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2 毫秒
211.
2006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68.9×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7.4%, 属偏丰水年.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的三条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出山口天然径流量为228.6×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18.0%;开都河-孔雀河为40.33×108m3, 比正常年份偏多20.4%, 属偏丰水年. 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50.26×108m3, 占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8.7%. 其中: 阿拉尔站以上三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47.58×108m3, 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20.8%. 2006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33.55×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58.8%, 是塔里木河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16.56×108m3, 占阿拉尔站年径流量的29.0%, 比多年平均耗水量22.51×108m3减少5.95×108m3;下游段耗水量6.97.16×108m3. 上游耗水量在增加, 中游耗水量在减少, 下游耗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 2006年第8次向干流下游输送生态水2.33×108m3, 其中由博斯腾湖下泄0.26×108m3, 由塔里木河自身来水下泄2.07×108m3. 此次输水由前7次的应急输水转变为功能性输水, 由以往输往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 转变为以扩大下游生态灌溉面积为目的, 尝试以激活天然种子库, 高效利用水资源, 进一步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植被范围. 2000-2006年连续共8次生态输水, 已累计由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送生态水22.75×108m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212.
大跨度深埋黄土隧洞的开挖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大跨度深埋黄土隧洞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全断面开挖时黄土的变形破坏规律和衬砌中内力的分布规律, 指出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的原因在于不同的开挖方式, 揭示了开挖的本质, 分析了内力合理分布的条件。  相似文献   
213.
孟强  赵洪波  茹忠亮 《岩土力学》2014,35(Z1):437-442
通过采用均匀化方法,研究了圆形隧洞的锚杆支护特性,将高密度支护模式下的岩石和锚杆复合体考虑成均匀、连续、强度参数增强的等效材料,简化了岩石和锚杆间复杂的力学耦合问题。通过定义锚杆密度参数来反映不同支护模式的特性,建立锚杆密度参数与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中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等效弹性模量、等效黏聚力和等效内摩擦角的表达式,并分析比较了隧洞在支护前后的位移情况。结合可靠性理论,采用容许极限位移量作为失稳判据,分析了隧洞在支护前后的可靠性指标与破坏概率,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简单可靠,锚杆支护对隧洞的位移限制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隧洞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14.
采用季节指数方法对MODIS-NDVI数据进行时序分析,以塔里木河下游为试验区开展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研究,对塔河下游2005年第秋季生态输水效应进行定量化评价:与2001年相比,此次输水改善了下游区域总体生态状况,距河道3 km内NDVI平均波动在0.7~0.85左右;而各河段区的生态改善程度因地而异,下游上段NDVI变异函数变程为0.65 km,后段为0.4 km;同时发现输水对植被物候历有16天的滞后作用;另外,输水后16天旱区植被状况最佳,输水后32天下游生态整体改善最为明显。利用NDVI时间序列可以对生态输水效应进行评估,然而NDVI空间变化与输水过程中地下水位抬升变化的相关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15.
以生态输水为代表的湿地修复工程在西北内陆流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生态输水情形下地下水与湿地植被的交互作用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以西北典型内陆流域—石羊河流域青土湖湿地为研究区,基于地下水-湿地生态系统多要素一体化动态监测网络,结合稳定同位素和卫星遥感技术手段,分析生态输水情形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与湿地植被恢复情况,从水文地质角度揭示地下水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结果显示:夏季末和秋季生态输水时,湖水补给地下水且土壤含水率增大,最大土壤含水率可达0.45 m3/m3;冬季湿地湖面和表层土壤冻结,湖水对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春季冻土和湖面消融导致地下水略有回升,同时增大土壤含水率;夏季在下次生态输水前湖面面积最小(湖面面积最小约为1 km2,地下水水位最大埋深为3.6 m),部分区域地下水补给湖水,此时表层土壤含水率也最低(最小土壤含水率为0.01 m3/m3);夏季末和秋季生态输水通过将生态水储存在地下水和土壤中进而作用于次年的植被恢复与生长,增大生态输水所形成的湖面面积有助...  相似文献   
216.
黄陵背斜东北翼地层以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间的组合形式出现,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发育强烈,岩溶突涌水是该区地下工程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某重大引调水工程黄陵背斜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示踪试验、水文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岩溶水系统特征及隧洞突涌水条件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存在4个子含水系统,垂向上构成了透水性强-弱相间的结构,发育了浅部快速循环、中间快速循环和深部慢速循环的多级水流系统,断裂构成各子含水系统间发生水力交换的垂向通道。工程输水隧洞主体在深部灯影组(Z2dn)和天河板组-石龙洞组(∈1t+sl)子含水系统中穿越,岩溶发育总体较弱,但在穿越店垭断裂时存在导通上部娄山关组-南津关组(∈3l-O1n)强岩溶子含水系统而发生较大规模高压突涌水的可能。施工支洞穿越∈3l-O1n子含水系统中白龙洞水流系统的排泄区,遭遇管道式突涌水事故的风险高。多种水文地质方法的联合解译可提高识别岩溶水系统特征和突涌水条件的精度。  相似文献   
217.
由于水电工程长隧洞受地质条件影响受勘测条件和勘探手段的限制以及施工难度大,变化因素多等原因其开挖造价问题较复杂。因此,在水电工程长隧洞开挖定额项目中应考虑短循环进尺因素,增加按围岩分类的补充调整系数,考虑长隧洞开挖艰难因素,补充洞长增加系数  相似文献   
218.
任平  谢长江 《海洋工程》1993,11(1):94-98
本文介绍由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特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水下隧洞检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结构、推进系统、电控系统、电缆等参数及其说明。该设备研制成功后,完成了四川省南部县一座长2000m、内径为6m的大型水下隧洞的内壁结构检测,解决了大型水下隧洞结构长期无法检测的问题,填补了围内这一水下技术空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让会效益。  相似文献   
219.
《岩土力学》2008,29(11)
2008年9月5日,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II—A标)完成第625环管片拼装,隧洞成型1000米。穿黄丁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输水总干渠控制性工程,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安全有效的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穿黄隧洞是穿黄工程的主要部分,也是难度最高的项目。隧洞采用双洞平行布置,隧洞轴线间距为28米。  相似文献   
220.
特长引水隧洞GPS控制测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GPS技术应用到特长引水隧洞施工控制网中,以洞外GPS点对洞内导线点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GPS网测量成果,采用多种型号GPS接收机和测距仪进行内、外部可靠性检核数据,证明该GPS网的各项设计合理,观测数据可靠,内业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各项精度均高于规范和技术设计指标,能满足特长隧洞纵、横向贯通精度的要求,为隧洞开挖贯通和其他建筑物施工放样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了特长隧洞的正确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