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7篇 |
免费 | 644篇 |
国内免费 | 3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9篇 |
大气科学 | 115篇 |
地球物理 | 164篇 |
地质学 | 1444篇 |
海洋学 | 28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15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87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enjamin A ALLOU Huanzhang LU Jayanta GUHA Jacques CARIGNAN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8,32(2):195-211
在西非的象牙海岸Issia地区分布着许多铌钽矿床,包括原生矿和砂矿。原生矿产在分带很好的伟晶岩中。这个地区发育着许多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伟晶岩可分为:(1)分异不好的伟晶岩,无矿化;(2)含Be伟晶岩,分带较好,见绿柱石;(3)含Be-Nb-Ta的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4)Be-Nb-Ta-Li伟晶岩,分带很好,是矿体。除了10多个原生矿外,还有许多砂矿。砂矿有两种类型:一种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另一种是经河流冲刷搬运后的冲积砂矿。我们选择了Etienne-Meguhe砂矿作为近原生矿的坡积砂矿的代表,Bemadi矿作为河流冲积型的砂矿的代表,对这两种类型的砂矿的风化、搬运、沉积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搬运距离和搬运模式对铌钽砂矿的主要矿物——铌钽铁矿的化学性质没有什么影响,而其物理形态则发生了变化。坡积型砂矿的铌钽铁矿常与石英、长石等矿物连生,其颗粒大小与原生的Nb-Ta伟晶岩中的铌钽铁矿一致;经河流冲积而形成的砂矿中,铌钽铁矿颗粒变小、轮廓变得圆滑,几乎无连生矿物,但矿体集中,常在河流的冲积扇中分布,易开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我们在内蒙中部所发现的一种新型膨胀土即玄武岩残积粘土的宏观微观综合研究结果。本文揭示了在内蒙中部异常发育的残积粘土的特殊的形成环境,并从物质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微结构等方面探讨了不良工程特性形成的机理,并进行了膨胀土的工程评价。这类膨胀土在我国北方的发现,改变了对我国北方膨胀土形成发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早二叠世后由于钦防海槽褶皱成山及金沙江-哀牢山俯冲消减带的形成,使右江地区东部钦防褶皱带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广大西部滇黔桂地区形成弧后边缘海盆地。弧后主地经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扩张裂陷,有较强火山活动,以基性熔岩流及安山质火山碎屑流沉积,具有初始洋壳化性质;中三叠世强烈坳陷,以陆源碎屑浊流沉积为主,中三叠世末广大地区回返褶皱成山,盆地向西推移,晚三叠世形成狭窄的北东向萎缩坳陷盆地,卡尼期末充填隆起,盆地关闭。右江弧后盆地的关闭经历了突变式回返褶皱和渐变隆起上升两种不同的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广州地区已施工的工程勘察资料,选用风化红色残积土层中标准贯入击数与侧限压缩Es建立线性关系模型,并对线性关系模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岩芯观察的基础上,在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包括微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震塌岩等。通过对河152井、王59井、牛38井、牛22井等井岩芯的系统观察,发现由于构造和地震强度的不同,震积岩的垂向序列有所不同,并进一步研究了各种震积岩构造特征与地震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的震积岩构造特征对应不同的地震强度,进一步确定了与古地震的关系。通过对本区储层分析,认为震积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储集空间。这些研究为东营凹陷构造演化研究、震积岩的识别和描述以及成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并可为该区古地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西金牙金矿床百逢组沉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广西金牙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 ,矿区的百逢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 ,既有阵发性高密度浊流引起的浊积扇体系 ,又有稳定低密度浊流引起的鲍马序列。百逢组下段为浊积扇体系 ,中段及上段为鲍马序列 ,一般不全 ,其中d、e段最发育 ,其次为c、b段。金矿化出现在砂泥混积的百逢组中段。矿体位于鲍马序列段 ,尤其是de和cde组合段 ,岩石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质与粉砂的混积岩 ,属远端浊积岩。其中 ,钙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是最有利的矿化围岩。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呈自形晶出现。矿体的有机碳含量高于相邻围岩的有机碳含量 ,与运移烃类的叠加有关。金品位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有机质也是有用的金的载体。富含有机质的浊积岩是浊积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浊积岩为具有鲍马序列的古海沟沉积,其部分沉积物与古海沟地震密切相关,由于岛弧外弧海沟地质构造复杂,洋板块俯冲及火山岩的喷发,地震活动强烈、频繁,沉积岩在成岩过程不断受到地震扰动,形成具有地震活动特点的震积岩。通过对巴拉格歹地区构造混杂岩带中浊积岩、震积岩的研究,识别出浊积岩系的具递变层理的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包卷层理构造及最顶部黑色粉砂质泥岩段;识别出震积岩系的液化脉、地震震碎角砾岩、滑塌角砾岩、震褶岩-卷曲、纹层状、阶梯状断层构造等,建立并确认浊积岩、地震岩识别标志,恢复古地理构造环境,认为原划分的大石寨组应该解体,应为一套弧前盆地古海沟浊积岩沉积。结合浊积岩中的火山岩、基性岩及区域上化石山发现的超基性岩,初步确认,在测区浊积岩与岛弧火山岩、洋壳沉积物受板块碰撞拼接作用,由一系列逆冲断裂将上述各种块体构造就位在一起,形成构造混杂岩,为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在本区东延问题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一种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中发育了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发生在以泥为背景沉积物的海湾中,系由突发性事件造成,属间断混合。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沉积环境背景上,陆源碎屑与灰泥和生物屑混合掺杂而形成混合组分沉积物。本文还对混合组分岩石的分类命名作了讨论,并命名了混合沉积的典型产物“混积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