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78篇 |
免费 | 2755篇 |
国内免费 | 30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29篇 |
大气科学 | 1500篇 |
地球物理 | 4634篇 |
地质学 | 6235篇 |
海洋学 | 2145篇 |
天文学 | 310篇 |
综合类 | 953篇 |
自然地理 | 17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547篇 |
2022年 | 653篇 |
2021年 | 646篇 |
2020年 | 553篇 |
2019年 | 653篇 |
2018年 | 465篇 |
2017年 | 448篇 |
2016年 | 439篇 |
2015年 | 500篇 |
2014年 | 812篇 |
2013年 | 568篇 |
2012年 | 745篇 |
2011年 | 740篇 |
2010年 | 770篇 |
2009年 | 726篇 |
2008年 | 723篇 |
2007年 | 636篇 |
2006年 | 697篇 |
2005年 | 656篇 |
2004年 | 565篇 |
2003年 | 655篇 |
2002年 | 667篇 |
2001年 | 626篇 |
2000年 | 477篇 |
1999年 | 379篇 |
1998年 | 432篇 |
1997年 | 360篇 |
1996年 | 353篇 |
1995年 | 312篇 |
1994年 | 300篇 |
1993年 | 264篇 |
1992年 | 267篇 |
1991年 | 195篇 |
1990年 | 174篇 |
1989年 | 127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5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81.
提出了一种自动检测岩体结构面迹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特征过滤技术,处理边缘检测结果,利用结构面信息和非结构面噪声在像素连通区域上特定数学特征的普遍差异,滤除非结构面噪声,只保留结构面信息,从而直接提取结构面迹线。以甘肃北山花岗岩岩体露头面图像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了MATLAB图像处理,得出岩体结构面迹线图。结果表明,对于结构面数量较多且分布复杂的岩体露头面图像,该方法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完整地自动检测出结构面迹线。 相似文献
982.
于2009年8月21-22日期间同步调查庙子湖岛和黄兴岛两个岩礁潮间带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并分析其群落格局。结果表明,庙子湖岛采集的样品中共有4门28种大型底栖动物,黄兴岛的则有5门37种大型底栖动物;两断面底栖动物群落以广温广布种和亚热带种为主,软体动物作为绝对优势类群主导其分布特征;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表现为庙子湖岛>黄兴岛,种类数及生物量分布均表现为中潮带>低潮带>高潮带,栖息密度分布则表现为中潮带>高潮带>低潮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黄兴岛>庙子湖岛,两断面高潮带的群落生态指数相对中、低潮带较低;大型底栖动物ABC曲线分析表明,庙子湖岛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污染或扰动,黄兴岛底栖动物群落则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污染或扰动。 相似文献
983.
考虑到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往往受到双向往复荷载作用,本文提出了循环往复加载的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基本功能与特点.该方法考虑了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双向受力的特点,利用多点位移控制的推覆分析算法进行地震作用下正向加载-卸载-反向再加载的全过程分析.该方法将一次循环加载过程近似看作一次地震作用过程,提出了基于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的损伤模型,避免了对土-结构整体模型进行复杂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通过一次循环往复加载的Pushover分析,根据结构构件刚度的改变对结构损伤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算例分析初步验证了循环往复加载Pushover分析及地震损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Due to its unique geological location, the Bering Sea is an ideal place to investigate the water exchange and ecosystem connectivity of the Pacific Ocean–Arctic Ocean and subarctic–Arctic region. Based on a number of summer surveys(July to September, 2010, 2012 and 2014),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their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are exhibite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Bering Sea(53°59′–64°36′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ere dominated by northern cold-water species and immigrant eurythermic species, and the communities assumed a dispersed and patchy distribution pattern. Polychaetes(Scoloplos armiger), crustaceans(Ceradocus capensis) and sea urchins(Echinarachnius parma) were the main dominant groups in the shallow shelves; the sea star(Ctenodiscus crispatus) and the brittle star(Ophiura sarsii) were the main dominant groups in the continental slope; whereas small polychaetes(Prionospio malmgreni) dominated the basin area. Sediment type, water depth, and currents were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ructur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seas, the shallow areas of the Bering Sea showed an extremely high-standing biomass. In particular, the northern shelf area(north of St. Lawrence Islands and west of 170°W),which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Anadyr Water, is an undersea oasis. In contrast, a deficiency in the downward transport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has resulted in a desert-like seabed in the basin area. By comparing our results to previous studies, we found that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of the Bering Sea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structural changes in recent decades,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abundance and an increase in biomass.In addition, populations of amphipods and bivalves in the northern shelves hav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have been gradually replaced by other species. These change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seasonal ice melting,changes in organic carbon input, and global warming, indicating that large-scale ecosystem changes have been occurring in the Bering Sea. 相似文献
987.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剪应力等值线来确定边坡的滑动面,并与其结构面抗剪强度相比较,给出了确定边坡的稳定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8.
989.
文中对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近30年的发展进行回顾和评述,并对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及给出应对策略。在壳幔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强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活火山区的深部结构和起源,以及造山带、板块碰撞带区域深部结构等4个方面对应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了分类总结和探讨。研究证明,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高分辨率地球内部结构为探索岩石圈的演化和板块运动规律及地震、火山活动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