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63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2471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2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The redox cycle of iron and manganese is a major geochemica process at the boundary layers of lake sediments.Lake Aha,which lies in the suburbs of Guiyang City,Guizhou Province,China,is a medium-sized artificial reservoir with seasonally anoxic hypolimnion,Long-term sedimentary accumulation of iron and manganese resulted in their enrichment in the upper sediments,In the anoxic season,Fe^2 and Mn^2 ,formed by diological oxidation,would diffuse up to overlying waters from sediments.However,the concentration of oxidation,would diffuse up to overlying waters from sediments,However,the concentration of Fe^2 increased later and decreased earlier than that of Mn^2 .Generally,sulfate reduction occurred at 6 cm below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Whereas,in the anoxic season.the reduction reached upper sediments,inhibiting the release of Fe^2 ,The Fe concentration of anoxic water is quickly decreased from high to low as a result of reduction of the suplhur system.  相似文献   
82.
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玩宏  沈平 《沉积学报》1997,15(3):72-77
本文着重报道了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首次在采自该层位的样品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链状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测试结果显示:正烷烃图谱呈双驼峰形,碳数分布为nC15~nC35,以nC18为主峰碳,nC29为次主峰碳,C-21/C+22为0.77~1.02,OEP为0.94~1.04;植烷占优势,Pr/Ph为0.40~0.46;藿烷碳数为C27~C35,以C30占优势,C27+C29<C+31;仅见碳数分布为C20~C29的长链三环二萜烷,以C28为主峰碳;甾烷丰度顺序为C29甾烷>C27甾烷>C28甾烷,同时检出了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出还原环境特点,且可能主要来自藻类。  相似文献   
83.
贵州基础地质工作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近十年来,贵州在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沉积地质及岩浆岩等基础地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4.
都匀地区镉(Cd)矿资源及其远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贵州都匀地区铅锌及多金属矿床(点)的初步总结,认为这类矿床中镉(Cd)含量大多已达到工业品位,部分甚至高出工业品位几一几十倍,且具有相当的潜力。Cd的高度富集,说明在该区有着独特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5.
王筑生 《贵州地质》1997,14(3):201-203
本文对占龙头山向斜侏罗纪地层的分布,岩石特征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岩石地层划分为綦江组和珍珠冲组。  相似文献   
86.
贵州省地质与矿产调研史略(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朝勋  韦天蛟 《贵州地质》1997,14(4):349-360
文章简要叙述贵州基础地质(地层,岩相古地理,构造,岩石)和矿产(主要矿种汞,铝,锑,锰,磷,煤,金等)方面的调研简史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7.
洞体形变在丽江7级大震前作了正确的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8.
黔中三叠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东 《地层学杂志》1997,21(2):141-145
通过对黔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在二叠系—三叠系过渡层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韵律层,并通过岩性岩相、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地层古生物学研究,认为过渡层中韵律层是远源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产物,并据古生物、沉积学、地层学研究将过渡层归属于三叠系。原安顺组下部“大汪段”之上、下发现大量牙形刺化石,根据岩性及古生物特征,将“大汪段”归入大冶组。黔中—黔南中三叠统陆源碎屑体系的物源来自江南古陆;菊石、双壳类化石层是浊流作用形成的事件沉积层。  相似文献   
89.
黔西南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中三叠统界线年龄的精确测定是进行区域地层年表和国际地层委员会全球标准年表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地层为奥仑尼克阶—安尼阶界线层型的理想候选剖面 ,其临界层位的玻屑凝灰岩为下—中三叠统界线的岩性标志。应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对玻屑凝灰岩中的锆石进行 U- Pb年代学分析 ,结果为 2 39.0± 2 .9Ma(2σ)。这是首次直接从界线层位准确测定的下—中三叠统界线的锆石 U - Pb同位素年龄。中国贵州望谟甘河桥剖面下—中三叠统界线剖面地层连续 ,牙形石分带清楚 ,临界层位发育区域上分布较为稳定的玻屑凝灰岩 ,是极好的区域等时标志层。这一剖面有望成为国际下—中三叠统界线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90.
成像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只依靠常规测井判断碳酸盐岩裂缝、溶孔、溶洞很困难.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对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解释,并能准确识别出碳酸盐岩目的层裂缝的性质、大小、开度、溶蚀孔洞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等.同时并利用测试、酸压资料验证了使用成像测井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