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70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37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赵晶  曾润颖 《中国科学D辑》2008,38(4):445-451
通过16S rDNA克隆文库构建、PCR-RFLP分析等方法,对西太平洋“暖池”区海床以下230cm深度的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深部沉积物中的细菌类群主要包括弘变形菌(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CFB类群(Cytophaga/Flexibacteria/Bacteroides)、酸杆菌(Acidobacteria)和革兰氏阳性菌等,各个类群的菌属组成均较为简单.其中讲变形菌为最优势菌群,卢变形菌为次优势菌群,它们的优势菌种分别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和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 aligenes).CFB类群中的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革兰氏阳性菌在该深度沉积物中的数量也较多,主要为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对细菌类群的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该深度的沉积物中仍然存在较为丰富的有机物质,而这些深部生物圈中的细菌在“暖池”区海底沉积物环境的氮循环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西太平洋俯冲带是世界上最典型、最活跃的俯冲带,分布众多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沟弧盆)系统。马里亚纳俯冲带是典型的洋-洋俯冲带,而马里亚纳海槽作为马里亚纳俯冲带的重要构造单元,是研究不受陆壳物质影响的俯冲作用的理想区域。前人对马里亚纳海槽岩浆地幔源区性状、俯冲组分的影响、岩浆演化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 马里亚纳海槽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岩性主要为橄榄岩,且不同区段具有不一致的地幔部分熔融程度;(2) 不同区段受到来自蚀变洋壳及沉积物的俯冲组分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并由此影响了不同区段的地幔熔融程度和初始岩浆成分;(3) 俯冲组分的影响自中段向南北两段逐渐加强,中段主要受到来自沉积物熔体的影响,南、北段受到板片释放的含水流体的影响则更为明显;(4) 不同区段甚至同一区段的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等斑晶矿物的差异性分离结晶过程,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该区丰富的岩石类型和玄武质岩石的不同矿物组合特征。以上研究很好地促进了对马里亚纳海槽岩浆作用过程的认识,也深化了对俯冲带构造-岩浆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3.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6 年6-8 月NCEP/NCAR 的500 hPa 高度场、850 hPa 高度场和风场、降 水率和海平面气压以及全国600 多站的降水量资料, 选择东亚-西太平洋地区(10o-80oN, 70o-180oE) 经9 点高通滤波、EOF 分析、合成分析和其它统计诊断手段, 研究了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 得到如下的结论: 1. 东亚-西太平洋地区海平面气压 存在着蒙古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之间纬向的偶极子振荡型(APD), APD 指数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 2. 东亚-西太平洋地区500 hPa 高度距平EOF 的第一模态具有明显经向东亚遥相关型特征(EAP)。EAP 指数也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3. APD 指数与500 hPa (或 850 hPa) 的东亚遥相关型关系密切。APD 指数和EAP 指数存在明显的反相关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3, 已超过了10%显著检验; 4. APD 指数和EAP 指数都和我国汛期降水、东亚-西太平洋降水率关系密切, 超过5%显著性的相关区主要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至日本南部海面一带, 前者为正相关, 后者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7月30日和2010年8月11日为有陕西省闪电定位监测网以来最强的两次雷电天气过程,两次过程24h全省闪电分别达18258次和19678次。通过对这两次强雷电过程的闪电特征、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风槽是强雷电天气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其发生与西太平洋剐热带高压的位置及西风槽东移南下关系密切;产生的强雷电以负闪为主,闪电数量大、频次高,并伴随较强暴雨;对局地性特点明显的暴雨,暴雨落区与闪电密集区对应较好,闪电集中区域也是暴雨落区,对区域性暴雨,闪电密集区一定有暴雨发生,但暴雨发生区域不一定是闪电密集区;最强正闪出现在中层相对湿度大于50%的区域内,相对湿度急剧增大时,最强正闪出现时垂直上升运动较强;而负闪出现在中层相对湿度大于80%的区域内,中层相对湿度减小梯度较大处或者相对湿度增大梯度较小时,最强负闪出现时垂直上升运动较弱;雷电密度较大区域灾害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河北省黄骅市关家堡孔(HG1),孔深41.3m,地层连续、化石丰富、分辨率高,其所含微体化石,清楚地揭示了华北平原4万年以来两次大的突发性升温事件,据研究这两次升温事件在时序上与全球性的升温事件是同步的:第一次由冷变暖起始于40000aB.P.(沧州海进期);第二次为10000aB.P.(天津海进期)。第一次升温事件(沧州海进期)华北平原的年平均温度比今高7℃左右;比其以前的降温事件期(沧州海进与白洋淀海进之间的海退期)至少高13℃,如此大幅度的升温事件可能是受西太平洋赤道暖池扩张影响的结果。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存在着一个短暂的变冷事件。第二次升温事件期(天津海进期),其年平均温度比今高2~3℃。  相似文献   
996.
