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辽东半岛广泛分布变质核杂岩构造,作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浅部响应,具有重要的构造演化研究意义.新房变质核杂岩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伸展构造单元,具备典型的三层结构:上盘主要包括新元古代-古生代弱变形沉积岩层和早白垩世庄河断陷盆地,下盘包括新太古代变质基底和同构造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体,二者接触部位为拆离断层带.野外宏观运动学及显微构造特征明显,均指示上盘具由SEE向NWW的运动学特征,与太平洋板块早白垩世早-中期运动方向相吻合.本次工作通过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及常量、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将新房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大致限定于早白垩世早期(123~125 Ma),并进一步明确为华北克拉通破坏事件的早期产物.该变质核杂岩控制了区内新房大型金矿的生成,在辽东半岛变质核杂岩控矿、成矿较差的现状下,研究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52.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调查和对前人大量资料的综合研究,在辽东半岛南部共识别出4个变质核杂岩体,分别为金州变质核杂岩、万福变质核杂岩、新房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其中新房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是本次首次发现并提出的.它们在形成时间和运动学特征上既具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宏、微观运动学特征表明,金州、新房变质核杂岩总体为上盘相对下盘由东向西剪切滑移,万福、栗子房变质核杂岩总体由西向东剪切滑移.通过对辽东半岛南部变质核杂岩的演化过程、形成模式及形成机制综合分析得出,金州变质核杂岩、新房变质核杂岩、万福变质核杂岩和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Izanagi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3.
"在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中被拆除的违法占地所建别墅的现场,断壁残垣、一片狼籍。1月15日,是腊月初八,也是辽东半岛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最低气温已达-14℃。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  相似文献   
154.
长山列岛(庙岛群岛),简称长岛。地处山东与辽东半岛之间,居黄渤两海之交汇处。32个岛屿,如同海上陆桥,占据渤海海峡3/5的海面。长岛为县级建置,辖2镇6乡40个自然村和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万。2006年被批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该园出露地层为新元古界“蓬莱群”,系石英岩与板岩、千枚岩互层。这里,地质遗迹类型众多,地质特点显著。其海蚀地貌、海积地貌、地质构造、火山岩、黄土、天然石画、五彩卵石及人类古遗迹等,各具特色,分布广泛,是研究海岸带环境变迁、新构造运动的科研基地,是濒海旅游、回归自然、观赏猎奇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55.
1Introduction Ithasbeenapprovedthatoceanisthenetsink foratmosphericcarbondioxide(Sabineetal.,2000;Milleretal.,2002;Takahashietal.,2002;DeGrandpreetal.,2002;Song,2004).Thereare twoprincipalwaysinwhichcarbonisdrawndown fromthesurfaceocean:thereductionofinor…  相似文献   
156.
辽东半岛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的大规模改造时空上紧密相关。以往研究多关注于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两期岩浆活动,对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晚侏罗世作为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与岩石圈减薄过程的重要演化阶段,该时期的岩浆活动可以提供重要信息。本文着重选择辽东半岛具有代表性的晚侏罗世五龙岩体和虎山岩体为研究对象,其岩性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定年表明它们形成于161~158Ma。五龙和虎山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O2(72.90%~75.02%)、Al2O3(13.40%~14.28%)含量和低MgO(0.14%~0.24%)、Fe2O3T(0.79%~1.35%)含量,属于一套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五龙和虎山二长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K),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HFSEs:Nb、Ta和Ti),具Eu负异常,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此外,样品还表现出较高Sr含量、Sr/Y值(1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