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04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20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利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分析提取石墨典型矿床预测要素,结合典型矿床及石墨成矿地质特征提取区域预测要素,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及区域预测模型。在陆缘海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下沉积形成的古元古代荆山群陡崖组徐村段含碳碎屑岩-有机质黏土岩-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古元古代晚期区内的高角闪岩-麻粒岩相的中—高级变质作用是区内晶质石墨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区域性褶皱构造的翼部、次级褶皱构造的核部及转折端附近,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石墨、黑云母矿物组合特征是石墨矿床成矿、赋矿的重要要素,陡崖组徐村段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或石墨透辉变粒岩是石墨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石墨赋矿层位的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低磁异常特征是石墨矿床存在的重要指示标志。按照赋矿变质建造分布范围,控矿构造展布方向及区内电性、重磁异常特征等综合因素圈定预测区平面及深部延伸边界。全区圈定预测区85个,其中A级14个,B级11个,C级60个,分区域、地段、深度、级别(类别)定量估算500 m以浅资源量,预测晶质石墨矿物量1亿多t。  相似文献   
2.
3.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38个站点L波段探空观测、2016年7月加密探空观测和ERA-Interim边界层高度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观测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地区,08:00(北京时,下同)冬季边界层高度最高; 20:00春季边界层高度最高,边界层高度从西部到东部有显著降低的趋势。ERA-Interim资料基本能表现出边界层高度的区域分布,但相对于探空观测得到的边界层高度,除夏季20:00外,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边界层高度均偏低。全年平均而言,08:00(20:00)偏低160 m(170 m),其中在08:00(20:00),冬季(春季)偏低最显著。08:00边界层高度与低层稳定度、近地层温度和风速相关更加显著; 20:00边界层高度与低层稳定度和相对湿度相关更加显著。2016年7月加密观测资料对比表明,ERA-Interim资料的对流(中性)边界层高度显著偏高;低层稳定度、相对湿度偏小,风速偏大可能是造成边界层高度偏高的原因; ERA-Interim资料的稳定边界层高度偏低,与低层稳定度和近地层温度偏低相关,但其影响因素相对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4.
朱晓炜  李清泉  孙银川  王璠  王岱  高睿娜  刘颖 《气象》2024,50(3):357-36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第二代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BCC-CPSv2)预测产品,引入印度洋海温信号,采用组合降尺度方法建立了西北地区东部汛期降水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对1991—2017年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回报技巧较BCC-CPSv2预测技巧显著提高,空间相关系数由0.42提高到0.75,均方根误差明显减小,最多下降达80%。预测模型对降水空间分布型的预测能力较好,很好地回报了典型年份(1987年和2010年)夏季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通过抓住气象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组合降尺度方法可以修正动力模式产品的预测误差,为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尽快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曾先后向国务院呈送了3份关于西部开发的咨询报告,即《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把塔里木河列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计划的建议》和《黄土高原农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根据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关于“建议中国科学院继续对西北地区开发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并提出建议”的指示精神,199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又共同开展了“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咨询项目研究。这项研究在两院过去大量咨询工作的积累、并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和多次召开研讨会进行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咨询报告。现予发表,以乡食读者。  相似文献   
6.
铀矿地质勘探属核工业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勘探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业已受到广泛关注,西北部地区是我国铀矿资源的主要靶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深化对过去地质勘探遗留废渣和对今后勘探环境问题的认识、防范更显重要。本通过对西北铀矿地质勘探历史回顾,提出了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一些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煤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洪烈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30-33,64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具有质量优良及资源相对集中的特点、研究西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建立我国合理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西北水资源和煤矿供水的一些特点,在分析了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的水资源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水资源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认识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如何评价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怎样看待深层地下水资源以及开采地下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指出进一步查清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尤其是中深层地下水资源,并加以科学、适度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环保工作中创下宁夏环保史上诸多"第一":第一个在全国以省级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见;第一个在全国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第一个在西北地区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银川市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石嘴山市甩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帽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北地区是不同地质时期多个全球性大地构造单元的组成部分,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构造特征,经历了中、新元古代—古生代期间地壳增生、洋-陆转换、板块开-合旋回、晚二叠世以来盆地的叠加改造和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远源效应等长期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研究表明,现今盆地多位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过前震旦系不断增生作用所形成的陆块基底之上,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塔东北地区基底可能以古元古界为主,而巴楚地区则以晋宁期的变质基底为主。准噶尔盆地前震旦纪存在多个独立发育的块体,古生代总体具有多岛洋的性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及邻区的诸多中小型盆地的基底主要为中元古代形成。敦煌盆地、北山地区众多中小型盆地坐落在中小地块或者古生代活动陆缘的岛弧之上。西北地区早古生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但不同地区有不同表现方式。北疆地区至少存在寒武纪—早奥陶世、志留纪和泥盆纪3个主要时期的蛇绿岩,反映了在早、晚古生代各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在不同带的早古生代洋盆具有不同的闭合时间。塔里木盆地周缘南天山洋、西昆仑洋及阿尔金、祁连、东昆仑、北山地区早古生代洋盆的发育时间为寒武纪早期,经过了中、晚寒武世到早奥陶世早期洋盆的扩张,早奥陶世晚期构造应力场转为挤压体制。志留纪中晚期至早泥盆世,西北地区存在全区性的板块拼合与碰撞以及不同程度的变形变质过程。西北地区晚古生代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板块开-合旋回,天山全区、准噶尔南部、东西两侧分别进入碰撞后新的大规模的伸展阶段,均形成了有限洋盆,其时代略有差别,上、下石炭统之间可能存在构造转换。塔西南地区早石炭世伸展作用形成了晚古生代的西昆仑洋和陆缘裂陷盆地,中二叠世康西瓦—苏巴什洋盆向北侧俯冲消减,发生于中、晚二叠世之间的海西晚期构造运动是西北地区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一次构造运动。晚二叠世—新生代是西部地区构造格局大的调整与定型时期,在总体表现为多板块拼合后的宏观背景下,经历了多期幕式挤压与伸展交替的构造演化过程,并不是以往所简单认为的各种前陆盆地的组合,晚期均受到了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所导致的远源碰撞作用的强烈改造。构造格局的差异性和演化的阶段性使西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盆地发育和叠加组合方式差异很大,油气地质条件的明显不同,油气资源丰度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