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3篇 |
免费 | 751篇 |
国内免费 | 6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227篇 |
地质学 | 2422篇 |
海洋学 | 72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13篇 |
自然地理 | 7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理塘断裂带沙湾段展布于四川西南部的木里河流域,处于理塘断裂带的南东尾端,为左旋走滑运动性质。文章在航空照片判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研究发现,该断裂段的断错地貌现象主要集中分布在绒龙沟-沙湾的木里河东岸坡麓地带,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塞塘、断错冲沟、河流阶地及洪积扇等。由5个地点的断裂位错值和位错开始的年代学(TL和14 C)测试结果,估计的该断裂段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1±0.3mm/a。在该断裂上开挖的3个探槽资料表明,该断裂段存在史前强震的地质记录,最晚一次强震的发生时间介于1310±90~950±30aB.P.之间,强震所导致的垂直位错量约0.5m, 同震水平位错1.30~1.45m左右。根据同震位错量及断裂长度估计的地震震级为7.0级左右。 相似文献
982.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的岩石学和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为 T=320~480℃, p=800~1600MPa,为典型的绿帘-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带中泥质片岩所含的多硅白云母单矿物给出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4.9Ma±0.5Ma。根据白云母中K-Ar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350~430℃)接近于得到的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可以认为40Ar/39Ar坪年龄指示了这期高压变质事件的年龄,也证实了黑龙江杂岩带中普遍存在一期中侏罗世末期的变质-热事件。 相似文献
983.
984.
985.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突泉—林西Fe(Sn)-Cu-Pb-Zn-Ag-Nb(Ta)成矿带内.工业矿种为Cu、Ag、W、Sn,赋矿地层为林西组砂板岩,成矿期次主要为燕山期,为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构造和接触带控矿.矿体多为中小型、呈脉状分布,走向有NE、NEE、NW、近NE等,变化较大.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原因的研究,有助于为在区内找到成矿条件相似的靶区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86.
987.
以沉积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运用沉积对比,粒度统计等方面对鄂西地区南沱组杂砾岩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岩石类型,剖面层序,岩石的砾石表面特征、碎屑颗粒分布规律及沉积物构造研究后认为,南沱组杂砾岩并非冰碛砾岩,而属海缘盆地下水泥石流和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88.
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Huso dauricus)杂交种(达氏鳇♂×天然杂交种♀(达氏鳇♀×史氏鲟♂) )的生长特性,在水温11~22 ℃时,对达氏鳇杂交种体长和体重的生长进行实验研究.应用计算机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全长为33.32 cm、平均体重为145.83 g的139日龄幼鱼经75 d的人工饲养长成平均全长为48.79 cm、平均体重为437.36 g的个体,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3.292 7t 30.517,R2=0.959 4,其全长日均增长量为2.06 mm、平均瞬时增长率为 0.076 3,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gc=119.74e0.234 6t,R2=0.956;体重日均增长量为3.887 1 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0.219 7;体重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为WwL=0.005 6L2.892 9,R2=0.998 2,幂指数接近于3,表明该鱼体重与全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属于等比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989.
990.
新疆若羌县祁漫塔格-且末县迪木那里克一带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重点是对阿尔金南缘深大断裂带之南侧迪木那里克铁矿东西两侧的航磁异常进行查证.通过查证工作证实,新 C-2008-2200、C-2008-2201、C-2008-2202、C-2008-2220、C-2008-2221与迪木那里克铁矿所在的新C-2206、C-2207、C-2008异常均在阿尔金深大断裂带南侧的 "长沙沟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之中的复理石岩片千枚岩中,可确定迪木那里克铁矿带已控制长度达50 km.其中,在新C-2200、C-2201、C-2202异常区,新发现且末县玉岭铁矿;在新C-2008-2220、C-2008-2221 异常区,新发现若羌县河肃铁矿.并确定新C-2008-C-2196、C-2008-C- 2198、C-2008-C-2199、C-2008-C-2230、C-2008-C-2280航磁异常有进一步工作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