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8篇
  免费   3174篇
  国内免费   4917篇
测绘学   379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2176篇
地质学   15201篇
海洋学   819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1158篇
自然地理   78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32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650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492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78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936篇
  2010年   733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777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594篇
  1998年   577篇
  1997年   516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57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96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54年   8篇
  1948年   9篇
  1947年   6篇
  194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1.
江南造山带位于扬子和华夏地块中间,受华南陆块及其周缘多期次的碰撞、裂解及再造过程影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变形,于中生代期间受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影响,发生成矿“大爆发”,是研究陆内深部过程、成矿作用的关键地区。受沉积覆盖、出露较少等因素影响,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深部过程及其边界范围等还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提高对江南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深部构造背景、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的认识,本文利用武宁—吉安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随机介质参数的计算,获得了相关长度剖面。结果发现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厚度沿剖面由北向南逐渐减薄,结合前人研究推测研究区受控于燕山期晚期伸展构造体制,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地壳减薄,诱发幔源物质上涌,受地幔上涌影响由南往北逐渐减弱。同时揭示了宜丰—景德镇断裂深大断裂极性,进一步证明了萍乡—广丰断裂为江南造山带中段与华夏地块的边界。最后综合分析了中生代区域构造对成矿的影响,认为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物质沿断裂上涌控制了该区金、钨等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812.
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认为:在地球的不同时期,大陆的分布是不同的,洋壳流的运动方向和运行路线在不同的时期也是不同的。应结合全球大陆的演化,分析洋壳流的运动方向、路线和大小的演变,对不同地质运动时序性的影响。并从古大西洋向西扩张出发,探讨自晚三叠世至现代,亚洲大陆附近古“印度洋洋壳流”和古“太平洋洋壳流”的连续变迁,反演局部区域地质运动历史过程,分析亚洲地洼活化、陆缘扩张带形成与青藏高原再度强烈隆升等亚洲三大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即:由于大西洋扩张的时序性,首先导致东亚产生地洼运动,接着产生陆缘扩张带运动,最后导致青藏高原的再次强烈隆升;并提出了亚洲地洼、印度洋喇叭状的成因。得出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三大洋壳流等全球地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论文与《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等论文一起,把青藏高原的历史与现代隆升的成因及发展脉络进行了较系统的交待。  相似文献   
81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解剖青川田坝天然沥青矿,揭示了构造对天然沥青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理论初步提出了找矿有利地段。通过本次调查表明:(1)彭灌-江油冲断构造带是区内沥青矿成矿主控构造;(2)构造控制了沥青矿空间分布、形态,以及沥青矿成矿;疏散与彭灌-江油冲断构造带相连接的容矿空间是沥青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14.
为查明甘肃北山前红泉一带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进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成矿预测,开展了 1 ∶ 5万前红泉等三幅矿产远景调查工作.通过4个年度工作,重新厘定了工作区地层系统,建立了区内岩浆岩演化序列,在构造解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构造演化史.将"O-S"地层(敦煌岩群)解体为4个填图单元,...  相似文献   
815.
刘许生 《湖南地质》2010,(12):32-34
11月18日下午.岳麓区莲花镇立马村.虽在深秋,却看到了一片绿的海洋. "这是我们研制的高科技草毯,抗寒效果很好,即使在冬天,也是绿意盎然."湖南天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泉科技公司")董事长梁伟女士介绍说.  相似文献   
816.
817.
辽东草河群由北向南,可以分出比较完整的中压型巴罗式变质带、变质带的分界线或等变质度线和面基本上与地槽褶皱的构造方向一致,显示出带型区域变质作用和复合变质作用的特点。区域变质相带的矿物共生组合、斜长石号码、岩石类型、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具独自的特征。变质相带的变泥质岩石中的石榴石均属铁铝榴石,随变质度的增高,石榴石成分中的Al2O3、MgO、FeO Fe2O3含量增加,CaO、MnO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18.
龙首山西段发现科马提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19.
滇西特提斯造山带的演化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罗君烈 《云南地质》1990,9(4):247-290
滇西地区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从晚近造山带的动力场看,它是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又濒临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交切点;从地史发展的构造格局看,它处于欧亚陆块南缘和冈瓦纳陆块相碰撞的地域。碰撞过程中,分属上述两大超级地质构造单元的扬子、印支、掸邦、藏南、印度等板块相继拼接,使滇西地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在滇西区域地质发展过程中,特提斯构造起主要作用。本文指出古特提斯呈东西两支伸入滇西;新特提斯虽不经过云南,但它沿雅鲁藏布江到密支那的拼合,使滇西大部分地区可纳入基墨利地块,产生强烈的陆内变形。滇西地区存在11个地质构造单元,分属古特提斯发育前存在的“变质地体”和“微板块”,还有古特提斯威尔逊旋回过程中出现的“古特提斯增生带”。本文按古特提斯之前、古特提斯威尔逊旋回中、古特提斯之后的三个阶段论述了滇西地区的地质构造及相应的成矿活动。  相似文献   
8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