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篇
  免费   595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271篇
地质学   3094篇
海洋学   135篇
综合类   219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严邦良 《大气科学》2003,27(3):354-368
建立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东、西边界反射,纬向平流项-u′(δ)(T+T′)/(δ)x在ENSO循环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及东、西边界反射与纬向异常流(u′) 符号改变的关系.结果得到:u′超前Nio3区SSTA位相转变的原因是东、西边界反射造成的.Sverdrup 平衡时所产生的地转流(ur)与东、西边界反射所产生的地转流(ur)的方向在大部分时间里是相反的,同时ur与风应力强迫之间大约有9个月的滞后时间(Kelvin波从180°E出发经东边界反射产生的Rossby波到达180°E时间).在模式ENSO事件消亡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后,边界反射产生的调整过程变为主要过程,u′主要由ur来决定,这样就造成了u′的反向先于Nio区SSTA的反向.它实际上是海洋的调整过程与风应力强迫之间滞后关系的一种反映.敏感性数值试验表明,取消东边界反射,耦合模式能够模拟ENSO循环,但其周期比控制试验的周期短一年(3年).取消-u′(δ)(T+T′)/(δ)x,耦合模式能够模拟ENSO循环,但其周期比控制试验的周期长2年(6年).  相似文献   
72.
2001年11月14日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地震,震中位置为90.9E、36.2N.分析表明,8.1级地震前一些主要地震活动性异常都出现了,例如空区、条带、增强、平静和震群等,且与7级大震比较,这些前兆图象的演变具有类似的过程,所不同的是8.1级地震的前兆地震活动图象涉及的区域范围更大、地震震级更高,这为特大地震的前兆识别和预报提供了依据.最后回顾了对这次大震的粗略预测,并讨论了有关大震预测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73.
假拉  周顺武 《高原气象》2003,22(10):132-137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印度洋海表面温度距平(SSTA)进行分解,分析了印度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合成分析、奇异值(SVD)分解等方法,结果表明,前期和同期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场与夏季高原降水相关显,西印度洋-非洲东海岸赤道地区的SSTA与高原夏季降水联系最密切;当春、夏季印度洋西部海温出现明显负(正)距平时,当年印度夏季风偏强(弱),高原夏季降水普遍偏多(少)。  相似文献   
74.
准噶尔盆地液态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安娜  惠荣耀 《沉积学报》1996,14(1):135-142
文章报导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不同产层原油和烃源岩样品中正构烷烃和类异成二烯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在nC11-nC34之间,保罗系湖沼相成因的原油,正构烷烃δ13C值大部分分布在-27.0‰──32.4‰之间,比海相地层的原油重,具有富集13C的特征。ⅡA型烃源岩产出原油的单烃δ13C值比ⅡB型的轻,相对富集12C。碳源组成相同的原油在正构烷烃和类异成二烯烃碳同位素组成上,有相似的分布范围和较为一致的总体变化趋势,因此单烃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中。  相似文献   
75.
造山带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弧及其预测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国胜 Caner.  J 《地质科学》1996,31(4):313-326
对比利牛斯等造山带典型弧形构造的分析表明,弧形构造是造山带尤其是板内碰撞造山带的普遍特征,可分为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构造和推覆-滑覆被动型弧形构造。西昆仑—帕米尔是与比利牛斯Basque弧在空间形态、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等方面一致的挤压逆冲-推覆主动型弧形构造,推测该弧中部存在一巨大的底部低角度逆掩断层并由根部带向北延伸达100多公里,康西瓦断裂(基底缝合带)可能是主根部逆冲断层带。  相似文献   
76.
中条山—塔儿山成矿带属滨西太平洋成矿域华北断块金、银、铜、铅、锌、锰、铝土矿、金刚石成矿区中的3级成矿带,其中包括2个成矿系列、7个成矿亚系列和11个矿床式。2个成矿系列具有成矿世代的“双层性”、成矿物质来源的二元性、成矿作用的三阶段和矿化带展布与地质构造单元的趋近性等一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77.
西菲律宾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学法  马建国 《矿物学报》1996,16(3):260-267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区3个沉积物柱样(WP1、WP2和WP40)的32个样品的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区内沉积物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稀土元素含量及总量(ZREE)较低,WP1、WP2和WP40孔的ΣREE依次为72.91×10-6,54.15×10-6和54.18×10-6,REE在粘土粒级中得到了较大富集;②REE球粒陨石标准化的分布模式曲线表现为负斜率,富集轻稀土,WP1、WP2和WP40孔LREE/HREE比值平均值为37.36,26.33和17.16,页岩标准化曲线大致呈水平;③与球粒陨石和页岩相比,Ce都表现为强烈的亏损;以球粒陨石为标准,WP40孔表现为弱的Eu正异常,其他两孔表现为弱的Eu负异常;以页岩为标准,皆显示Eu正异常;④ΣREE纵向变化曲线与CaCO3旋回曲线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上述特征表明:①沉积物的来源复杂,有陆源、火山源、生物源和自生源,在所研究的三个孔中,WP1孔含有较多的陆源物质,WP2和WP40含有较多的火山物质;②被粘土吸附是本区REE重要的存在形式;③沉积物形成环境为氧化条件;④据ΣREE的纵向变化曲线与CaCO3旋回曲线,将本区沉积物自下而上划分为末次冰期亚间冰期沉积、冰期最盛期沉积和全新世沉积。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从矿化 特征和各种地质体中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入手,总结了该区的成矿地化背景,成矿进修生,矿前景及找矿标志,认为该区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锑、金矿床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79.
80.
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矿床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论述了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的矿床及矿体形态产状与构造的关系,得出构造分级控矿的结论。并首次提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碳酸盐岩型层控矿床的形成机制,是赋存在有利的岩相岩性地带的分散元素,在后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在封闭高压环境铅锌活化迁移,在开放低压环境沉淀富集。因此在矿床生成的诸多因素中,构造是起主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