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河南信阳—安徽庐江断裂带中,出露有中生代裂隙式喷溢形成的火山岩体。在火山岩中具有多期多次活动形成的熔结火山角砾岩。有趣的是,在河南信阳东部的大石窝一带,熔结火山角砾岩体长达几十千米,宽几千米。在采石场和采石坑中竟没有一条断裂或节理;熔结火山角砾岩中的角砾大小不一,多为0.5cm~5cm之间,没有层理;令观者称奇。  相似文献   
112.
冀东唐杖子金矿:一个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杖子金矿矿区野外观察和勘探结果发现,北东向深断裂F2、F3控制了辉绿岩-花岗斑岩组成岩浆带,在与近南北向断裂F1交汇处,岩浆气液活动增强,形成明显的隐爆角砾岩筒,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中心角砾岩带→崩塌角砾岩带→震碎角砾岩带的分带特征。在角砾岩筒南西侧的主断裂带(F2、F3)内,热液聚集形成含金黄铁矿石英脉,脉体规模大(长约3000多米,宽约25m),含金品位高(金品位最高45g/t,最低3.6g/t,平均8.44g/t),构成唐杖子金矿的主矿体;在角砾岩筒北侧的弧形断裂(F5~F17)和南侧的放射状断裂(F18~F22、F23~F27)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热液聚集,形成含金石英脉,Au品位一般在1.82g/t。由主断裂带、侵入岩带控制的爆破角砾岩带及其派生的含金断裂系统,靠近岩筒的脉体中,硫化物发育,含金品位高;随着离爆破角砾岩筒距离的增大,断裂系统中的硫化物逐渐减少,金品位逐渐降低,整体构成一个典型的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角砾岩筒型金矿的识别,对华北地台的相似背景区的金矿勘探和地质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3.
侯林  丁俊  邓军  廖震文  彭惠娟 《地质通报》2013,32(4):580-588
康滇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元古宙铁铜成矿带.该地区元古宙昆阳群中串珠状分布岩浆角砾岩,周边分布大量铁铜矿床.选取武定迤纳厂东方红矿段穿插斜切入迤纳厂组的岩浆角砾岩,挑选胶结物中的岩浆锆石进行LA-ICP-MS测年,得到复合岩浆锆石内核207pb/206pb年龄为2193Ma±8Ma,代表深部围岩原生锆石年龄;岩浆锆石或复合岩浆锆石边缘环带207Pb/206Pb年龄为1739Ma±13Ma,代表岩浆侵位年龄;下交点年龄为980Ma±11Ma,代表变质年龄.结合相关资料判断,迤纳厂组与上昆阳群、大红山群、河口群均为1.7Ga左右昆阳板内裂谷拉张、岩浆侵位/喷发的同时异相产物.这对在滇中地区昆阳裂谷中,元古宙地层内的岩浆角砾岩周边寻找IOCG(IRON-OXIDE-COPPER-GOLD,铁氧化物-铜-金)型铁铜矿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4.
北淮阳构造东段多金属矿床的成因上多与岩浆的隐爆作用有关,沙坪沟特大斑岩型钼矿的形成与岩浆的隐爆作用也有着密切关系,岩浆多期次的隐爆为矿质的运移、富集成矿提供了动力来源和容矿空间。本文从构造、岩浆岩、矿体等基本特征入手,从时间上、空间上、成矿过程上探讨矿床的隐爆特征,分析沙坪沟钼矿成矿过程:隐伏斑岩岩浆侵位(多期次)-隐爆(多期次)-含矿流体活动-成矿。  相似文献   
115.
岩浆热液矿床是在地壳浅部形成的,恰好位于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范围.文章将地震机制中的微裂隙群区理论引入到岩浆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地震组合模式中闭锁带必须在下一次断裂滑动之前破坏,所以这个带为微裂群区和它相关的震源区的核心.文章认为微裂群区理论不但揭示了孕震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岩浆热液矿床形成过程,岩浆热液侵位与断裂形成过程中微裂群区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成矿期矿体范围内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呈共轭关系.微裂群区即为岩浆热液矿床的矿化富集场,控矿的隐爆角砾岩带也与微裂群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6.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下白垩统莱阳组砾岩与下元古界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7.
在火成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研究中,着重研究角砾岩体与其主岩体和矿化体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华南花岗岩中,诱发火成角砾岩的主岩体几乎全是III阶花岗岩小岩体,火成角砾岩与成矿的关系其实质是高位小岩体与成矿的关系。根据角砾岩的形成条件可寻找岩浆源和二重源矿产。提出了火成砾岩的找矿指示作用和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18.
金厂沟金矿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产于华北地台北缘柳河地堑中,矿床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矿体受环状断裂和放射状断裂控制,以蚀变岩型矿化为主。包裹体以气液相包裹体为主,成矿温度为206~398℃,盐度为5.7~11.5wt%NaCl。该矿床为次火山作用期后热液交代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19.
胶东地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远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胶东地区中生代盆地周边存在层间滑动断层,它控制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如蓬家夼金矿)的产出,根据盆地的分布及矿化特征,划分了胶东地区四个层间滑动砾岩型金矿成矿远景区,蓬家夼成矿远景区、菜西远景区、牟平西部远景区、栖霞远景区,这些地区有望成为胶东地区甚至我国东部新的黄金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20.
简述了发生于6500万年以前的墨西哥奇克罗伯陨石撞击构造于90年代通过浅孔钻示证实的过程;介绍了列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研究项目的重要意义,拟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实施计划,包括深孔钻探孔深、孔位的确定和项目的组织实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