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3篇
  免费   3972篇
  国内免费   4676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3886篇
地质学   19121篇
海洋学   95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51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517篇
  2022年   771篇
  2021年   710篇
  2020年   633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569篇
  2016年   623篇
  2015年   692篇
  2014年   1031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1006篇
  2011年   968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871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719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653篇
  2004年   774篇
  2003年   754篇
  2002年   809篇
  2001年   822篇
  2000年   734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737篇
  1997年   720篇
  1996年   733篇
  1995年   717篇
  1994年   689篇
  1993年   592篇
  1992年   632篇
  1991年   532篇
  1990年   480篇
  1989年   396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铀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岭地区赣南段前燕山期地质演化史上地质—构造环境演变与富铀建造的分析,得出;寻乌岩组是研究区前震旦纪富铀基底,其变质程度深浅与铀预富集密切相关,并且其后各时代的岩浆物质来源均与其相关:而澄江一加里东期裂陷槽和海西一印支期碰撞带是铀成矿作用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这时期形成的富铀建造是研究区后期铀成矿作用主要铀源。  相似文献   
32.
川滇地区成组强震活动的有序步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万正 《地震研究》2003,26(Z1):38-45
研究了川滇主要地震构造带历史成组强震和现今小震的空间-时间活动图像.分析结果:在垂直断层走向两侧约30km范围内的强震活动,在北西、南北、北东走向的构造带间相继交替发生,存在有序步进的联动现象.这可能也是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且现今小震活动亦呈现此特点.最后对此现象概述了目前力学机理方面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3.
根据遥感图象的解译结果,介绍了环形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强地震的控震作用,指出了环形构造的地震构造模式和环形构造对分析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大陆板块在碰撞时,岩石圈中形成以拆离面为主体的构造通道和减压工,特殊地段形成热能和热流体的聚集区,并逐步发展成岩浆孕育带。建立了三个常见的岩浆孕育带模型。强调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壳中上层。  相似文献   
35.
36.
郭晓东  王广兰 《河南地质》1997,15(3):175-178
根据构造控矿的观点,通过对成矿期内容矿断裂活动分析,阐述了构造活动与矿体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裴锋敏 《河南地质》1997,15(3):192-199
小秦岭地体中的褶皱包括露头褶皱和宏观褶皱和宏观褶组成褶皱的面理为闪生构造面理。露头褶皱为地壳早期伸展机制下发生左行张扭剪切作用产生的构造形迹;宏观褶皱为侵入岩浆穹起、底辟作用向外扩张窨推拉围岩形成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8.
琚宜文 《矿井地质》1997,(2):7-13,6
本文对海孜煤矿已采区层滑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层滑是以北西--南东滑动方向为主体的复合式构造。它常发育在7、10等煤层顶板附近,而以7煤层为最严重,这是7煤层形成急剧增厚变薄以至不可采区的主要原因。层滑煤厚变化带不仅在平面上的展布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和分区性等特点,而且还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叠加复合,由于上述特征,层滑构造对煤矿生产产生了多种影响。在工作中利用构造煤厚规律对未采区开展了构造预测,  相似文献   
39.
40.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黄仲权 《云南地质》1997,16(1):40-51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发现,是近十年来康滇地轴,前震旦纪区域成矿规律的新进展,对进一步深化昆阳群的找矿工作具有意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下昆阳群(东川系)是在晋宁运动时期因滑覆构造而滑覆于上昆阳群(易门系)之上。矿床由层控到构控,是滑覆构造发展的结果。认识刺穿构造控矿,为在昆阳群内的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