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648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227篇
地质学   242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广西横县马山杂岩体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段,出露于防城—灵山断裂带的西侧,为一套包括辉长岩、玄武(玢)岩、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普通角闪正长岩、石英正长岩、花岗岩在内的从基性到中、酸性的岩浆岩岩系。文中对其中的中性浅成侵入岩进行研究,获得二长闪长玢岩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为(153.8±0.6)Ma,表明岩石形成于晚侏罗世。所研究的岩石样品富K、富碱、w(K2O+Na2O)=5.73%~8.54%、K2O/Na2O=0.87~1.7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轻稀土元素,无明显的Nb-Ta-Ti负异常,为典型板内钾玄质岩石。其(87Sr/86Sr)i变化范围在0.705 11~0.705 47,εNd(t)变化范围在0.6~1.4,206Pb/204Pb为19.019~19.228,207Pb/204Pb为15.720~15.737,208Pb/204Pb为39.372~39.518,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岩浆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DMM)和富集岩石圈地幔(EMⅡ)两个端员的混合。结合前人对南岭西部侏罗纪岩浆岩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山杂岩体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特征反映桂东南在晚侏罗世发生了区域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这是钦杭带西南段燕山期花岗岩和相关矿床形成的重要的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72.
王清海  许文良  杨德彬  裴福萍 《岩石学报》2008,24(10):2331-2342
利用锆石中钛地质温度计对鲁西—苏北地区出露的8个中生代侵入杂岩的岩浆岩结晶温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斑井岩体的平均岩浆结晶温度为715~716℃,蔡山岩体为653℃,丰山岩体为697℃,夹沟岩体为711℃,利国岩体为737℃,铁铜沟岩体为766℃,上峪岩体为889℃,金岭岩体为770℃。岩体的岩浆结晶温度沿侵入杂岩带展布方向,从S到N依次增高,暗示其岩浆起源深度逐渐加大。岩浆结晶温度计算结果大致限定了各岩体的岩浆源区深度范围,结合锆石寄主岩石和寄主岩石中的深源包体的研究表明研究区中生代侵入杂岩体的母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和/或下地壳。  相似文献   
973.
王辉  赵兵 《地质通报》2010,29(04):544-548
详细描述了西藏昂拉仁错地区多桑地堑带中的芒乡组地层剖面。讨论了芒乡组的岩性组合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芒乡组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构成一完整的沉积旋回。岩性岩相的横向变化不明显,略显东粗西细的变化特征,说明物源区主要为地堑东侧的地垒断隆带。首次在多桑地堑芒乡组中采获了较丰富的双壳及植物化石,并建立为Psilunio stoliczkai-Rhododendron cf. namalingense组合带。依据该生物组合带的时限并结合砂岩ESR年龄值将芒乡组归于中新统。  相似文献   
974.
关于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当前,沙漠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简略介绍了联合国机构、美国、苏联有关科学家对"沙漠化"概念的定义和内容解释,重点从我国的科学实践出发,从时间、空间、分布、成因、景观及发展趋势上探讨了"沙漠化"的内容,提出了"沙漠化"程度的判断指标、指征和辅助指征。对"沙漠化"概念的讨论,可使开发活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以使沙漠化土地整治与恢复的实践能获取更为明显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75.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76.
正我们以静止的姿态仰望你——我的太阳,请笑纳来自旷野的祭礼。我的太阳,从荒蛮时代走来,给大地的热蒸腾出无限的光彩,演化史从未停止。柴达木广阔无垠的大地,未间断积蓄光和热,一种恒久未变的音符在跳跃,光与火于亿万年的进程中,分化出无数的珍奇,深藏于地下,等待着一个时刻向着太阳微笑。柴达木的旷野,呈现一种原始的、深沉的风采。旷野之中,芨芨草迎着疾风,舞动着轻巧的身姿,向高悬于头顶的太阳,汲取光的荣耀。柴达木是太阳神圣的领地,是  相似文献   
977.
新疆哈图—萨尔托海地区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图—萨尔托海地区金矿主要见于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的上部(并不一定是顶部)及下部(并不一定是底部)两个“层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镁铁质火山杂岩,矿化主要发育其中,是典型的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型金矿,当属广义的层控矿床.矿化区表现为受断裂裂隙控制,但主要矿床与古火山机构有关.  相似文献   
978.
出露于豫、陕交界处的陡岭杂岩是秦岭造山带中一个不大的构造岩块 ,它可能是在 1.95~ 2 .10Ga期间由于构造作用将不同时代、不同源区的岩石组合叠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出露在其西部的透辉变粒岩的 TDM为 2 .6 7~ 2 .76 Ga,残余锆石 SHRIMP年龄为 2 .5~ 2 .6 Ga,表明透辉变粒岩的物质主要来自新太古代 ,基本没有或少有太古宙以后的陆壳物质混合 ,同时也说明透辉变粒岩的原岩形成时在其附近应该有新太古代岩块存在。  相似文献   
979.
中条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前寒武纪地层广泛出露,新太古代地质体主要分布在北东走向的中条山主山脉和近东西向王屋山"同善天窗"内。"同善天窗"中主要出露虎坪花岗质片麻杂岩及宋家山群。虎坪杂岩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U-Pb上交点年龄为(2 530±13)Ma,εHf(2 530Ma)为3.89~7.12;英云闪长岩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2 551.4±2.7)Ma,εHf(t)为5.49~9.67。结合近年来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中部造山带镁铁质火山岩Nd同位素及遵化二辉橄榄岩的Hf同位素特征,推测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新太古代晚期地幔εHf(t)与εNd(t)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中条山新太古代晚期地幔εHf(2.55Ga)为8.2~9.5,显示华北克拉通地幔在2.55Ga之前即发生过大规模的分异。虎坪变英云闪长岩幔源Hf同位素的特征需要新生玄武质地壳俯冲熔融,类似特征的花岗岩往往存在于洋内俯冲带或是洋脊俯冲的特殊构造环境;因此,虎坪英云闪长岩的产出可能代表了中条山2.55Ga的洋脊俯冲或是年轻洋壳的壳内俯冲事件。  相似文献   
980.
小秦岭地质构造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胡正国  钱壮志 《地质论评》1994,40(4):289-295
本文初步厘定了小秦岭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背景,将小秦岭划分为两个次级构造单元,北部基底岩系上隆区(太华台拱)及南部盖层沉积区(金堆-卢氏台凹)。北侧紧邻渭河断凹。两者之间为一套古老糜棱岩代表的韧性剪切带所分隔,自中,新生代以来,该区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中南部(金堆-卢氏台凹)、北部(渭河断凹)为多期拆离构造,中部(太华台拱)抬升,形成了“拆离-变质杂岩核”构造,该构造控制着本区的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