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4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1414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1377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511篇
自然地理   10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47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在分析了江苏基础测绘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十一五"基础测绘的原则、目标和任务,提出了组织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2.
测绘资料所反映的地形、地貌、交通、水系、资源分布等基础地理信息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空间和功能布局十分重要的依据.因此,测绘是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充分整合利用现有测绘资源,统一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保持空间位置的统一性和精确性,实现测绘资源的共建共享,将极大地减少重复劳动,降低规划建设管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3.
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是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之一,编制和实施《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4.
《今日国土》2009,(3):24-24
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扩大内需决策部署,国土资源部日前编制下发《2009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草案)》。  相似文献   
205.
测绘工程专业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别从理论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指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6.
紧紧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年"这一主题,对展示内容的设计和地图表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思想,可供类似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7.
目前国内规划管理部门的地理信息系统多是基于ArcGIS平台开发的,而规划编制、设计单位主要是使用AutoCAD平台。探讨了ArcGIS与AutoCAD集成的适合于国内城市规划领域的较为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既可解决数据转换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很好地集成ArcGIS、AutoCAD数据,又可包容规划编制、设计人员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并尽量降低现有系统改造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8.
乡村振兴规划的性质及其体系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关系着国家现代化的成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城乡要素资源。论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分析乡村概念内涵与乡村发展的基本特征,总结乡村振兴规划的基本性质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构建了乡村振兴规划体系框架。结果表明:① 乡村包含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地理空间多重属性,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功能,乡村振兴发展是乡村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人文耦合的综合过程;② 乡村系统具有要素分散性和发展自组织性、空间异质性和类型多样性、对区域和城市依赖性与产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强限制的基本特征;③ 乡村振兴规划是对乡村空间要素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过程,其本质是以促进公平为导向的规划,应更加强调规划参与过程及其统筹协调能力;④ 当前中国乡村规划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缺少法律基础,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较滞后,规划边界模糊、规划深度不够,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不健全;⑤ 基于上述理论和问题分析,构建了包含主体规划系统、制度保障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多规协调系统和参与反馈系统的“五位一体”乡村振兴规划体系。该体系可以高效配置乡村要素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规划合力,增强乡村振兴规划的权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9.
在最小二乘平差准则基础上,把病态平差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利用优化理论分析病态对平差解的影响。通过共轭梯度搜索算法在可行域中寻找最优步长因子,自动寻找最速下降方向,并给出迭代初值的设置方法。分析近似计算中病态问题与局部最优解的关系,讨论局部最优解的快速迭代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计算迭代的速度。由于整个过程没有对法方程系数矩阵进行求逆计算,该算法可用于处理大规模系数矩阵高病态的平差问题。  相似文献   
210.
文章介绍了南丹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基本上从源头上控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的趋势,逐步绿化和美化了社区人居环境,促进了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南丹绿色矿山建设是国家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典型代表,展示了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成果,由此可推测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之后,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将更有成效,人们将进一步享受优美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