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98篇 |
免费 | 4924篇 |
国内免费 | 40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98篇 |
大气科学 | 5055篇 |
地球物理 | 2212篇 |
地质学 | 12519篇 |
海洋学 | 2543篇 |
天文学 | 483篇 |
综合类 | 3252篇 |
自然地理 | 17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426篇 |
2023年 | 702篇 |
2022年 | 800篇 |
2021年 | 880篇 |
2020年 | 880篇 |
2019年 | 876篇 |
2018年 | 612篇 |
2017年 | 676篇 |
2016年 | 619篇 |
2015年 | 828篇 |
2014年 | 1618篇 |
2013年 | 1160篇 |
2012年 | 1638篇 |
2011年 | 1661篇 |
2010年 | 1579篇 |
2009年 | 1551篇 |
2008年 | 1413篇 |
2007年 | 1319篇 |
2006年 | 1307篇 |
2005年 | 1352篇 |
2004年 | 1043篇 |
2003年 | 907篇 |
2002年 | 923篇 |
2001年 | 841篇 |
2000年 | 858篇 |
1999年 | 673篇 |
1998年 | 831篇 |
1997年 | 671篇 |
1996年 | 629篇 |
1995年 | 607篇 |
1994年 | 538篇 |
1993年 | 451篇 |
1992年 | 494篇 |
1991年 | 397篇 |
1990年 | 344篇 |
1989年 | 325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63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72年 | 6篇 |
1948年 | 7篇 |
1943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51.
952.
953.
基于机载LiDAR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对激光点云数据精度评定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内插特征点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斜面几何分析法、误差传播定律分析法。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进行具体精度评定时,几种方法要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54.
以低成本陆用航姿参考系统(AHRS)/GPS紧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伪距、伪距率、航向角的组合观测数学模型。引入强跟踪滤波(STF)算法,利用渐消因子的作用,增强滤波器对状态快速变化的跟踪能力。同时,针对微惯性器件漂移过大的缺点,采用二阶EKF(QEKF)方法,通过对Hessian矩阵的求解,补偿系统观测方程线性化的二阶截断误差。仿真表明:STQEKF方法可高速准确地逼近系统非线性模型,实现陆地载体导航控制,在传感器精度有限的情况下,使姿态和位置的控制效果较标准EKF分别提高了约8.9%-38.2%和48.7%-54.4% 相似文献
955.
956.
957.
对于地下工程围岩渗透薄弱部位的探测是一项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地质工程。为避免或减少采用单一探测方法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以一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并行采用了4种方法对研究区进行了探测:(1)放射性法;(2)高密度电法;(3)天然示踪法;(4)水质分析法。就其原理而言,前2种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范畴,而后2种方法则属于应用地球化学范畴。根据探测成果,认为区内岩体渗透薄弱部位是存在的,而以 射线强度负异常、低电阻、渗漏水点水温及其他水质指标含量比较接近其补给源作为标志。就其形成机制而言,为多场耦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动力作用、水化学作用及其耦合作用为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8.
继在南极中山站建成我国南极首个永久性验潮站后,2012年1月在南极长城站又建成了我国南极第二个永久性验潮站。通过对长城站验潮站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验潮基准系统的水准网平差结果和验潮仪零点标定结果,以及长城站附近海域海洋潮汐170个分潮的调和常数,并据此进行了潮汐预报,同时分析了长城站潮汐余水位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利用附近的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的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Antarctic Base Prat验潮站余水位改正长城站潮汐预报,可以显著提高长城站验潮站潮汐预报的精度,余水位改正后2014时段的潮汐预报中误差为±3.42 cm,明显好于改正前的预报中误差±10.43 cm。 相似文献
959.
960.
基于混沌吸引子的复杂农业系统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过程,农业系统是高度耦合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等的复杂大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耗散性特征。复杂农业系统要素非线性作用所表现的系统行为形成农业系统的整个演化轨迹。从长期演化来看,由于系统内部自组织作用、系统协同和外部随机扰动的作用使得农业系统出现混沌现象,故复杂系统具有长期不可预测性。本文根据复杂农业系统的预测规范,重构复杂农业系统相空间,建立了基于“混沌吸引子”的非线性混沌动力学预测模型,并以成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