由于卫星观测技术的发展,现在已能利用测高大地水准面简捷可靠地研究海底构造与动力问题. 根据Geosat T2/ERM、Topex/Poseidon 和ERS 1/2测高数据给定的0°N ~45°N、100°E~150°E范围内4′×4′大地水准面,采用全球地形/均衡的重力位效应改正,计算布格、格莱尼和均衡大地水准面. 由格莱尼大地水准面反演Moho面埋深,再从均衡大地水准面起伏推算小尺度地幔流应力场. 结果表明,菲律宾海和南海显示了与磁条带、扩张脊对应或斜交的高频成分大地水准面起伏条带. 各边缘海盆的Moho面埋深有往南变浅的趋势,与菲律宾海各海盆的Moho面埋深大致相当,说明琉球—台湾—菲律宾岛弧两侧的构造动力强度基本相近. 从各种构造特征和大、中、小尺度的地幔流应力场的驱动机制,可以证明岛弧内侧的边缘海具有不同于大洋、大陆的独特构造动力格局和特征.  相似文献   
997.
从沉积物中提取示踪指标是研究西太平洋暖池区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准确识别沉积物的源区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已通过不同的物源示踪指标,如黏土矿物、石英单矿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碎屑组分的放射性成因Sr-Nd同位素等,对西太平洋暖池北部和西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暖池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亚洲大陆和火山岛弧,部分来源于澳大利亚和/或新几内亚。本文系统归纳和总结了上述示踪指标在西太平洋暖池区的物源研究进展和成果,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西太平洋暖池沉积物源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许金镜 《台湾海峡》1998,17(3):278-281
本文对1960-1996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和中国东南沿海年台风资料的分析素材,初步揭示了两者之间联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流区的海表温度不仅在同期具有高与台风多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在前期存在关预测的先兆,特别是秋冬两季更加明显,具有较好的隔季相关关系。经建立预报方程,其趋势拟合率达81.8%,试报3a,并准确率为66.7%。  相似文献   
999.
高温天气范围大 东北地区降水多——2009年6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绚 《气象》2009,35(9):119-123
  相似文献   
1000.
西太平洋地区板块间相互作用强烈,热演化和构造演化过程复杂.为了揭示构造相互作用对岩石圈强度的影响,本文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WGM2012和地形模型ETOPO1,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得到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西太平洋区域的Te主要分布在5~85 km之间,南海等张裂环境地区Te普遍小于20 km,俯冲带附近Te一般大于80 km,与俯冲板片年龄呈正相关.参照平板冷却模型,弹性岩石圈底界面主要分布在200~500℃等温面之间,随洋壳年龄增大逐渐趋于平稳,热点及年轻洋壳部分地区弹性岩石圈底界面处于200℃等温面之上.西太平洋海山与年轻海盆等区域Te与居里点深度一般呈正相关,与地表热流一般呈负相关,但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热液循环、岩浆活动、地幔流变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Te与居里点深度和地表热流所反映的岩石圈热结构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