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0篇
  免费   3027篇
  国内免费   5583篇
测绘学   395篇
大气科学   1019篇
地球物理   1126篇
地质学   15167篇
海洋学   976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1050篇
自然地理   700篇
  2024年   165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750篇
  2020年   646篇
  2019年   707篇
  2018年   565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588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953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705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541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493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70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339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317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8篇
  1950年   9篇
  1948年   15篇
  1946年   8篇
  1943年   9篇
  194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藏南部聂拉木—定日地区沉积地层记录着侏罗纪被动大陆边缘到白垩纪前陆盆地的盆—山转换演化历史。侏罗纪发育巨大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晚侏罗世喜马拉雅特提斯海底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从0.32 cm/a上升为1.24 cm/a。前陆盆地演化分为早期深水复理石和晚期海相磨拉石两个阶段。前陆早期发育向上急剧加深的深水砂泥质复理石建造、黑色页岩建造和岛弧型火山岩建造沉积;前陆晚期海相磨拉石沉积总体表现为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992.
河南商城鲢鱼尖变形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含矿性研究表明,岩体具有贫SiO2、K2O,富Al2O3、TiO2、CaO、MgO、Fe2O3+FeO之特征,Na2O+K2O为7.65%~8.84%。K2O/Na2O为0.66~0.9;分异指数(Dr)为71.2~80.7,ASI值为0.81~0.98,氧化指数(OX)为0.55~0.32,8值为3.1~4.05,为准铝质钙碱性岩石系列。在An—Ab—Or图解及R1-R2多阳离子图解上多落于花岗闪长岩一二长花岗岩区,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闪长岩。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可形成Cu、Pb、Zn、Ag、Mo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93.
地形引起的雷达辐射畸变及其校正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由于其侧视特点 ,存在着严重的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及辐射畸变。辐射畸变不仅对 SAR辐射标定造成困难 ,而且严重影响了影像分类、土壤湿度信息提取、森林蓄积量信息提取等应用。本文将辐射畸变归结为面积效应和局部入射角效应 ,推导了散射面积归一化因子 ,以消除辐射畸变的面积效应。提出了一种以局部入射角的线性函数表达的后向散射模型 ,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消除局部入射角效应的校正函数。最后 ,以RADARSAT SAR影像进行地形辐射畸变校正的试验与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古大陆再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世红  王鸿祯 《地质论评》2002,48(2):198-213
最早的古大陆再造基于大陆轮廓的拼接,古生物区系以及古气候方面资料的对比。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技术的突破为确定大陆的古地理位置、古陆块0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大陆裂解和大洋扩张的历史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60年代,板块构造成为古大陆再造的理论基础,由此推动了技术的发展、观念和更新和学科之间的交融。在成图方面,完善了球面坐标系下古大陆移动、拼合的计算机软件;建成了一系列 全球性的古大陆再造基础资料数据库。按照板块构造理论,超级大陆的形成是古大陆拼合的结果,所以对造山带的分析正在成为古大陆再造中最重要的方法,由此也推动了古大陆再造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之间的交叉和集成。主要根据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和造山带全球性分布的特征,人们推测地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多次超级大陆(Supercontinent)或泛大陆(Pangea)聚散事件,但目前对其古地理和构造格局已基本研究清楚的只有古生代的超级大陆冈瓦那(Gondwana)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泛大陆。90年代初提出的Rodinia超级大陆,尚处于在完善证据和修订模式的阶段。中国古大陆再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国古陆块之间的关系,中国古陆块和造山带与冈瓦那大陆及特提斯演化的关系、与欧亚大陆碰增生演化的关系以及最近提出的中国古陆块对全球Rodinaia超级大陆事件的响应等。基于不同的资料和数据,将产生不同的再造模式,因此对观测资料和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据解释多解性方面珲应给予更多的重视。现阶段对高质量的年代学、古地磁学以及区域构造解析等方面的取证性研究仍然是很急需的。古大陆聚散研究推动了许多前沿课题的进展,如全球构造背景和地理背景下生物的多样性,超级地幔柱以及巨量岩浆活动与超大陆裂解的关系,地磁场真极移现象,地球雪球化效应和全球构造控制的大型成矿作用等。这些课题促使人们朝着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究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建立完整的系统地球科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995.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厚  吴正文 《地质论评》2002,48(4):337-344
简要分析和评述了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造山带,造山带类型、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造山带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模式。指出不宜将造山带定义直接与板块边缘构造位置和板块间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造山作用和造山带不仅出现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而且可以出现在远离板边界的地方--即所谓板内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板内造山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内造山带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格局和造山作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内造山带的客观存在,以及板内造山带成因动力机制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96.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城岭花岗岩体定向构造的成因类型有5类,即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残留区域变质构造、拟态交代与生长构造、碎裂流动构造.其中断裂变质与剪切深熔构造是成岩的基础构造,韧性剪切构造是最重要的叠加构造.韧性剪切指向为正-左旋剪切,Δσ=55~135MPa,ε'=9.6×10-12~3.5×10-10/s,变形变质相为绿片岩相.岩体西部片麻状岩带的形成与新资断裂长期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为了验证S型花岗岩中存在有机质残余的可能性,利用分离沉积岩中干酪根的酸溶法处理赣南西华山的花岗岩样品。酸不溶残渣的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鉴定表明,不溶残渣中有少量黑色含碳的物质。激光拉曼探针和显微富利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显示,残渣中含碳的物质是成分和结构不均匀的碳质物(carbonaceous matter)。西华山花岗岩中含有碳质物意味着该花岗岩浆源于沉积物,而且结晶温度比较低、压力较高,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吻合。  相似文献   
998.
<正> 基于火成岩及变质岩和古地磁等的研究成果,吴根耀等认为苏皖地块是特提斯演化阶段一个独立的构造单元。由于苏鲁洋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最终闭合,苏皖地块与华北克拉通发生碰撞,因而形成了中国东部蔚为壮观的燕山期造山系及燕山期高原(图1)。该高原的北缘是发育于冀北—内蒙的宽阔近东西向的冲断-推覆构造带,即燕山—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在其以  相似文献   
999.
吴才来  Jong  WOODEN 《地质学报》2002,76(1):106-106
祁连南缘嗷唠山花岗岩锆石的SHRIMP年龄变化于445~496Ma之间,平均为 473 Ma,属早奥陶世。年龄值的统计出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与区内榴辉岩的相同(495 Ma),可能反映花岗岩源岩的部分熔融时代,第二个年龄峰值可能反映了花岗质岩浆的冷凝结晶时代(465 Ma)。该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Ⅰ型花岗岩,有关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得出,该花岗岩类似于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年龄特征,我们认为,早奥  相似文献   
1000.
东准噶尔鲍尔羌吉——带热隆伸展构造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准噶尔1:25万造山带填图方法研究过程中,在鲍尔羌吉一带发现较为典型的伸展构造,与许志琴等提出的热隆伸展构造有相似之处,其隆升与晚古生代造山后期抬升侵位的花岗岩有关,重熔花岗岩侵位上隆形成“热穹隆”构造,在岩体顶部垂直主应力作用下导致上部地壳伸展减薄,形成以晚古生代花岩为核心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