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83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组成矽卡岩的矿物主要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的石榴石和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的单斜辉石,其矿物成分变化与红外光谱谱带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即石榴石的红外吸收谱带随着钙铁石榴石分子的增高,谱带向低频方向移动;单斜辉石的红外吸收谱带随着矿物含铁度的增高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2.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定量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原顽辉石→斜顽辉石的相变特征,提出了滑石瓷老化的实质是当原顽辉石Pbcn相向斜顽辉石P2_1/c相转变时,由于体积缩小和钡玻璃相拉应力的减少,导致滑石瓷表面产生微裂缝,从而加剧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3.
清镇陨石中顽火辉石的(010)取向结构象清楚地显示出单斜顽火辉石(CLEN)和顽火辉石(OREN)连生现象其特点说明它经历了急冷且受到很弱的后期热变质作用,同时,电子衍射和光学衍射及结构象均显示其中有27的长周期结构。  相似文献   
154.
张宣隆起核部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宣化地区的转枝莲辉石闪长岩侵入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中。该岩石由紫苏辉石、次透辉石、黑云母、中长石、正长石以及磷灰石、钛铁矿等副矿物组成。全岩分析结果SiO253%~59%。本文根据上述两点将其命名为辉石闪长岩。通过岩石成因、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和岩石的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认为岩体是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石闪长岩的Rh-Sr等时线年龄为143Ma。  相似文献   
155.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是一种基性麻粒岩,岩石中富含有大量CO_2、CH_4、H_2S、H_2O流体包裹体,及含子晶多相包裹体。首次在寄主矿物石榴石、透辉石发现有含固相的多相包裹体。经拉曼光谱及电镜分析,固相部分为石榴石,辉石、重晶石和铁的氧化物;气相成分为H_2O、CO、CO_2、H_2S、H_2、CH_4、C_2H_2等,均一温度分别为950℃、975℃。指示着石榴辉石麻粒岩在形成过程中,在还原气氛下曾经发生过局部深熔作用,产生在组成上近于石榴石、辉石的熔体。这种溶体被正在结晶的石榴石,透辉石所捕获。石榴石中早期的含石榴石子晶+CO_2多相包裹体其CO_2密度为0.65~0.626g/cm~3;二相的 CO_2包裹体,CO_2部分的均一温度26~28.2℃,为晚期捕获的低密度CO_2包裹体,密度为0.648~0.688g/cm~3。石英中三相H_2O-CO_2包裹体,Th=331~410℃,CO_2-水合物溶化温度7.3°~8.6℃,是一种低盐度包裹体,CO_2部分均一温度:25.7~28℃,CO_2密度0.65~0.698g/cm~3为早中期捕获的包裹体。整个岩石中未发现高密度CO_2流体包裹体。表明麻粒岩可以形成在低密度CO_2之中。H_2O-NaCl包体均一温度80~475℃,密度0.36~1.026g/cm~3,主要为晚期包裹体,少数高密度H_2O包裹体,为早期捕获的包裹体。通过流体包裹体等容线确立石榴辉石麻粒岩P-T轨迹为  相似文献   
156.
