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97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一个成功的钻孔后压浆桩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后压浆桩的优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施工措施.桩基的静动载检测结果表明,施工中通过合理布置压浆管、控制压浆顺序和压浆量可使软弱土层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郑会俊 《江苏地质》2003,27(3):179-181
介绍了高压旋喷法在镇江市南徐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旋喷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对应用效果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西部公路路基内部排水效果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半挖半填路基为例,讨论了各类地质单元与路基系统的作用及路基系统内部地下水运动特征,着重分析了地下水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通过敏感性分析,阐明了降低路基边坡地下水位的必要性,研究了地下水对路基系统的作用机理;建立了路基排水的数学模型,对影响路基排水的降雨强度、渗沟间距、排水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敏感分析;通过对路基系统渗透系数、入渗系数、降雨量及初始水头的不同取值,运用Modflow软件对排水效果进行了模拟;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路基排水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国道219线新-藏公路改建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道219线新-藏区界至红土达坂路段全长109.55km。大部分路段穿越湖盆槽谷中央部位,部分线路沿湖盆边缘台地布设,海拔高度介于5000-5400m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多年冻土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现有公路路基高度低,几乎没有排水设施。冬季易产生路基冻胀和涎流冰危害,春、夏季因冻土融化,常引起路基沉陷和翻浆,严重危害公路运输安全甚至阻断交通。公路工程修建活动将极大地改变冻土环境,使天然状态下的水分循环发生改变,导致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进一步诱发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土灾害,加剧风沙灾害、诱发公路边坡失稳破坏。在即将进行的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优选线路,加强侧向排水,合理设置取弃土场。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环境保护中可以检测由于采矿而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离层带、洞穴及软弱层的存在状况及部位,测定基岩风化蚀变程度及深度,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的治理时可以监测治理的质量,提供了直观精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沉管灌注桩在软弱土层中易发生缩径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提高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祝剑敏 《探矿工程》2003,30(6):15-16
根据工程的场地地质情况,在采用锚喷网进行基坑支护中,将锚杆改为锚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介绍了锚管体的设计制作。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二维有限元整体分析法对深厚软弱地基上相邻的双幢桩箱基础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SSI效应对双幢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深厚软弱地基上双幢高层建筑和单幢高层建筑地震反应之间的差异。一般地,SSI效应使深厚软弱地基上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要比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略小一些,但也可能使双幢高层建筑中部楼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大于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与此相反,SSI效应一般使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相对位移反应有所增大;但也可能使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相对位移反应有所减小,两者的差异与场地条件、输入地震动特性有关。此外,还探讨了双幢高层建筑的间距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随着间距的增大,双幢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趋近于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输入加速度峰值越大,场地土越软,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的间距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创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倩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一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20.
冻土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在冻土层之上筑路,由于会改变地-气界面的热物理特性,进而影响冻土层的热力→动力稳定性,故而修筑一定高度的路基成为保护冻土层所采取的一种常规措施.在修筑路基之后,与路基边坡的朝向有关的热效应是冻土路基工程保护措施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数理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可根据气温的年最大和最小月平均值计算路基表面的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以及有关热状况参数的方法,并以青藏铁路北麓河段2002年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即便是没有修筑道路,北麓河地区的冻土也已经处于临界状态;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由于朝向不同会造成温度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其中南和偏南方向与北和偏北方向的路基坡面热状况差异最大,有必要对路基相对的两个坡面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一方面改善就地取土修筑路基对其下伏冻土层的直接不良影响,同时也尽可能减小路基表面温度分布的非均匀性,以避免纵向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