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构造活动地区,软沉积物变形是研究古地震的一种关键证据。近年来,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数研究局限于软沉积物变形的形态分类。相比之下,对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分析、触发机制和变形过程缺少系统分析,以至于软沉积物变形能否反映地震事件,以及软沉积物变形类型、强弱与地震震级和震中位置是否存在明确关联还存在较大争议。鉴于此,本文选择软沉积物变形中典型的变形构造—负载、球—枕构造,从其具体特征、成因、触发机制、变形过程、变形强弱与震级及震中距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统计结果显示,当沉积记录中的负载、球—枕构造为地震成因时,其代表的震级可能为6.0~7.0级,震中距约为20~70 km。就相同变形强度的负载、球—枕构造来说,湖相沉积记录的震级最强,其次为河湖相沉积和海相沉积。负载、球—枕构造变形层的宽度和厚度以及球状半径大小与地震震级具有正相关关系,而岩性与地震震级大小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利用软沉积物变形所对应的地震震级估算距震中距离,或者采用软沉积物变形距断层距离估算地震震级的方法都是可行的。这样看来,软沉积物变形不仅能够记录地震事件,而且能够根据其变形类型、尺度大小和强度变化等,较好地确定地震震级及震中位置,为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床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万象平原盐类矿层赋存于古近纪古新统塔贡组中,主要含钾矿物为光卤石,少量钾石盐。成矿期塔贡组及盐类矿层主要受北西向的边界断裂及塔贡向斜控制;成矿期后盐类矿层主要受褶皱(盐向斜、盐背斜)控制。在盐类矿层沉积后,先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形成宽缓褶皱。由于向斜部位相对沉降,沉积速度较快,盐类矿层上部的碎屑岩较厚;而背斜部位相对上升,其上沉积的碎屑岩较薄。盐类矿层与碎屑岩存在较大的密度差,加之向斜与背斜上部的碎屑岩厚度不同,背斜与向斜的盐类矿层之间产生"差异负载"。向斜部位的盐类矿层受到较大的载荷向背斜塑性流动,使背斜部位矿层增厚,形成盐背斜,而向斜部位的矿层厚度明显变小。盐背斜部位往往盐类矿层厚度巨大,埋藏浅,上覆地层常常缺失,甚至于盐背斜进一步发育使钾盐矿层刺穿上覆泥岩层而暴露于相对的淡水环境中而遭受溶蚀。   相似文献   
83.
魏娜  施闯  刘经南 《地球物理学报》2015,58(9):3080-3088
GPS技术能以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监测地表形变.但由于测量原理的不同,GPS监测的地表形变与GRACE存在差异.本文比较了ITRF2008-GPS残差序列与基于CSR的RL05版本的GRACE球谐系数的地表形变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GPS和GRACE的周年变化在高程方向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水平方向的差异明显.重点分析了影响GPS/GRACE地表形变差异(尤其是水平方向)的三个因素:不同GPS站时间序列间的不确定性,热弹性形变和区域形变.GPS站地表形变本身的不确定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GPS/GRACE间的差异(特别是水平方向).结合热弹性形变理论指出,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弹性形变也是导致GPS/GRACE的南北方向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利用GPS数据研究地表质量负载时,必须消除热弹性形变的影响.区域负载对GPS/GRACE水平方向差异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对欧洲区域.  相似文献   
84.
针对现有WebGIS集群环境下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特点和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WebGIS集群环境下Client主动式负载均衡策略,重点研究了无中心(负载均衡调度中心)的WebGIS集群体系结构和Client主动式任务均衡分解方法,最终实现WebGIS集群环境下各服务节点间的负载均衡,解决了传统WebGIS模型中存在的负载均衡调度中心节点请求转发性能瓶颈问题和请求响应延迟问题。最后,使用不同规模大小的并发访问用户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的WebGIS集群环境下负载均衡策略相比, Client主动式负载均衡策略能更有效地缩短服务的平均响应时间,提高WebGIS集群的并发处理能力,且并发访问用户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5.
浩婷  王曦  周颜  吴燕 《岩土力学》2015,36(11):3187-3192
采用自主改装的变压头黏土渗透仪,模拟疏浚淤泥脱水过程中水分在淤泥颗粒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运动过程,通过测定疏浚淤泥脱水过程中渗透系数与过滤常数、渗水量与滤液量、泥饼含水率与孔隙率,探究了负载压力为100 kPa时,不同负载方式(负载时间及负载压力梯度变化)对疏浚淤泥脱水过程中过滤和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负载下的过滤和渗流同时进行,负载1 h期间,前期0~40 min内过滤占主导地位,后期40~60 min内渗流起关键作用。负载压力梯度由原来1 h内间隔变化1次,变为以20 kPa为梯度递增变化5次,随着压力变化梯度减小,渗透系数、过滤常数增加,淤泥脱水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改善,并且前期负载压力越小,脱水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6.
黄颖  谢忠  吴亮  郭明强 《地球科学》2010,35(3):407-414
为了提高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并发访问性能,研究了现有WebGIS负载均衡技术的缺陷,分析了在大用户量并发访问情况下利用协作任务聚类技术解决WebGIS负载均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聚类调度负载均衡的WebGIS模型,重点研究了聚类调度负载均衡算法,最后建立试验床,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模型良好的并发性.   相似文献   
87.
88.
阐述广东气象数据通信系统架构的优化过程,把数据上行业务和本省的数据服务分离,即业务之间尽可能采用松耦合的模式,少用紧耦合的模式,确保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减少系统之间的干扰性。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系统优化前后的状态,结果表明:优化之后,系统的稳定性有较大提高,系统的故障率维护降低了90%;系统的可靠性也显著提高,数据服务能力提高了2.58倍,数据服务的数据量由165 Gb/d提高到427 Gb/d;系统的可扩展性强,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气象通信业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9.
分布式AGS的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cGIS Server(AGS)是一个用来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平台。由核心的ArcOb-jects构建,是对ESRI其他两个应用服务器ArcSDE和ArcIMS的一个补充。本文运用负载测试和瓶颈检测技术,分析了影响AGS响应时间的因素和运行性能的瓶颈,接着从软件(地图缓存和地图服务)和硬件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最后提出了高可用的分布式AGS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90.
主要介绍了CYG-300型多功能全液压钻机的总体结构和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其主要功能。该钻机采用负载反馈系统,动力头双液压马达和两挡手动变速,使之输出4挡不同无级变化的扭矩和转速;在液压系统给进回路中设置相应的控制阀,增加了钻机的旋喷功能,使得钻机适用范围更广,实现功能更多。野外试钻表明,该钻机运行情况良好,钻进能力强,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