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1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6篇 |
大气科学 | 23篇 |
地球物理 | 69篇 |
地质学 | 338篇 |
海洋学 | 149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35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黄河口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置管线在波浪和潮流等作用下,对海床土强度和整体固结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产生影响的范围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005年8月和2006年9月,分别对黄河口地区106钻井平台附近的一条裸置管线以及该地区海床土强度进行了现场微贯测量,结果发现,在该地区水动力作用下,水平方向,管线使得其两侧2m以内海床土强度降低,均匀性变差,尤其是降低了0~40cm深度海床土的强度,并使得其非均匀化程度加剧,使海床土出现成层现象。该研究成果为波浪-管线-土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典型实例,并对工程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4.
105.
截齿贯入角度是双轮铣槽机布齿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法(CDEM),建立截齿不同角度冲击贯入破岩的数值模型,通过断裂能本构模型实现岩体弹性−损伤−断裂的破裂过程,开展截齿有效角度50º~90º区间内的9组冲击贯入破岩模拟,研究贯入角度对截齿破岩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贯入角度对截齿几何排布的影响,总结布齿系统的截齿几何排布规律。结果表明,当贯入角度从90º降低到50º时,岩体由张拉−拉剪破裂向剪切−拉剪破裂转变,截齿平均贯入力与破碎程度提高,截齿的跃进式侵入特性的显著性减低;贯入角度为75º~90º的第I类截齿与小于55º的第III类截齿在破岩中起辅助作用,贯入角度为55º~75º的第II类截齿可在岩体内部产生范围较大的水平非贯通裂隙,在布齿系统破碎岩体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2个第II类截齿先后贯入岩体可较好地破碎截线间的岩体,可构成一类基本破岩单元,多个基本破岩单元按照正弦线形式排布,由此形成了一种布齿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成果为完善双轮铣槽机布齿系统设计方法,打破国外在双轮铣槽机布齿系统设计方法上的技术壁垒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测量分组的参数平差出发,详细推导了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及其精度估计,讨论了附加约束条件的抗差序贯平差的计算过程。算例表明,推导的公式正确有效,简单实用,附加约束条件的序贯平差抗差估计能有效地抵制粗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入海河口是秦皇岛市海洋污染物输入的主要通道,污染物进入海洋后优先富积至沉积物中并发生二次释放,因此开展沉积物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工作及其重要。本文旨在查明沉积物污染特征,评价污染程度,为城市海洋治理和环保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污染物含量较高的为硫化物和总氮,污染浓度空间上由深到浅呈增大趋势; 河口表层沉积物综合质量处于清洁-较清洁等级,剖面沉积物综合质量处于较清洁-轻度污染等级; 河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危害处于轻度偏高-中等偏低等级,剖面沉积物潜在危害处于轻度-中等危害等级。 相似文献
110.
能量传递率是衡量贯入类试验锤击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外对这一指标需要进行现场实测,进而修正贯入试验的锤击数,建立评价场地承载力、液化势等特性的标准化锤击数。国内规范中,则较少考虑贯入试验的锤击能量传递率的问题,且缺少现场试验测试数据,导致基于贯入类试验锤击数的地基评价方法难以与国外标准进行横向对比。为解决这一问题,选取川滇地区西昌地震实验场的3个勘察试验点。采用能量测试仪实测标准贯入试验能量传递率,研究我国常规SPT试验装置锤击效率,并评价其稳定性。试验实测结果显示,现场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能量传递率均值基本超过75%。能量传递率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稍有增加,地表下20 m范围内增长幅值为10%左右。试验结果可为评价我国常规SPT试验设备的锤击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