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01篇 |
免费 | 2759篇 |
国内免费 | 18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40篇 |
大气科学 | 2298篇 |
地球物理 | 2385篇 |
地质学 | 4743篇 |
海洋学 | 1294篇 |
天文学 | 601篇 |
综合类 | 1016篇 |
自然地理 | 10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343篇 |
2022年 | 453篇 |
2021年 | 477篇 |
2020年 | 406篇 |
2019年 | 481篇 |
2018年 | 303篇 |
2017年 | 299篇 |
2016年 | 310篇 |
2015年 | 436篇 |
2014年 | 737篇 |
2013年 | 592篇 |
2012年 | 737篇 |
2011年 | 749篇 |
2010年 | 658篇 |
2009年 | 777篇 |
2008年 | 958篇 |
2007年 | 704篇 |
2006年 | 622篇 |
2005年 | 815篇 |
2004年 | 603篇 |
2003年 | 598篇 |
2002年 | 562篇 |
2001年 | 465篇 |
2000年 | 369篇 |
1999年 | 237篇 |
1998年 | 145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17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50篇 |
1993年 | 114篇 |
1992年 | 94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65年 | 16篇 |
1964年 | 9篇 |
1961年 | 12篇 |
1960年 | 14篇 |
1959年 | 10篇 |
195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海洋二号D卫星(HY2D) 2021年7月7--16日(年积日Day Of Year (DOY) 188--197)的星载北斗观测数据, 从测量数据有效性、可见卫星数量、位置精度因子及伪距多路径效应等角度分析了数据质量, 并利用其进行事后精密定轨, 从相位残差、重叠弧段、轨道互比和激光检核4种手段评估了定轨结果精度. 结论如下: (1) HY2D卫星接收北斗三号卫星数在4颗及以上占比约为86.66%; B1C频点多路径误差RMS (Root mean square)约为0.37m, B2a频点约为0.18m. (2)载波相位拟合残差RMS在6--8mm之间; 相邻轨道重叠4h的位置差异小于2cm, 与法国CNES (Centre National d`Etudes Spatiales) DORIS (Doppler Orbitography and Radio-positioning Integrated by Satellite)轨道比较径向RMS优于1.9cm. (3)用激光测距数据检核轨道精度, 其星距残差的RMS约为3.24cm. 结果表明, 国产星载双频北斗接收机可以完成海洋测高卫星的精密定轨指标. 相似文献
112.
射频片上系统(Radio Frequency System-On-Chip, RFSOC)作为一种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的单芯片系统, 在射电天文领域尤其是望远镜数字后端的应用前景广阔. 射电望远镜对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极高, 高速率、高频率的RFSOC在运行过程中将产生严重的辐射干扰问题. 针对RFSOC干扰源众多、不同干扰源间辐射强度难以量化等问题, 在部件层面提出了一种辐射量级的评估方法, 分析不同部件的辐射强度及其影响. 并进一步从板级整体层面评估分析RFSOC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磁辐射, 依据望远镜电磁兼容设计要求, 分析其电磁防护需求, 为进一步的电磁防护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3.
利用Parkes 64 m射电望远镜在中心频率为1369 MHz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PSR J1701—3726的脉冲消零现象, 发现这颗星的脉冲消零现象存在准周期性, 准周期值约为81.25P, 其中P为PSR J1701—3726的自旋周期, 并计算出脉冲消零比(Nulling Fraction, NF)为27% ± 0.97%. 进一步研究单脉冲在脉冲辐射窗口区域的相对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发现在消零态和爆发态之间存在a、b、c、d共4种不同的切换模式, 其中, a模式出现23次, b模式出现6次, c模式出现5次, d模式出现79次, 表明状态转换可能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114.
铵态氮作为氮元素的一种重要存在形态,是水体污染状况的指标之一。鉴于目前铵态氮同位素测试方法都存在预处理过程复杂,转化率低,所需样品量大,检测效率低下,对测试NH+4浓度低的水样存在困难,本研究建立了次溴酸盐-盐酸羟胺转化法测试铵态氮同位素的方法,并应用于三种类型的水样(海水、河水和土壤浸提液)铵态氮同位素测试。通过测试铵态氮标准样品的氮同位素,确定该方法的转化率、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等指标,并建立铵态氮同位素校准曲线。实验结果显示,铵态氮标准溶液NH+4浓度范围2.5~50.0 μmol/L 之间,NH+4氧化还原为N2O的转化效率均大于90%,不同浓度δ15N(N2O)标准偏差均在0.5‰以内;4种丰度铵态氮同位素标样校准曲线斜率为0.489,相关系数R2为0.999,相关性良好,转化过程氮同位素未见分馏;水样中NH+4浓度的检出限为2.5 μmol/L。实测三种类型水样δ15N(NH+4)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8‰、0.27‰和0.30‰(n=5),与次溴酸盐 叠氮化钠转化法测得δ15N(NH+4)的差值分别为-0.03‰、0.86‰和-0.95‰,表明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差值在误差范围之内,其结果可相互验证。本转化法中用盐酸羟胺替代剧毒易爆的叠氮化钠试剂,对环境更友好,且具有更高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环境中不同类型水样铵态氮同位素分析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15.
