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879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某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铀迁移沉淀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82.
83.
84.
松辽盆地是上叠于海西褶皱带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舍伯吐地区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区内上第三系松散堆积层赋存有3层稳定的砂体。砂体中均发育有不同规模的区域性层间氧化带。经钻探揭露,榆树屯地段Ⅱ层砂体的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比较典型,并有铀和钼的次生富集,这一发现为松辽盆地找矿工作的突破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5.
东海近3.5万年来古海洋环境变化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AMS~(14)C测年及浮游有孔虫δ~(18)O和δ~(13)C资料,分别利用U_(37)~K,∑C_(21)~-/∑C_(22)~+和Pr/Pn恢复了近3.5万年来冲绳海槽的古海洋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近3.5万年来,冲绳海槽经历了7次较强的气候变冷事件(C1~C7)和9次陆源物质减少事件(e1~e9),其中的G1相当于全新世中晚期冷事件,C2~C4和C7分别相当于H1~H4事件,e1,对应于海水表层温度SST的降低.H事件发生时,陆源物质供应显示增加的趋势.气候变冷导致河流输运陆源物质的能力减小,冬季风输运陆源物质的能力增强,H事件与东亚冬季风密切相关末次盛冰期(25.8~15.5kaBP)还原环境发生剧烈波动,强还原事件(R1~R3)对应于SST的降低和陆源营养物质的增加,而弱还原事件(O)对应于陆源营养物质的减少.还原环境的变化与表层生产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6.
经过野外现场调查和取样分析及室内研究得知南阳油田地下水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且污染范围可能进一步向油田南部扩散。根据近似地下水流线方向上地下水中总油质量浓度和Fe,Mn等无机组分的变化势态,结合含水介质化学分析结果,发现硫酸盐、Fe和Mn可作为地下水有机污染和地球化学标志物。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较高的地方,地下水有机污染物降解速度快,含水介质中Fe和Mn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还原作用导致了含水层介质中Fe和Mn的缺乏和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积聚;在含水介质中Fe和Mn质量浓度低的地方,地下水中的有机物质量浓度并没有降低,相应地地下水中溶解Fe和Mn的质量浓度也很低。同时,由于有机污染物的存在使地下水中硫酸盐被还原,导致城下水中硫酸盐质量浓度偏低,且地下水中Fe对有机物污染的敏感性比Mn强。  相似文献   
87.
冷家沙三段砂岩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以辽河盆地冷家地区冷94井为例,通过铸体薄片、电镜扫描、能谱 阴极发光等分析和实验手段,对沙三段砂岩的成岩历史、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及发展趋势刊物, 出成岩阶段可划分为同生期→早成岩阶段早期→早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孔隙演化主要在压实作用,粘土矿物的包膜作用,方解石、白云石的胶结作用,长石溶蚀作用、石英的次生加大和微晶石英的沉淀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并总结了它们互相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8.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贾大成  胡瑞忠 《矿床地质》2001,20(4):378-384
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是成矿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分析成矿作用和建立成矿模式的基础。在分析滇黔桂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基础上,提出该类矿床的矿质主要来源于被动陆缘沉积建造,促使金活化、迁移的矿化剂主要是盆地热卤素流体和有机质流体,促使金局部沉淀富集的沉淀富集剂则主要是沉积建造内和深源富硫的流体和热液改造的有机质。认为矿质、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在有利容矿空间的耦合是形成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卡林型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9.
矿床产于三叠系大冶群碳酸盐岩中,有机质来自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矿层中有机质发生成熟异常,已达过成熟作用早期。这得到镜质体反射率(Ro达4.6%)和矿物包裹体测温(均—温度达210℃)的证实。部分标本中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硫同位素δ34S值大部分为正值,小部分为负值。综合研究表明在鄂东铅锌硫化物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硫酸盐的生物和非生物还原作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90.
王平 《广西地质》1995,8(2):71-74,86
本文对龙安高岭土的选矿和精制方法地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捣浆,筛分除砂后,采用水力旋流器分选,精矿再经漂白处理,可用于造纸涂布。文中还对中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