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448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11.
分散元素铊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仍有待深入.香泉独立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该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对拓展铊元素成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香泉铊矿床中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在黄铁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112.
河北省辖区内赋存、分布的褐煤资源形成于早白垩世和第三纪,但由于煤层顶底板岩石固结程度差,建井开采时井巷变形严重,维护困难,致使大量褐煤资源未得以开发利用。根据已有资料分析,褐煤含煤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呵采煤层顶板以泥岩或炭质泥岩为主,岩石致密,透气性差。褐煤本身透气性好,燃点低,没有粘结性,挥发分高.受热容易膨胀破裂,诸多因素都表明适合采用煤炭地下气化的开采方式进行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加强我省褐煤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和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研究,为今后褐煤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3.
采自柞水银铅矿地表径流6个沉积物样品,用连续提取法提取了金属元素的5种化学相态(可交换相、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物结合相,有机质-硫化物结合相及残渣相),测定了各相中铜铅锌含量,分析了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河流沉积物中,铜主要以残渣相和有机质相存在,铅、锌主要为铁锰水合氧化物相和碳酸盐相。在此基础上,对矿山开采中环境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4.
吴俊奇  闵茂中 《矿物学报》1998,18(3):325-330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化学物相法,查明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主要呈显微和超显微状沥青铀矿、铀石,其次呈分散吸附状和铀酰(次生)矿物形态存在;钼主要呈蓝钼矿、钼钙矿、钼华、钼铅矿等氧化物,其次呈胶硫钼矿等形态存在;铼主要呈吸附状,其次可能在黄铁矿中呈二硫化物包裹体形态产出。最后讨论了该三个元素赋存状态与该铀矿床形成地球化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5.
湘西新元古界—寒武系中锑砷存在相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部分提取技术研究湘西地区新元古界-寒中武系锑和砷元素的存在相态表明,岩石中以可交换离子,与碳酸盐有关,与硫化物有关和赋存于硅酸直放物晶格的4种形式存在的锑元素分别占岩石中锑总量的18.65%,0.85%,31.41%和43.81%,砷则分别为7.05%,4.29%和56.11%和29.18%,呈易迁移相态存在锑和砷分别为55.91%和67.45%,在含硫开放体系中,岩石中元素的淋滤率与其中易迁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应用先进的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方法对安徽中部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斑岩铜(金)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微米级的自然金形式存在,其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本研究对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同类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7.
118.
油气地球化学场中的吸附相态汞特征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绍杰 《矿产与地质》1998,12(4):281-286
系统地总结出油气地球化学场中的吸附相汞特征,并从地球化学理论角度探讨其成因机理。同时,结合典型油气藏实例,指明这一地球化学规律在石油与天然气勘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黄松  陈德松 《矿产与地质》1998,12(2):101-105
九华山铜矿床中伴生金已具综合利用价值。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含银自然金。金矿物粒度较细,大于200目者占24.34%,金矿物主要嵌布于黄铜矿粒间或裂隙中。金的理想回收率为66.30%,空间分布上,沿矿体走向金西低东高,倾向金北高南低,深度金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0.
从工业利用的角度出发,对210金矿矿石性质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出影响金回收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有机碳和包裹金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