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786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河南矿集区处于太行山深断裂带 (岩石圈断裂 )上。有铅锌、金、金银三个远景区 ,具有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 ,显示了超大型矿床的资源前景。矿化受深断裂带及其两侧次级裂隙和各种薄弱面控制 ,与隐伏岩枝、岩脉群、碳酸盐地层、变质地层相关 ,显示地球化学异常。进一步找矿方向 :1)在重要地段勘查深部资源 ;2 )沿岩体接触带找新区。“大调查”工作突破点是 :加强勘查力度 ;加大勘查深度。  相似文献   
992.
伊梨盆地512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是中国第一个工业化规模开发的地浸铀矿床,作者简要地介绍了其地质特征和地浸开发工艺,并利用较新的Gibbs自由能和平衡常数数据,对该矿床地浸处理中铀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标准电动势(E^o),氧化-还原电位(Eh)的计算和分析,阐明了H2O2、硝酸盐、大气中自由氧都能提升溶液的Eh值,从而加速矿物相U^4 的氧化溶解,为了节约地浸氧化剂成本,对于U^4 /U^6 比值不太高的矿床来说,建议充分利用大气中自由氧化氧化剂,然后,通过化学平衡计算,推导出了地下水和硫酸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1)512铀矿床矿体所赋存的含矿层地下水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并且以UO2(CO3)^4-3和UO2(CO3)^2-2形式为主,并随着pH从7.31升高到8.20,UO2CO3从3.80%降低到0.06%,UO2(CO3)^2-2从21.91%降低到3.12%,而UO2(CO3)^4-3则从74.28%升高到96.82%,(2)512铀矿床硫酸浸出液中,铀主要以硫酸铀酰类络合物形式存在,其中,UO2SO4占63.28%~ 63.86%,UO2(SO4)^2-2占16.55%~21.36%,UO^2 2占15.04%~19.62%,从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硫酸浸出液中铀的存在形式随溶液pH、总SO^2-4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并呈非线性关系,为了提高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性能,可利用文中推导出的公式进行计算,以使调节溶浸液的pH和总SO^2-4含量,从而达到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最佳比例关系,最后,因热力学数据对化学反应平衡计算的影响呈指数关系,在进行热力学数据计算时,必须采用较新、较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3.
赣杭带东段天姆尖地区首次识别出大面积分布的碎斑熔岩体系,它具有典型的喷溢相-侵出相一次火山岩相“三相一体”特征,在岩石化学成份上表现为富硅,碱,铁而贫镁,锰,钙,岩石结晶分异指数为77-93,稀土元素铕亏损明显,放射性成因铀铅含量高,岩石蚀变表现为面式分布,具前锋带特点,这一发现对赣杭带寻找新的富大铀矿远景区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下庄地区"交点"型铀矿床的经济可采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瑞钦 《铀矿地质》2002,18(6):348-351,358
本文叙述了下庄地区“交点”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从经济地质的观点,认为下庄“交点”型铀矿床矿体集中,埋藏浅,有一定储量,且矿石组分简单,品位富,铀浸出率高,有良好的开采利用前景,作者通过矿石加工试验及吨金属成本计算,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认为该类型铀矿床应列为经济可采的矿床范围,及早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995.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与层间氧化带各亚型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铁元素的物相特征是所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标志,FeFe2O3/TFe,Fe(FeCO3 FeS2)/TFe,FeFe2O3/Fe(FeCO3 FeS2)等比值是反映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应用铁物相特征及其以上比值,可以简捷地对层间氧化带进行亚带的划分,这对指导铀矿勘查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过渡带中菱铁矿(FeCO3)和黄铁矿(FeS2)等对地球化学环境敏感的矿物的富集,指示了有利于铀成矿的中性-弱酸性,还原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996.
在华南震旦系至三叠系地层中,有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层状、似层状和脉状金属矿床,主要集中于4个时期:(ⅰ)震旦纪大塘坡期,(ⅱ)早寒武世早期,(ⅲ)中泥盆世晚期和晚泥盆世早期,(ⅳ)早二叠世晚期。4个成矿时期均发生在一级海平面变化旋回的上升过程中的三级海平面变化旋回的最大海泛期前后,一级海平面下降过程的三级旋回的最大海泛期成矿作用微弱。最大海泛期深的海水层和非补偿性饥饿状态的悬浮、低速沉积和低能及缺氧环境为大型和超大型热水沉积矿床的形成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沉积环境;最大海泛期也是区域张裂构造活动、深部岩浆和热水作用的强烈活动期,为大型和超大型热水沉积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和成矿物质来源及有利的热水流体进入海底的通道,并通过热水沉积的快速堆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997.
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细根 《新疆地质》2002,20(2):137-140
乌库尔其矿区是20世纪80年代,引进水成铀矿理论开展区域预测和普查找矿中发现的新区,特别是通过近3年的铀矿普查工作,在该区巳大致控制远景资源量近数千吨,铀矿主要分布在中下侏罗统第V旋回中,并在第Ⅱ、Ⅶ旋回中亦发现部分远景资源量,本文通过乌库尔其矿区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矿区进一步开展铀矿普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对大洲铀矿田定位条件分析认为,江山一绍兴地壳裂解拼接带制约了大洲铀矿田的定位,燕山晚期拉张裂陷作用则直接控制了铀矿床(体)的定位,而成熟陆壳、富铀基底及燕山晚期酸性火山喷溢作用形成的特定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块体是铀成矿的重要物质基础,两次推覆逆冲构造为铀成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环境。研究表明,大洲盆地内已知的铀矿资源具有重要工业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区是寻找大型、超大型层状火山熔岩型铀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99.
在系统分析伊犁盆地 5 12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 ,阐述了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并由此得到矿区氧化带、矿化带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别为SO4·HCO3-Na·Ca型和HCO3·SO4-Ca·Na型 ,其水化学成分演化过程与岩石中硫化物氧化和脱硫酸作用有关 ,水化学类型为铀矿化地段的确定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新疆乌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成矿过程中元素的再分配特征等,认为“三色”岩层和富含Pb,Zn,Ag,Cu,Sr等成矿及伴生元素的基底是形成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物质前提,成历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再分配特征更进一步证实了本区存在大规模的热卤水活动。与金顶铅锌矿床对比,二者的基底都富含金属元素,矿石物质组分和成矿元素相同,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元素组合类似,这些特征是本区寻找热卤水成因的大型-超大型铅矿床的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乌拉根铅锌矿床和新发现的铅锌矿化点(带)均有规模大,强度高的Pb,Zn,Sr组合异常与之对应,预示本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