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豫西南铅锌多金属矿控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燕长海  刘国印 《地质通报》2004,23(11):1143-1148
豫西南地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①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状铅锌银矿床、②与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的铅锌银(铜)矿床、③与古生界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有关的锌铜(铅、银、金)矿床是今后调查的3种主要矿床类型,并圈定出12处找矿远景较好的矿集区(矿化集中区)为重点工作地区,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石板沟金矿是一个与韧一脆性剪切带有关的变质热液金矿床。根据捕获在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叙述了廖.矿流体的特征,讨论了成矿机理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33.
鄂西北山区是国内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而且目前在鄂西北山区的交通、水电、能源、资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很大,由此造成及将来可能诱发大量的工程开挖型和水库蓄水型滑坡。因此,尽快建立该地区边(滑)坡的综合分类体系是进一步研究该地区边(滑)坡的发育规律、破坏模式、成灾机制、时空预测及相应防治对策等的基础性工作,为今后深入研究该地区边(滑)坡问题提供基础性成果资料。文中讨论了建立该地区边(滑)坡综合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构建该地区边(滑)坡综合分类体系的3个最主要的特征;提出了该地区边(滑)坡多层次综合分类体系框图;对该地区边(滑)坡主要典型类别划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初步划分出19类典型边坡。并列举了几个典型类别边(滑)坡的工程实例,初步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和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和处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何玉州  高阳  于洋 《江苏地质》2017,41(2):207-211
野獐—黑龙庙成矿带赋存于五朵山花岗岩体的中西部,位于五朵山岩体西成矿带内侧。从地质背景、矿床特征、产出类型等几方面,对野獐—黑龙庙金多金属矿与五朵山西成矿带的成矿一致性及其特殊性进行系统性对比,探讨了金矿的成因以及与加里东期五朵山花岗岩体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关联性,阐述了岩体中断裂、剪切带在成矿过程中所起的传输媒介与应力场作用,认为五朵山花岗岩体仅为围岩,并非矿源提供者。  相似文献   
35.
土地潜力要这样挖——河南省南阳市节约集约用地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用地的潜力有多大?土地的潜力该咋挖?河南省南阳市的实践有启发.  相似文献   
36.
《岩土力学》2017,(7):2022-2028
针对鄂西北页岩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地下水加剧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进行页岩饱水软化的微观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通过开展X射线衍射、自然吸水试验和SEM电镜扫描,探索不同饱水时间条件下页岩吸水率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而通过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分析页岩强度和变形参数随其饱水时间的演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页岩吸水率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呈对数规律增长,页岩饱水后峰值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呈负对数规律降低;页岩力学性质在饱水20 d内变化迅速,50 d后趋于稳定。同时,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页岩中绿泥石和白云母矿物遇水产生膨胀,使片层状结构分散剥离出细小矿物颗粒,并产生大量松散多孔的絮状物;由于水化作用的影响,页岩原有的致密层状结构变得松散破碎,矿物颗粒之间的胶结逐步破坏,孔隙、裂隙增多,宏观上表现为页岩强度降低,抵抗变形能力减弱,破裂面更为密集,且贯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7.
本文主要通过对湖北省西北部及其邻区早震旦世地层沉积类型的分析,再造其构造古地理演化。 本区早震且世地层分为下部姚营寨组和上部耀岭河群,两者呈过渡关系。 姚营寨组由一套由陆相到海相的火山—沉积组合组成,属火山复陆屑建造大类。主要包括冲积扇相、网状河流相、滨—浅海相及半深海相。其火山岩主要为偏碱的酸性岩类,少量基性岩。该组地层类型的综合特征表明,其形成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属于拉张型的边缘断陷裂谷盆地。 耀岭河群可分为以海底基性火山岩为主,夹半深海、深海相钙、硅、泥质沉积组合的沉积序列和以凝灰质细粒陆源浊积岩及深海相泥质岩组合为主的两种组合类型。该群下部普遍发育冰水沉积物。该群火山岩类属典型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配分表现为轻微富集型。其细粒浊积岩及钙、硅、泥质岩组合与现代远洋沉积层序相似。这些特征说明,耀岭河时期已经发育成为扬子地台北缘具一定规模的边缘小洋盆。 本区早震旦世经历了边缘断陷裂谷和陆缘小洋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38.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豫西南地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上元古界栾川群与铅锌银有关的沉积建造中元素含量分布、表生富集特征及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认为官道口群、栾川群是铅锌银矿的矿源层,并指出龙家园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是寻找与官道口群碳酸盐岩和栾川群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有关的层控铅锌银矿床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40.
湖北郧西地区(鄂西北)发育有一系列锑矿床,但这些锑矿床的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了准确限定该区域锑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次研究以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镜观察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和原位S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高桥坡锑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石英-硫化物阶段,此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硫化物以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Ⅱ石英-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Ⅲ方解石-硫化物阶段。王家沟锑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Ⅱ石英-辉锑矿阶段,此阶段为主成矿阶段;Ⅲ石英-黄铁矿阶段。两个矿床各期次包裹体均以富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高桥坡矿床从早到晚,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为160~260℃,流体盐度一般较低(w(NaCleq)为2%~4%)。王家沟锑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为170~310℃,流体盐度较低,w(NaCleq)约为0.35%~4.8%。高桥坡锑矿床的δ34S值从Ⅰ阶段(7.2‰~12.4‰)到Ⅱ阶段(-3.4‰~2.5‰),再到Ⅲ阶段(-1.9‰~2.5‰)逐渐降低;王家沟锑矿床的δ34S值变化趋势与高桥坡相似,由Ⅰ阶段(7.4‰~10.5‰),到Ⅱ阶段(2.5‰~10.4‰),再到Ⅲ阶段(-3.7‰~0.8‰)逐渐降低。结合区域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可能为浅成热液矿床。浅部流体循环到深部并富集成矿物质,随后循环至浅部,随着成矿流体温度下降,辉锑矿沉淀,形成了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