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1篇
  免费   3235篇
  国内免费   4697篇
测绘学   4879篇
大气科学   4925篇
地球物理   2116篇
地质学   12101篇
海洋学   2413篇
天文学   472篇
综合类   3214篇
自然地理   1703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832篇
  2020年   666篇
  2019年   852篇
  2018年   582篇
  2017年   631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799篇
  2014年   1603篇
  2013年   1144篇
  2012年   1620篇
  2011年   1648篇
  2010年   1557篇
  2009年   1523篇
  2008年   1428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347篇
  2004年   1037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946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872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829篇
  1997年   666篇
  1996年   625篇
  1995年   607篇
  1994年   532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494篇
  1991年   392篇
  1990年   341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2年   6篇
  1957年   5篇
  1948年   7篇
  194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罗氏沼虾育苗用水中Mg2+与Ca2+含量及Mg2+/Ca2+对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1年3-6月和1992年3-6月在南汇县东海水产养殖公司对罗氏沼虾育苗用水调配原则与不同基础水的调配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育苗用水中Mg^2+与Ca^2+含量及Mg^2+/Ca^2+必须达到一定的范围,这是调配的基本原则。以鱼塘水作基础水时,需添加6种化学药品,其中Mg^2+与Ca^2+含量可适范围分别为300.0-440.0mg/L与170.0-244.0mg/L,Mg^2+/Ca^  相似文献   
102.
李开乐 《海洋预报》1992,9(3):74-79
本文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一种人工智能系统。系统的重要特点是,根据预报指标经验知识的产生过程的机理性知识所设计成功的系统主程序之一的“预报指标自动归纳程序”,能够通过对多因子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自动生成含有较全面知识规则的规则库。有关专家只须凭感性经验提供可能因子和原始资料,系统便能帮助升华出理性的经验规则,自动建成某一专项业务的应用预报系统。对这种“母系统”的反复使用,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别的资料生成相应的多种应用系统。既适用于气象上风雨暑寒各类天气预报,也适用于其他某些专业,如水文、地震等的定性预报或分析。 本文除简单介绍系统的构造、功能、设计原理之外,还给出一个应用实例,介绍了如何使用本系统去产生应用性系统的具体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03.
万纳断裂带为一典型的右旋走滑系统,由其南段前锋的拉奈—沙捞越走滑-收缩叠瓦扇、北段尾端的南海西南次海盆西南端走滑-伸展叠瓦扇和中段的万安盆地走滑-拉分双重构造所组成,其动力主要源自中生代末以来华南—印支陆缘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和南海海底扩张,它的走滑拉分作用直接导致了万安盆地的产生,对该海域油气等资源的形成与聚集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ICP-MS对TAG热液活动区表层热液沉积物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所有样品均表现出正Eu异常和LREE相对富集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热液沉积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海底热液循环体系中热液流体和涨水不同程度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5.
太平洋海域海平面变化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太平洋海域48个长期验潮站的月均海平面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GM(1,1)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它除了能给出连续的海平面变化速率外,同时能方便地给出海平面变化的加速率。模拟结果表明,在太平洋地壳均衡假设下,太平洋海域的月均海平面以平均速率0.17cm/a上升。在太平洋海域所取的48个长期验潮站中,有40个站在加速上升,全部站的平均加速度为0.00029cm/a2。且加速率逐渐增大。当然这些加速率都很小,但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这已足以说明: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在加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一种确定连续系统参数的时域方法。该方法利用方波输入和系统稳定性,离析出输出采样信号与结构参数的内在联系,推导出确定连续系统结构参数的算法.指出该算法与辨识方法相结合,可实现对含随机干扰的连续系统结构参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107.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富含30多种元素,其锰铁矿物主要由钡镁锰矿,δ-MnO_2和FeOOH·xH_2O组成。与其它海区的结壳相比,尖峰海山结壳富含Cu、Ni、Ba、Zn、Pb等元素,而Co、Ti、稀土元素(REE)、Sr等元素相对较贫。研究表明,HREE亏损,具明显的Ce正异常,较明显的Tb正异常和Yb负异常。这是氧化弱碱性海洋环境所致。结壳是水成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南海独特的古海洋环境所控制,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早在五十年代,海洋科技工作者已开始利用浮标布设海洋调查仪器,进行海上观测的试验工作。目前被采用的浮标系统,大体有三种类型:(1)锚泊浮标系统,利用各类自含式海洋调査仪器进行测量,定期收回资料;(2)遥测浮标系统,利用无线电遥控和收发各种海洋观测数据;(3)漂移浮标系统,利用浮标本身的漂移,进行海流和其他要素的观测。本文主要介绍浅海锚泊浮标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对锚泊浮标系统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国家已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关于浮标的设计和锚泊方法尚无統一意见,但是可以看出,大多趋向于采用水下浮标张缆锚泊。这种方法使得浮标系统比起遥测浮标系统来,较为轻小、经济、方便,适合于进行多站同步观测。国外在海洋调查中经常利用这种系统作较长期的海流观测。 我所在六十年代初就已开始了锚泊浮标系统的研究、实验,1964年进行了新的研究设计工作,并在“全国海洋仪器会战”期间,完成了整套系统的计算设计与海上实验,经过鉴定,建议作小批量生产。 近年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利用该浮标系统作过多次海上试用,取得了海流长期观测资料,初步考验了该系统的性能。我们最近又对某些部件作了一定的改进,并进行了海上实验。但是,实验也表明:此方法不宜在渔场区和台风盛行季节使用,因易被渔网拖损和丢失。现综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10.
大陆架边缘和大陆坡的水深变化较快,在中国东海陆架边缘水深从100m左右快速地变化到陆坡的几千米。从系统的测程和精度考虑,在陆架边缘和陆坡区同时使用浅水型和深水型多波束系统进行测量是一种合理的作业模式。深、浅水多波束系统在i作频率、发射更新率、信号取样率以及波束宽度上都有较大的不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海底地形测量成果。对用Simrad EM950浅水型多波束系统和SeaBeam2112深水型多波束系统在同一陆架边缘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