雷州半岛英峰岭火山岩中单斜辉石巨晶以低Mg^#值(0.62—0.47)、贫重稀土(HREE)和富Al2O3、TiO2、Na2O和中稀土(MREE)为特征,并具有明显的成分变化。随着Mg^#降低,单斜辉石的Al:O,(11.58~6.97%,)、TiO,(2.28~1.06%)和HREE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特征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辉石巨晶的变化规律。随着演化辉石巨晶的大多数不相容元素,如Nb、Sr、Zr、Hf和LREE—MREE逐渐增加。低的Mg^#值和Ni、Co、Cr含量指示巨晶母岩浆是一种强烈演化的残余岩浆(Mg^#=0.27~0.35)。分离结晶模拟表明本研究最富镁的巨晶(Lz-54)的母岩浆很可能是由拉斑玄武质岩浆经70~80%,以单斜辉石为主的结晶分异后形成。而本研究的其它辉石巨晶是该母岩浆在不同演化阶段(25~80%)分离结晶的产物。分离矿物中除了单斜辉石还包含了大量的石榴子石、斜长石和钛铁矿。温压计算表明英峰岭巨晶是高温岩浆在56~60km深的上地幔的结晶产物(r=1290℃~1130℃,P=1.73~1.83GPa),这一深度有利于石榴子石结晶。对比不同地区辉石巨晶的成分特征和形成条件,作者指出不同地区单斜辉石巨晶各种元素的不同变化规律主要受母岩浆成分和结晶条件控制。巨晶母岩浆在地幔结晶时对围岩橄榄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早期贫流体的岩浆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较弱,只有Sr,La等强活动性元素被明显改变;晚期富流体(F,P,H2O)岩浆对橄榄岩的交代作用强烈,大多数元素被明显改变。因此,可以推断交代熔体中流体的含量是影响地幔橄榄岩交代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7.
The studies on ultra-microstructue characteristics of quartz exsolution in eclogite and coesite in UHP eclogite of several localities are done with the appliance of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and Ustag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coesite-quartz in garnet and/or omphacite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 is present between quartz exsolution in omphacite and its host mineral which shows orientations of two long axes of quartz exsolution parallel to (100) and (-101) of omphacite. At present, some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equartz exsolution in omphacite of eclogite is the evidence of UHP metamorphism. Howev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ndition and the exsolution mechanism of oriented needlelike quartz in omphacite still remain undear. Tnerefore, further study should be enhanced 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exsolution mechanism of super-silicate clinopyroxene, which could provide experimental quantitative constraint on quartz exsolution as UHP indicator.  相似文献   
158.
根据最新区调工作取得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将华南地区仅有的“紫苏花岗岩”——粤西高州云炉“紫苏花岗岩”重新厘定、归并,新建云炉序列,并划分为西塘单元和香村单元,对其中的包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根据侵入体与围岩大理岩的紧密接触关系认为:云炉序列中发育的紫苏辉石与岩体附件大理岩的存在具有相关关系,紫苏辉石具同化混染成因。  相似文献   
159.
潘群雄  潘晖华 《矿物学报》2002,22(3):275-279
通过组成-自由能关系曲线的分析,提出斜方顽火辉石-正铁辉石(MgSiO3-FeSiO3)固溶体出溶的临界温度约为753K;组成XFe为0.82左右的富铁辉石固溶体处于介稳态,出溶作用有利于系统自由能降低;出溶作用是以Fe^2 、Mg^2 离子逆扩散的方式进行的;出溶作用的推动力是上凸区域介稳相与平衡相之间的化学位差。  相似文献   
160.
甘肃金川Ⅱ号岩体辉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川Ⅱ号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和硫化物橄榄岩构成,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为岩相中主要造岩矿物,单斜辉石含量一般高于斜方辉石.矿物间的结构关系表明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单斜辉石的TiO2,Al2O3,Cr2O3和Na2O质量分数依次为:0.29%~1.26%、3.17%~3.59%、0.86%~1.14%、0.29%~0.57%,斜方辉石的TiO2,Al2O3,Cr2O3和Na2O质量分数普遍低于单斜辉石,依次为:0.16%~0.40%、1.85%~2.38%、0.48%~0.68%、0.03%~0.10%.元素间的相关关系显示辉石的类质同像置换方式为:M1Fe2 2 Si=M1Ti 2IV Al,M1Fe2 Si=M1Fe3 IVAl,Fe3 和Ti进入矿物晶格置换Fe2 来平衡Al置换Si产生的正电价差.两种辉石较低的TiO2,Al2O3和Na2O质量分数显示出母岩浆为拉斑玄武岩浆的特征.二辉石温度计和单辉石温度计算表明斜方辉石的结晶温度下限和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上限大致在1146℃~1166℃之间,单斜辉石的结晶一直持续到1032℃或者更低.金川Ⅱ号岩体单斜辉石演化明显表现出向透辉石端员偏离,暗示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可能与富钙质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