为定量解析南四湖水源组成,厘清本地水与外调水的关系,精准保护湖泊水资源,本文建立了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贝叶斯混合模型,分析比较南水北调东线运行后调水期和非调水期不同水源对南四湖湖区的贡献比例及季节特征。结果表明:(1)流域降雨受到一定程度局地蒸发的影响,夏季受海洋蒸发水汽的影响;(2)南四湖地下水、大气降水、入湖河流和外调水等不同水源对湖区水体的贡献比例受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运行影响较大,调水期分别为5.4%、8.7%、31.2%和54.7%,外调水贡献比例最高;非调水期分别为22.9%、53.0%、6.7%和17.4%,大气降水贡献比例最高,入湖河流贡献相对较少。(3)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实施后,调水期的外调水量对湖区的贡献占绝对优势,表明调水对南四湖水量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水活动逐渐取代自然因素成为流域水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6.
117.
以跃进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的联合勘查,达到了最终的勘查目的.本区的地质、物探实际勘查工作表明,针对地形困难和地质特殊的测区,选择适合指导本区地质找矿的物探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勘查效果.实践证明,在本区综合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深入研究综合物探异常,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找矿前景做出了综合评价,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可为成因类型相似或相同地区找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地震数据是一个空间变化关系的数据载体,反映了地质体空间中的变化特征.在已知地震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刻画储层空间变化规律是精细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地层空间转换函数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道匹配求取地层空间转换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地震道多道匹配求取加权系数,使用多点的褶积加权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取代点对点的地层空间转换函数,从而准确反映储层物性变化,减小误差.基于Q油田的实际资料,通过模型测试及实际应用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建立的模型分辨率较高,包含信息较丰富,在有砂体分布的地方孔隙度值高,而且高值分布广,与测井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一致.本方法作为一种地震信息驱动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进行储层表征,对地质建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提出了一种采用预报涡旋的初始化方案,用预报涡旋代替bogus模型参与构建模式初始场,采用权重形式合成预报涡旋和分析涡旋获取台风初始涡旋。针对2015年“莲花”和“灿鸿”台风,基于该初始化方案设计了一系列对比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方案得到的台风初始涡旋结构比bogus模型合理;(2)预报涡旋权重不宜取太大;(3)从长时效预报效果看,采用24 h内预报涡旋比采用长时效预报涡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误差减小;(4)采用同一权重方案对“莲花”、“灿鸿”预报的改进效果不同,其原因与预报涡旋和分析涡旋的协调程度有关。多台风情形下可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时效的预报涡旋和不同权重方案。 相似文献
120.
使用2020年3—9月逐时更新的CMA广东短临3 km数值模式(CMA-GD(R3)模式)1~12 h逐小时降水量资料,利用最优TS评分订正方法(OTS)对逐小时降水量进行分级订正,并分别从整体和分类型降水过程预报订正效果进行了检验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从整体预报订正性能来看,通过OTS方法对CMA-GD(R3)模式订正后,对于≥1 mm/h及以上量级的降水,OTS均有较好的订正能力,并且随着雨强的增加,其TS评分的改善比率越大;同时,OTS可有效减少各个预报时效的漏报率和空报率,其中漏报率减小更加明显,表现出明显的湿偏差(空报偏多)。从三类暴雨过程逐时降水预报订正效果来看,通过OTS订正之后,对于≥1 mm/h的降水,OTS对三类暴雨类型均有正的订正能力。其中在0.1 mm、1 mm、10 mm、20 mm、35 mm、50 mm 6个量级上,季风型的逐时降水预报表现最好,6个量级的TS评分值分别为0.403、0.232、0.053、0.023、0.009和0.004;在5 mm量级上锋面型的逐时降水预报表现最优,其TS值为0.102。从改善效果来看,经过OTS订正后,在1 mm量级上台风型改善率最大,在5 mm和10 mm量级上锋面型改善率最大,在20 mm、35 mm和50 mm量级上季风型改善率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