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6篇 |
免费 | 1785篇 |
国内免费 | 30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164篇 |
地球物理 | 1392篇 |
地质学 | 7993篇 |
海洋学 | 763篇 |
天文学 | 41篇 |
综合类 | 854篇 |
自然地理 | 5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3篇 |
2023年 | 314篇 |
2022年 | 455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416篇 |
2018年 | 328篇 |
2017年 | 303篇 |
2016年 | 359篇 |
2015年 | 355篇 |
2014年 | 596篇 |
2013年 | 461篇 |
2012年 | 567篇 |
2011年 | 596篇 |
2010年 | 450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58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351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324篇 |
2002年 | 338篇 |
2001年 | 364篇 |
2000年 | 261篇 |
1999年 | 301篇 |
1998年 | 252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193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73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7篇 |
1954年 | 6篇 |
1948年 | 5篇 |
1947年 | 6篇 |
1946年 | 4篇 |
1944年 | 4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测定洋山深水港区海域2010~2013年6个航次秋、冬季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含量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Hg、Zn、Pb、Cd含量秋季明显高于冬季,As、Cu含量的季节性波动较小,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该海域重金属来源,发现陆源工业、船舶航运排污以及有机质降解是研究海域Pb、Cd、Zn的主要来源;农业污染、码头货物装卸残留及建筑垃圾支配着Cu、As、Hg的来源。SQG-Q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均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秋季的生态风险高于冬季,Hg和Cu是主要生态风险因子;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基本不受Hg、As、Zn、Pb的污染;Cd、Cu以轻度污染为主,部分站位属于偏中度污染,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HgAs。因子综合得分评价表明,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的站位依次为5号、4号及3号站位。但总体看来洋山深水港区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2.
通过在辽西地区进行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震剖面资料的构造解释,对辽西地区边冲推覆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辽西地区逆冲推覆构造主要由凌源一建平一北票、牛营子一郭家店和汤神庙等三条逆掩断层及属于它们上盘的许多大型飞来峰所组成。①凌建一建平一北票过掩断层平面展布上,该断裂延伸较长,并呈之字状弯曲。为脆性断层,靠近基底岩系显示韧性特点,属中浅层次构造变形,属于卷入基底的逆冲断层。北西盘太古宙岩系均向南东道掩在下盘的珠罗纪地层之上,估计其最小推覆距离可达10kin。②郭家店一牛营子逆掩断层及其推覆体该道冲断… 相似文献
83.
珠江口河流输沙、河口沉积与粒度信息之间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口三角洲地区泥沙供应充分,是现代沉积速率较高的区域。快速沉积的泥沙包含高分辨率的环境信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方法研究了珠江口伶仃洋大铲湾海域6个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以2mm的间隔分析了其中2个柱样上部的粒度,并对其平均粒径和珠江流域的年输沙量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以期获取河流泥沙供应、河口沉积速率和沉积物垂向粒度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大铲湾海域的沉积速率为1~3cm/a,受动力条件和泥沙供应条件的影响显著。2个柱样的平均粒径的最显著重现周期与珠江年输沙量的周期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可能反映了季节的、年的和多年的沉积速率信息。对于每年沉积厚度在厘米级的环境,以毫米级的高分辨率进行粒度分析,有可能揭示出沉积物供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本研究亦可为其他河口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河口港湾沉积物中的(137)Cs剖面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通过对采自海南岛洋浦港?福建厦门外港?浙江象山港三个河口港湾的六个沉积柱样的137Cs分析,分别用137Cs剖面的最大峰值层及137Cs剖面的起始值层位估算了该六个站位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河口港湾沉积环境条件下,用137Cs剖面来估算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是可行的,由137Cs最大值法,这六个站位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14cm/a?1.56cm/a?0.82cm/a?0.75cm/a?1.26cm/a?1.66cm/a,由137Cs最大值法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其精确度与可信度要好于137Cs起始值得出的平均沉积速率?与210Pb法所得的结果符合的很好?137Cs起始值层位与预期值偏离的大小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该站位沉积环境?扰动作用强弱的信息?在应用137Cs剖面估算沉积速率时,还要注意沉积结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低山头一带花岗岩体归属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亚带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为了加强该地区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成岩成矿背景探讨,对花岗岩体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研究。主量元素组成上,石英闪长岩具中硅(57.64%和58.47%)、富钠(Na2O/K2O均为2.57)特点,正长花岗岩具高硅(75.45%~75.99%)、富钾(Na2O/K2O为0.74~0.94)特点,二长花岗岩具高硅(66.80%~73.45%)、富钠(Na2O/K2O为1.50~2.13)特点;花岗岩体铝饱和指数A/CNK<1,为准铝质岩浆岩;碱饱和指数NK/A集中在0.26~0.69之间,属钙碱性岩石;里特曼组合指数σ43在1.18~2.31之间,属钙碱性类型。花岗岩体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岩浆分异特征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Rb、K、Ba、Th、Sr、Nd,仅正长花岗岩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Zr、Hf、Ce,而Nb、P、Ti明显亏损,源区物质为壳幔混合物质,属挤压应力环境中同碰撞I型花岗岩。在岩体实测剖面中获得11种元素分析数据,与青海全省、东昆仑成矿带及其亚成矿带平均元素丰度值进行对比,初步划分不同岩性、不同类型、不同时代花岗岩,以及富集的含矿元素为Au、Zn、Y、Pb等。与区域有成矿事实且为I型花岗岩成因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6.
