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338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Permafrost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is featured by abundant ground ice and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warming and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e permafrost is under degradation process. The main difficulty in railway roadbed construction is how to prevent thawing settlement caused by degradation of permafrost. Therefore the proactively cooling methods based on controlling solar radiation, heat conductivity and heat convection were adopted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methods, which is simply increasing thermal resistance. The cooling methods used in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construction include sunshine-shielding roadbeds, crushed rock based roadbeds, roadbeds with rock revetments, duct-ventilated roadbeds, thermosyphon installed roadbeds and land bridges. The field monitored data show that the cooling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the permafrost table was uplifted under the embankments and therefore the roadbed stability was guaranteed.  相似文献   
662.
苯并(a)芘和芘对梭鱼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浓度范围0.1-50μg/L的苯并(a)芘和芘的短期暴露造成梭鱼肝脏GPx活性先抑制后诱导的效应,相同的污染物,高浓度组对GPx活性的抑制大于低浓度组,出现GPx活性诱导的时间早于低浓度组;相同浓度下,苯并(a)芘对GPx活的作用大于芘,这间接反映了苯并(a)芘和芘的毒性大小,这些结果说明梭鱼肝脏GPx活性与苯并(a)芘和芘暴露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63.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兵 《海洋信息》1994,(3):15-16
淡水紧缺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问题,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更不容乐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全国约有150个城市缺水,沿海地区更为严重,14个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这些地区的工业和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淡水紧缺,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64.
宋淑利 《海岸工程》2000,19(1):78-81
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厂区近海地理优势,结合氨碱法纯碱生产特点,在生产中广泛使用海水,并成功地解决了部分工艺过程中以海水代替自来水,使吨碱耗海水80m^3,耗自来水仅为6m^3/t,年海水用量达4000万m^3,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自身经济效益,同时为缓解城市供水紧张状况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65.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腐蚀、污垢和菌藻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是海水资源利用领域一项新技术,属于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的范畴。海水含盐量高,具有腐蚀和结垢性的离子浓度远高于一般淡水,且微生物和大生物的种类多、含量高,远不符合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规定的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但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实验室研究表明,通过添加海水缓蚀剂,阻垢分散剂,菌藻杀生剂等海水水处理药剂,在腐蚀控制,污垢控制,菌藻控制等方面,可以达到或接近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66.
海洋热能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热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由于矿物燃料燃烧和大量使用空调所造成的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海洋热能利用的3个领域:海洋温差发电、海水冷却和海水源空调,介绍了几种利用方式的现状、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重点对海水作为空调热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对空调系统进行yong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间接换热和热泵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两种高效的节能环保海水空调的应用方案,即海水直接换热供冷供热和热泵 直接换热方案。  相似文献   
667.
岩浆平衡假设认为岩浆供给的变化是大尺度上控制大洋扩张脊热液场分布模式主要因素。这个理论较为简单,但是一些因素的存在使得验证这个假设较为复杂,如热通量测量的匮乏、岩浆作用与热液作用在时间上的延迟、渗透率的作用、非岩浆热源以及热液场勘探的不确定性。在此,为了验证这个理论,我们总结目前全球活动热液场分布的认识。目前,已发现的活动热液场大约有280个,约为预计数量(1000)的四分之一。到目前为止,大约占全球洋脊20%的部分已经开展了以寻求活动热液场为目的的勘探活动,但是其中仅一半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根据11个总长度为6140km的洋脊段数据,我们发现在热液场频率或者热液羽状流发生率与岩浆平衡之间存在强烈的线性关系,其中岩浆平衡是通过洋壳的厚度推算得出。对于扩张速率在10—150mm/yr之间的洋脊,这种线性关系强烈支持岩浆平衡假设。次级的控制因素包括渗透率和深大断裂所提供的额外热量,其中渗透率的影响随着扩张速率的减小而增强,而深大断裂所提供的热量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上地幔的直接冷却,辉长岩侵入体的冷却以及下覆超镁铁质岩的蛇纹岩化作用。初步的观测以及理论表明在受热点影响的洋脊热液活动相当贫乏,然而数据缺乏妨碍了认识的获得。虽然我们的全部结论来自于详细研究热液场的频率,特别是在慢速扩张洋脊,但也与全球海洋^3He(一种可靠的岩浆指示剂)的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668.
^40Ar/^39Ar测年中的冷却年龄和变形年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勇生  朱光 《地质通报》2005,24(3):285-290
^40Ar/^39Ar法年龄数据的解释与Ar同位素在矿物中的封闭温度有关。冷却年龄只能限制变质——变形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不能真正代表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因此,必须想办法得到变形年龄。本文从封闭温度概念出发,探讨了压力、冷却速率、有效扩散范围和几何形态、颗粒大小、动力学参数等对矿物封闭温度的影响,介绍了新近提出的“封闭窗”概念,并讨论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获得变形年龄。  相似文献   
669.
和目前广泛应用的斯伦贝谢过套管测井技术相比,俄罗斯过套管测井技术具有不需要洗井、探测深度更深、实用性强等优点。通过在辽河油田近50口井的实际应用,俄罗斯过套管测井技术在确定未动用油层的含油性、监测油层生产动态、检查边底水上移、进行老井挖潜以及监测套后剩余油分布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老井和区块中、后期的剩余油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70.
《地理教学》2012,(22):53-53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10月2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英格兰利兹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一维格纳尔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三叠纪早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缘于地球表面温度过高,而当前越来越高的地球表面温度,似乎预示着另一场大灭绝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