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840篇
  国内免费   2381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74篇
地质学   606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404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石鸣  马小锋 《地球》2013,(1):102-105
本文对裂隙岩体GIN法渗透灌浆理论公式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推导与总结了一套裂隙岩体GIN法灌浆强度值的理论公式,为GIN法灌浆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992.
应用井孔-裂隙、微裂隙(孔隙)水流交换产生的潮汐水位-固体潮的位相差和振幅变化理论,结合井水位变化,分析小江断裂带中段和南段的形变特征.裂隙承压含水层条件下,地震波和构造应力引起的形变能够引起潮汐水位分波位相差和振幅的变化.地震波引起含水层与井孔之间水流交换增大,疏通裂隙而使渗透率增大,震后井水位潮汐分波相位差提前,其后裂隙内沉积物重新堵塞裂隙,渗透率降低,位相差逐渐下降.位相差的长期趋势性变化反映出含水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应变信息.小江断裂带中段和南段形变变化不同.断裂带中段地区,观测井位相差和振幅趋势性下降,表明该区段不仅有走滑特性,并且具有挤压特征.小江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交会地区观测井振幅和位相差稳定,表明该区域没有受到明显的挤压,形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沿裂隙发育的天然气水合物是印度深水盆地细粒沉积物中水合物的重要产出方式,水合物以结核状或脉状充填在高角度裂隙中.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沿着构造主应力方向生成,由于裂隙的存在,含水合物的沉积物层呈现各向异性.利用孔隙介质中水合物呈均匀分布的速度模型计算的NGHP01-10D井水合物饱和度高达40%,而压力取芯表明水合物饱和度占孔隙空间的20%左右.为了研究水合物饱和度差异,基于层状介质的各向异性模型计算了裂隙充填型水合物的饱和度.在垂直井孔中,由于波入射角与裂隙倾角有关,考虑裂隙倾角变化,利用纵波和横波速度同时反演水合物饱和度和裂隙倾角.利用层状介质模型计算的水合物占孔隙空间的15%~25%,裂隙的倾角在60°~90°,多为高角度裂隙.在NGHP01-10D井中,纵横波速度联合计算的饱和度与压力取芯结果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岩溶》2012,(2):144-144
国土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方向主要涉及:1)岩溶动力系统的形成和运行规律;2)岩溶动力系统的类型和区域分布规律;3)学科交叉、应用研究。2012年在广西科学技术厅和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支持下设立开放课题,并主要围绕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岩溶地区水循环、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相关测试应用技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环境同位素特征对滨海岩溶地区海水入侵过程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大魏家水源地位于中国北方典型滨海岩溶地区。近30年来,地下淡水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引发了严重的海水入侵。以大魏家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化学及同位素采样测试分析,探讨海水入侵形成的水动力条件,通过分析滨海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主要水化学和多种同位素(δ2H-δ18O,δ34S,δ13C)组成特征,识别了海水入侵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并对其进行了定量模拟,从而阐明了岩溶含水层中的海水入侵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大魏家海水入侵主要通道为大魏家地区存在的导水断裂、岩溶裂隙以及第四系松散地层。对δ2H-δ18O同位素的组成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结合Cl-浓度分布,认为除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后增加了地下水中的盐分外,浅层地下水的蒸发也对地下水中盐分的累积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不同水体中δ34SSO4,δ13CHCO3等同位素特征,结合水化学成分(如SO2-4,Cl-)分析认为,研究区微咸水和咸水并不是地下水淡水和海水简单混合而成。利用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揭示了控制滨海岩溶含水层中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反应有方解石、蒙脱石和石膏的溶解作用,伊利石的沉淀作用以及Ca-Na离子交换作用,伴随着CO2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6.
广西金秀罗丹铜钴矿区位于大瑶山隆起核部地带,新发现的石英脉裂隙充填型的铜钴矿,含矿层位为寒武系,矿体明显受到SN向断裂的控制。文章简要介绍了罗丹铜钴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在其矿区邻近几个矿区的见矿情况,指出了找矿方向,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陕北浅埋煤层开采地下水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陕北地区子长矿区一带煤层薄、埋藏浅,煤炭开采形成塌陷区后将会形成导水裂隙带导通上层含水层,特别是导通区内具有供水意义含水层,致使区内村庄饮用井泉水位下降,甚至疏干,严重时会使受影响村庄居民没水吃。通过区内典型浅埋煤层开采地下水影响分析,计算出地下水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据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矿区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以保护区内地下水资源,保障煤矿区居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98.
宋立伟  张宁  巩红林  张茜 《地下水》2012,(4):195-196
西马煤矿区第四系含水层主要由砂、砂砾石,卵石组成,渗透性强,出水量大,水质较好,可以做为供水源地。底部粘土层是阻隔第四系水下渗的主要隔水层,但是由于其分布不均,断层、裂隙、地层露头等的沟通,对煤矿充水有很大危险性[1]。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市曾遭受了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主要由于浅部含水层开采引发浅部土层固结所致。之后采取了回灌浅部含水层并转向开采深部含水层的措施,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但21世纪初,通过水位及分层沉降监测,发现随着开采量增加,深部含水层也会成为主要压密土层。其变形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压密特征,即使水位普遍抬升,压密仍然持续,开展其固结压密机理模型研究对地面沉降防治十分必要。传统太沙基理论认为砂土骨架是瞬时变形的,忽略了流变性本质,因此无法解释该现象。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考虑了前期固结压力前后流变性的差异,建立了深部含水层黏弹塑固结压密模型。通过试验获取了相关参数,结合塘桥F16分层标监测结果,对第四含水层长期压密变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含水层长期非线性压密行为,研究结果对指导防治地面沉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何俊  万娟  王宇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3):397-402
压实黏土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裂隙可能对渗透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发现,裂隙面积率、裂隙总长度和裂隙宽度随含水率减小而增大。压实黏土中裂隙可分为主裂隙和次裂隙2类,次裂隙出现前后裂隙参数的变化速率有较大差异。较宽裂隙在湿化后不能完全愈合,干湿循环过程使压实黏土产生了不可逆的变化。采用试验筒壁上涂阿尔代胶的方法可以有效模拟土样中裂隙的形成,并能较好地防止侧漏。渗透试验发现,一次干湿循环导致压实黏土的渗透系数增大将近2个数量级。湿化过程中干燥裂隙不能完全愈合及微裂隙的形成可能是导致渗透系数增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