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0篇 |
免费 | 345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09篇 |
地质学 | 1553篇 |
海洋学 | 21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自然地理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85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88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分析了采煤塌陷及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煤矿开采塌陷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降低因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2.
考虑砂井施工初始损伤路基沉降的粘弹塑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进行了现场的十字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室内共振柱三轴试验,渗稼试验研究,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考虑砂井地基处理对地基土结构的初始损伤,并运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对处理后路基沉降进行了粘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使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距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3.
冻融循环对黄土二次湿陷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建设中, 通常会采用预湿陷等办法来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达到工程要求.但是在季节冻土区, 处理过的黄土路基却在运营几年后, 仍发生大量的不均匀沉降、 塌陷等病害.为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二次湿陷的影响,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 使大体积黄土样品先完成一次湿陷, 再进行冻融循环和黄土二次湿陷.试验结果表明: 重塑黄土与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趋向于同一个特定值; 重塑黄土和原状黄土的二次湿陷系数皆大于0.015, 说明二者皆满足湿陷条件, 在冻融条件下具有二次湿陷性. 相似文献
114.
造山后伸展构造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综合介绍和比较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时期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样式;地壳尺度的拆离带或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几何学和运动学;拆离带下盘变质核杂岩的抬升机理及其中各种韧性组构的成因和发展演变;后造山伸展塌陷过程中的岩浆活动和热演化;伸展平行褶皱的成因和构造几何学;后造山伸展盆地的形成过程;造山带地球物理剖面解释和岩石圈动力学;后造山伸展构造的物理和数字模拟等方面,当前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5.
枣庄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庄地区第四系覆盖层厚5~10m,其结构上细下粗,下伏的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岩溶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十里泉和丁庄—东王庄这两个最大的水源地。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波动的幅度增大,潜蚀作用增强。当地下水位降至基岩面以下时,上覆土层的浮托力消失,产生失托加荷作用,同时在岩溶洞穴中出现的真空又对土层产生了吸蚀作用,上述各种作用均能破坏土层结构,最终导致地面塌陷。因此,在地面塌陷的防治上可采用调整地下水开采量,把水位波动带控制在基岩面以下,以避免地下水各种作用的破坏;在兴建工程建筑时,避开岩溶裂隙发育地段;对塌陷区及时进行相应的工程治理等。 相似文献
116.
青藏铁路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效果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太阳辐射是导致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遮挡了太阳直接辐射后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基于青藏铁路冻土区遮阳棚路基试验工程监测数据,分析了遮阳棚内外的气温差异和路基地温特征.结果表明:遮阳棚能够降低棚内气温,监测期间棚内年平均气温低于天然条件下平均气温值0.6℃;监测期内天然条件下近地表0.1~0.3m范围的气温高于1.0m以上气温近1℃,但在棚体内部仅相差约0.3℃;日最高气温值在棚体内外的单日差值达6.0℃,平均气温值在地面0.1m高度处相差4.2℃,1.5m高度处相差2.1℃;在遮阳棚的作用下,棚体内部及附近土体地温有所降低,且多年冻土上限有一定的抬升,抬升最大幅度达1.0m.监测结果显示了遮阳棚对于保护路基下冻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7.
近年来,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影响和制约了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武汉市以往岩溶塌陷事件调查及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总结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在空间上,武汉市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位于中心城区的长江一级阶地;在时间上,武汉市岩溶塌陷时间多发生于2005年之后,且多发生在4~9月份。另外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包括岩溶发育条件、上覆第四系土层结构、长江水位波动、降雨等自然因素和地下水开采、人类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本文旨在为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8.
肥城煤田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开发历史悠久,为我国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开采导致塌陷范围广、深度大、积水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给矿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该文总结了目前普及化程度较高的采煤塌陷区治理模式,以此为基础,对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分析研究、归纳得出适应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四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分别为:土地复垦治理模式、“渔业+农业”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并对四种治理模式进行了阐述分析,对今后肥城市采煤塌陷区治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