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9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宜昌透辉石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仁勇 《矿物学报》1989,9(3):280-284
透辉石作为接触交代变质矿物出现,已为地质界所熟知。近年,国外又将其用作陶瓷工业的原料。我们对透辉石进行了工业试验,证实透辉石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原料,透辉石质釉面砖具有低温、快烧、配方简单、高节能的特点,是国内釉面砖的优等产品。  相似文献   
52.
三道庄和黄背岭矿区矽卡岩、角岩的对比研究显示出,矽卡岩和角岩各元素丰度和配分型式主要取决于原岩的岩性,其次与交代热液性质和交代程度有关。不同矿区的矽卡岩具有不同的元素组合,这些元素组合对矿床形成和矿化规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3.
The exsolutious of diopside and magnetite occur as intergrowth and orient within olivine from the mantle dunite, Luobusa ophiolite, Tibet. The dunite is very fresh with a mineral assemblage of olivine (〉95%) + chromite (1%-4%) + diopside (〈1%). Two types of olivine are found in thin sections: one (Fo = 94) is coarse-grained, elong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kink bands, wavy extinction and irregular margins; and the other (Fo = 96) is fine-grained and poly-angied. Some of the olivine grains contain minor Ca, Cr and Ni. Besides the exsolutions in olivine, three micron-size inclusions are also discovered. Analyzed through energy dispersive system (EDS) with unitary analytical method, the average compositions of the inclusions are: Na20, 3.12%-3.84%; MgO, 19.51%-23.79%; Al2O3, 9.33%-11.31%; SiO2, 44.89%-46.29%; CaO, 11.46%-12.90%; Cr2O3, 0.74%-2.29%; FeO, 4.26%- 5.27%, which is quite similar to those of amphibole. Diopside is anhedral f'dling between olivines, or as micro-inclusions oriented in olivines. Chromite appears euhedral distributed between olivines, sometimes with apparent compositional zone. From core to rim of the chromite, Fe content increases and Cr decreases; and A! and Mg drop greatly on the rim. There is always incomplete magnetite zone around the chromite. Compared with the nodular chromite in the same section, the euhedral chromite has higher Fe3O4 and lower MgCr2O4 and MgAI2O4 end member contents, which means it formed under higher oxygen fugacity environment. With a geothermometer estimation, the equilibrium crystalline temperature is 820℃-960℃ for olivine and nodular chromite, 630℃-770℃ for olivine and euhedral chromite, and 350℃-550℃ for olivine and exsoluted magnetite, showing that the exsolutions occurred late at low temperature. Thus we propose that previously depleted mantle harzburgite reacted with the melt containing Na, Al and Ca, and produced an olivine solid solution added with Na^+, Al^3+, Ca^2+, Fe^3+, Cr^3+. With temperature d  相似文献   
54.
西藏甲玛和雄村铜矿区角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立娟  唐菊兴  黄勇 《矿床地质》2012,31(2):380-390
