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震裂锥已被公认为陨石冲击地球表面遗留的标志。研究及统计资料表明,震裂锥与陨石冲击形成的中、大型冲击坑 有关。太湖西山震裂锥呈圆锥形,锥体表面有自锥顶向下辐射的锥纹,锥纹具有分叉的特征,这些特征与震裂锥的国际公 认的定义和标准相符。此外,西山震裂锥还具有其特有的其他特征:碎裂岩化显著;气化-熔融现象发育;锥体表面具网 状构造及波纹状、蜂窝状等多种气印。岩相学研究显示,震裂锥及含锥岩石中冲击变质现象明显,微页理(PDFs)、微裂 隙(PFs) 以及靶岩熔融现象发育。以上这些冲击变质的标志,可证明西山震裂锥是冲击成因,而非地表水风化淋溶石灰岩 的喀斯特或风蚀成因的凤稜石。西山震裂锥的发现、太湖湖底冲击击变角砾岩“太湖石”的确定,为太湖冲击坑的研究增 添了新的诊断性证据;加上早期研究确定的、冲击回落至太湖湖底淤泥层中的冲击溅射物,这些众多证据为确定“太湖冲 击坑”或“太湖冲击事件”展示了美好前景。但是,要确定太湖冲击坑的具体位置、大小及构造模式等,尚需更多的深入 研究。  相似文献   
92.
阜平县口子头银钼多金属矿位于县城北部与山西省交界地段,与隐爆角砾岩的产出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该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的分布位置分析研究,并结合物化探特征及矿化蚀变情况,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成和成矿过程进行了推断,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斑岩侵入体及隐爆角砾岩体有关的角砾岩筒型银钼多金属矿床。明确了构造、蚀变和物化探找矿标志,认为沿第6勘探线剖面所见银矿体的走向、倾向的延伸部位是扩大矿床规模的直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3.
葛良胜 《地质与资源》1994,3(2):114-122
按容矿空间和控矿因素,可将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划分为角砾岩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由不同控矿因素复合控制的复合类型等。空间上不同类型之间具有密切的共生过渡关系。太华群原岩中的金在变质热液作用下被活化迁移至有利的构造部位,发生局部富集,形成"矿胚"或"矿胚"的发展,并为后期岩浆热液再次搬运,参与成矿。燕山中晚期钙碱性岩浆岩具较大的成矿能力,是本区金矿床的主要矿源。不同类型矿床稳定同位素及包裹体特征具相似的变化特点,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在成矿早期和晚期,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质水或大气水加入。作者认为,区内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是在统一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成矿背景中形成的,有统一的矿质和介质来源,具相同或相似的成因,以发育角砾岩型金矿床为特点,以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和角砾岩型为主要矿床类型,形成一个特定的矿床组合,即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94.
新疆哈密坡子泉地区首次发现的隐爆角砾岩筒处在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微板块之上,基底地层为前寒武系,盖层主要为石炭系,受NE向断裂带控制。隐爆角砾岩特征及产出环境相似于金伯利岩。  相似文献   
95.
熊耳山—外方山爆破角砾岩型祁雨沟金矿床和店访全矿床产于熊耳裂陷。由于控矿构造部位、地质营力作用和成矿流体的性质不同,分属祁雨沟式、店坊式,两者具不同的找矿标志。其中,祁雨为式具有较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寻找分布在太华群一能耳群不整合面拆离断层带的祁雨沟式全矿床的同时,要注意寻找其它类型金矿,尤其要注意开发砂金矿,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96.
黔西南簸箕田金矿床位于灰家堡背斜矿田东段,是近年发现的近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床。本文以发育在簸箕田金矿区的皂矾山矿段角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钻孔岩心观察,结合矿区以往基础地质信息,分析了角砾岩的产状、岩石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显示:皂矾山角砾岩为构造角砾岩,并分为构造热液角砾岩和构造破裂角砾岩两种类型;矿床的成矿阶段包括石英-白云石、自然金-黄铁矿-毒砂、雌雄黄-辰砂-石英-方解石3个阶段。总结了簸箕田金矿床的成矿过程,首先是形成灰家堡背斜,其次是形成皂矾山含矿构造角砾岩,最后是含矿热液运移、成矿物质萃取及矿体的形成。构建了簸箕田金矿“两富两贫”的成矿模式:距离皂矾山构造角砾岩筒中心带越近,矿体越富,距离构造角砾岩筒中心带越远,矿体越贫;越产在角砾岩筒及其两侧的深部位置的矿体越富,越产在角砾岩筒及其两侧的上部位置的矿体越贫。  相似文献   
97.
克停哈尔铜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新发现的一处矿床,并且在隐爆角砾岩中发现了锌矿体,为查明隐爆角砾岩成因及与成矿的关系,对隐爆角砾岩进行了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的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w(SiO_2)为64.13%~66.54%,w(Al_2O_3)为14.55%~15.59%,w(Na_2O+K_2O)为6.29%~7.24%,K_2O/Na_2O比值为0.87~1.17,A/CNK比值为0.971~1.121,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中等,轻稀土元素富集,中等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活泼不相容元素(Th)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P、HREE),总体反映具壳源为主的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造山晚期并开始向陆内造山伸展环境转变,至少存在2期爆破3期成矿,第二期爆破是铅锌矿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98.
东际金(银)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南园组火山岩中,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个隐爆角砾岩型贵金属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达12.5 t,银资源量135.9 t。通过开展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电子探针和硫-铅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研究表明,东际金(银)矿床黄铁矿Co/Ni值3~94(平均值23)且Co含量为500×10-6~1070×10-6(均值799×10-6),Fe/(S+As)值0.827~0.871(均值0.860),Au/Ag值0.9~5.5(均值2.6),反映该矿床是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黄铁矿δ34S在-6.6‰~-0.7‰,206Pb/204Pb为17.9801~18.4303,207Pb/204Pb为15.2689~15.9397,208Pb/204Pb为37.9052~38.7871,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具有壳幔混源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此外含矿热液也活化萃取了部分基底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的金属元素。通过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和区域成矿资料对比,东际金(银)矿床成矿时代可被限定于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