km,洋壳厚度仅5. 54 km。综合判断,东部次海盆南部是南海重要的莫霍面钻探备选区,这对南海莫霍面钻探选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9.
苏里格S区块储层与围岩阻抗差异小、气水关系复杂,叠后纵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区分优质储层,通过研究区岩石物理分析可知,叠前参数纵横波比可以有效区分岩性和含气性。本文首先进行模型正演确定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然后通过适用于砂泥岩的Xu-White模型进行岩石物理建模及横波预测,建立岩石物理模板;其次采取线性去噪、剩余振幅补偿等处理方法对CRP道集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叠前同时反演定量预测储层厚度及含气性。结果表明:(1)储层顶界的地震反射特征为强波谷反射,底界反射不明显;(2)纵横波比小于1.68可有效划分砂岩,联合纵波阻抗小于12 200 g·cm-3·m·s-1预测储层,再由更低的纵横波比小于1.57识别含气性;(3)储层展布特征与含气性预测范围趋势相似,但在局部上存在差异,储层发育程度与其含气性不一定呈正相关。本文所提方法期望为下一步圈定有利含气储层面积及井位部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0.

二道泉剖面(39°01' 34″N, 95°52' 49″E) 位于党河盆地腹地, 呈北南向展布, 长790m, 党河盆地位于祁连山腹地, 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沉积与地貌演变的理想地区。本研究在野外地层观测、古流水重建及砾石组分分析的基础上, 对党河盆地中西部二道泉剖面新近系白杨河组顶部-玉门砾岩底部河湖相沉积物进行磁化率测量与等温剩磁实验分析。结果显示, 剖面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有磁铁矿和赤铁矿, 其中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通过对比发现剖面中黄色调粗粒沉积物中的赤铁矿含量显著高于红色调细粒沉积物。砾石成分和向南的古流向结果显示, 白杨河组晚期至玉门砾岩早期地层沉积物主要源自于二道泉剖面北部的野马南山地区。磁化率及沉积相揭示出源区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增强, 赤铁矿是从源区直接搬运沉积的, 而非自生形成; 这一过程未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 赤铁矿多为碎屑, 岩石颜色发黄。综合分析认为, 二道泉剖面疏勒河组到玉门砾岩组早期沉积时党河盆地发育一条规模逐渐变大、水动力逐渐变强的由北向南流动的河流, 现今流向为北西向的党河水系可能最早在新近纪玉门砾岩沉积中期以后才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