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661篇
测绘学   158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350篇
地质学   1869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我国陆相火山岩系的时空分布相当广泛.但其中金矿找矿问题尚来有实质性突破,陆相火山岩系中赋存的金矿床在全国金矿总储量中所占比例很低。目前,需要对这种类型金矿床加深认识,剖析其特点,以便对找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92.
993.
线金厂金矿床是一热液充填型小型金矿。其矿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①大石英脉形成阶段(伴有少量黄铁矿);②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物形成阶段;③以细粒方铅矿为主的金属硫化物阶段;④方解石细脉形成阶段。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和第三矿化阶段,金与金属硫化物密切共生。矿石中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两种形式存在,仅有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金属硫化物中,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充填于矿物裂隙中和嵌布于矿物晶粒之间,少量被包裹在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材料力学中的各向同性弹性体材料,导出了用应变复数表述的应力关系式,用该关系式分析了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以该关系式对给定的应变分量直接进行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计算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995.
The chemistry of organo-clay in somc Tertiary clay-stones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studi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1) Three basic types of organic matter are distinguished in the claystones after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hemical agents: spluble, combined and insoluble (kerog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its conversion to petroleum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expansive clay minerals in the claystones. Therefore, more detailed studies of these expansive clay minerals may provide new indices for oil-generating potentiality. (2) I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study of the state of existence of organic matter and. of organo-clay complexes in tile clay-stones that the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may substantially take the form of organo-clay complexes in the process of sedimentation and burial and that the organo-clay complexes may make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during diagenesis. Studies in this aspec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eveloping new theories conccrning petroleum generation and in localizing oil-generating occurrences.  相似文献   
996.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动力学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洱海的营养状态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洱海多年(1990-1998)的几个主要富营养化指标的普适卡森指标TSIG值,建立了TSIG指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洱海1999-2004年的营养状态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此预测结果可为今后的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波形资料及地震目录分别计算2021年泸县MS6.0地震前视应力与b值,分析震源区的应力变化过程;同时,利用舒斯特(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和统计参量P对地震前中小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分析震源区的不稳定性。结果显示,震中周边区域ML3.2~3.9与ML3.5~3.9震级档视应力在震前7 a多呈现上升变化趋势,主震前视应力达到早期的2倍水平。b值在震前经历7 a的下降变化,从2014年的1.2下降至2020年的0.8。视应力与b值在震前呈现较好的负相关性,反映了震中附近地区应力增强的过程。震中附近ML≥2.0地震P值在2020-08~2021-02期间低于1%,表明在泸县MS6.0地震前约0.5 a震源区的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显著相关,此时震源区地壳介质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考虑内力状态的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反应及易损性情况,以一座非规则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为对象,基于MIDAS/Civil和OpenSees平台分别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和非线性动力分析,并采用等效荷载法将内力等效荷载附加到OpenSees模型上,使其处于对应的等效内力状态;选取40组典型的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为输入,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法进行考虑内力状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对比分析了考虑内力状态与否对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内力等效荷载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成桥内力状态;考虑内力状态与否对成桥阶段主墩和引桥墩的地震易损性具有很大影响,不考虑内力状态时将严重低估主墩和引桥墩的地震损伤概率。  相似文献   
1000.
拟建中尼铁路位于印欧板块碰撞推挤的前缘地带,区域深大断裂发育,地震频发,新构造活动强烈,应力状态复杂。基于中尼铁路交通廊道震源机制解及原地应力测量资料,分析中尼铁路沿线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进一步讨论现今构造应力场对铁路方案和重要工程设置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源深度主压应力优势方向在板块碰撞边界为NEE向,高原内部则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特征。中国境内日喀则至吉隆段主要处于拉张-剪切应力环境,尼泊尔境内区段处于印欧板块推挤控制的挤压应力环境。在缺少中尼铁路沿线原地应力实测资料的现状下,结合邻区实测数据分析认为,该区地壳浅表层应力结构以逆断型为主,水平最大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E向。基于研究区内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将中尼铁路沿线划分为日喀则―萨迦、萨迦―定结、定结―吉隆、聂拉木、吉隆―讷瓦果德和加德满都共6段。根据构造应力场分析结果并基于σθmax/Rc理论对铁路隧道工程围岩岩爆可能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隧道轴向夹角较大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不利,且隧道埋深越大则围岩岩爆的可能性越大。中尼铁路大多区段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呈大角度相交甚至近垂直,当隧道埋深较大时具有发生岩爆的可能,需重点防护。研究结果可为中尼铁路交通廊道工程勘察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