角岩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内的甲玛、驱龙、劣布、雄村、则莫多拉铜矿和弄如日金矿等矿床中均有产出,但角岩的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却不相同。选择拉萨地区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和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的角岩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从地质背景、角岩的原岩、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空间分布、形成次序和矿化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两者的对比,认为甲玛矿床中由砂岩、板岩热变质形成的角岩,形成于成矿前,作为矽卡岩型矿体的顶板,起到隔挡成矿流体运移的作用,有利于成矿,且在角岩中亦形成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化。在找矿过程中亦可作为找矿线索,大规模的角岩盖层指示了深部岩体的存在,其厚度和矿化变化可为判断岩体中心提供依据。雄村矿床中的角岩由成矿后喜马拉雅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入凝灰岩而引起的热变质所形成,对已形成的矿体影响不大;在找矿过程中,可利用地面磁测获得铜矿体及角岩等围岩的磁场强度,有助于确定矿化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55.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裂裂隙疏密分布趋势明显,裂隙高密度区位于ZK1616—ZK3216一带,平均裂隙率达40条/m以上,最高可达82条/m;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裂隙率逐渐降低。而上覆围岩(角岩)中的铜钼矿化强度同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平面上裂隙高密度区对应的Cu品位值为0.2%~0.47%,对应的Mo品位值为0.03%~0.10%;垂向上裂隙发育程度与铜钼矿化同样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裂隙越发育,对应的金属矿化越好,且在角岩中具"上铜下钼"的矿化分带现象。此外,根据对矿区裂隙成因的初步讨论,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演化模式,并结合16号勘探线上裂隙产状变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甲玛深部隐伏斑岩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56.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筒状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甲玛矿区16号、32号勘探线剖面上主成矿元素以及其他常微量元素矿化分布规律的分析,指出在16线ZK1620~ZK1618之间存在筒状钼铜矿体,其角岩中矿体最大厚度491.38 m,铜平均品位0.21%,钼平均品位0.046%,矿化中心位于ZK1616附近;同时,在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层间构造带中产出巨厚的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厚度最大达252.2 m,铜平均品位0.75%,钼平均品位0.10%,金平均品位0.24 g/t,银平均品位12.26 g/t。在32线ZK3212~ZK3220范围内也存在筒状钼铜矿体,角岩型矿体最大厚度826 m,铜平均品位0.24%,钼平均品位0.054%,矿化中心位于ZK3216附近;角岩矿体下部为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最厚处超过127.9 m,铜平均品位0.72%,钼平均品位0.053%,金平均品位0.11g/t,银平均品位7.02 g/t。研究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存在一个以ZK1616~ZK3216一带为矿化中心的筒状矿体(角岩+矽卡岩型矿体),在筒状矿体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57.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盘石山幔源透辉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霞臣  李彬贤 《地质科学》1995,30(4):384-392
用质子探针和电子探针分别测定盘石山幔源橄揽岩包体中透辉石、橄榄石的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丰度;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包体全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丰度。定量讨论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分配。其中绝大部分Sr、Zr、Ti、Na赋存在透辉石中,绝大部分Mn、Zn、Ni赋存在橄揽石中,在T=1194-1435K范围,分配系数变化如下:InDOl/CpxZn=1.44-2.19;InDOl/CpxMn=0.21-0.40,InDOl/CpxTi=4.76-5.61,InDOl/CpxNi(平均值)=2.20.透辉石中Ti/Zr=42-103,低于原始地幔值,由地幔隐性交代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59.
平度—莱西地区透辉石矿成矿带西起平度长乐镇东至莱西市南墅镇,全长约50km,宽约5km,总体分布方向近EW向.矿体控制长度为510~1873.5m,厚度为45.72~67.59m,最大延伸约200m.矿石矿物透辉石含量一般为80%~98%.有害组分Fe2O3含量一般为0.22%~0.31%,MnO+TiO2含量一般为0...  相似文献   
60.
海南儋州文溪坡矿段钨矿是新近发现的一处钨矿床。笔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人工重砂、化学物相、光学显微鉴定和电子探针等多种分析方法手段系统查明了文溪坡矿段钨元素主要以白钨矿形式赋存,其次为黑钨矿,有微量钨华。白钨矿呈角砾状巨晶、细脉状和自形粒状产出,角砾状白钨矿粒径大于0.5 cm,自形粒状白钨矿粒径介于0.1~0.5 mm之间,白钨矿与硅化、电气石化、钾钠硅酸盐化蚀变脉密切共生,白钨矿嵌布特征便于解离,利于选矿回收。部分角砾状白钨矿巨晶内包裹有斜长石、磷灰石、石英、铯榴石、钠长石、电气石、富铯金云母、钛铁矿、铈褐帘石等固体矿物包裹体,推测这些矿物将在白钨精矿中富集,具有潜在综合回收利用价值,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铯和稀土等综合回收利用工艺。白钨矿中固体矿物包裹体呈先成矿物(铯榴石、钠长石)被白钨矿捕获,或沿早期白钨矿裂隙交代、重结晶产出,指示白钨矿形成于富碱酸性花岗岩成矿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