镁铁质-长英质杂岩体的成因研究对探讨秦岭造山带在三叠纪时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位于秦岭造山带西段的安王山透辉石岩-二长岩杂岩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分析、全岩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及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透辉石岩-二长岩杂岩体主要由透辉石岩、辉长岩和二长岩组成。锆石U-Pb定年显示二长岩形成于(233±1)Ma。该杂岩体具有非常高的Ba(1395~5500μg/g)和Sr(652~2560μg/g)含量、平行且分馏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弱的Eu异常及相似且富集的Sr((^(87)Sr/^(86)Sr)i=0.70587)和Nd(εNd(t)=−1.85~−3.89)同位素组成。来自杂岩体的二长岩具有中度解耦的Hf-Nd同位素系统和负的ΔεHf(t)(−2.41~−4.90)值,这说明透辉石岩-二长岩杂岩体起源于被大陆碎屑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富集地幔,并且在上升、侵位至地壳过程中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透辉石岩-二长岩杂岩体的成因研究表明,剪刀式大陆碰撞过程中出现的南东向板片撕裂导致了秦岭造山带内三叠纪镁铁质-长英质岩浆作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铅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已开采50余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了解污染来源和污染传播方式,采集了该地水、土、植物、大气沉降、燃油灰尘、矿石、人血和生物等多种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和铅同位素示踪分析。结果表明矿区重金属污染严重,且污染随着靠近矿区而逐渐加重,重金属元素Pb、As、Cd、Cu、Zn之间相关性明显,初步反映了污染与矿山有关;同位素分析显示,矿区大气沉降样品、大部分植物样品、部分土壤和部分生物样品铅同位素组成与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证实了污染源为矿山。另外,大气沉降与植物样品铅含量高且它们的铅同位素组成相当,反映了大气沉降是污染传播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9.
嘉黎断裂是一条横贯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在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前后通过调整应力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前人对嘉黎断裂的研究成果,从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系统地总结分析嘉黎断裂带构造背景、壳幔结构、晚第四纪和现今的活动性质和速率.基于地质学方法,搜集前人在测年方面的研究结果,限定断裂的活动年限以及活动速率.同时在东段的北侧分支嘎龙寺附近,采用光释光测年法增加两个测年点,完善活动速度资料,并对断裂自西向东不同部位的走滑速率和错动断距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地球物理学观测资料,分析地震活动性和壳幔物质的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等参数,利用波形拟合方法,新增18个3~5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嘉黎断裂现今的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运动,但是在不同的分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新生的西兴拉—达木分支是地震最活跃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过程,分析东构造结地区构造运动的稳定性,为川藏铁路雅安—林芝段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必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0.
基于1999年以来的GPS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川滇地区近期的变形特征,计算给出了该区域主要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并结合GPS剖面初步识别了断裂带所处的孕震阶段。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始终处于弱形变区域,值得进一步关注;汶川地震后,由于研究区域应力场的调整和应变的重新分配,使得安宁河断裂带的活动变化较小,逐步趋缓,走滑分量存在明显趋缓现象,并且安宁河断裂带的闭锁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小江断裂带的走滑分量存在明显趋缓现象,显示存在强闭锁现象,小江断裂带平行于断层方向GPS速度剖面显示断裂带两侧变形平缓且变形范围较大;昭通、莲峰断裂的挤压和剪切变形积累均存在弱化现象,可能预示该区域挤压应变积累背景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