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5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977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680篇
地质学   2058篇
海洋学   85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74篇
自然地理   42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991.
992.
应用天气学与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发现:鞍型场、西风槽和双热带气旋形势是热带气旋移速突变的环流背景。在上述环流背景的条件下,涡度、涡度平流、流函数、850—200hPa垂直切变以及不对称配置的演变与热带气旋移速突变有超前相关;概括出的一些判据可供业务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沿岸输沙率计算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毅  周本凡 《海洋学报》1991,13(5):692-702
本文通过解析力学途径和海岸底质条件建立起一种理论模式,并用来计算稳定冲积海岸的沿岸输沙率。该项研究成果较宜用于己知常浪向及强浪向基本一致而短缺波浪详尽资料的稳定海岸段。  相似文献   
994.
伊豆海脊两侧顺时针流涡的若干观测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方国洪等(1995)有关“西北太平洋环流三维结构的计算结果中显示出当黑潮越过伊豆海脊时,由于海脊的阻塞作用,在伊豆海脊两侧出现两个顺时针流涡”的论文,提出若干观测和文献的证据,证实这两个流涡是存在的;还对这些流涡的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岩石圈层下地幔流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卫星测到的2~30阶球谐函数系数(GEM8) 计算了台湾海峡及邻近地区的岩石圈层下地幔流应力场。在比较了该区域的构造地质以后,发现应力场的方向,尤其是在板块收敛区域的甚高阶场(26~30阶)的方向与在菲律宾海和南海等区域的板块运动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996.
南黄海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流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文主要根据中美联合考察的温盐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区冬季温盐结构及其所表征的流系,主要结果如下:(1)传统上作为表征外海水进入南黄海的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均显示出双峰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着相应的流场;(2)黄海沿岸流的范围不仅比通常认为的更狭窄,而且更贴近海岸,而朝鲜西岸沿岸流看来比过去认为的弱一些;(3)南黄海表层环流的图案可能不是由一个环型而是由两个环型构成的。亦即,除了在南黄海西侧存在着通常认为的气旋型环流外,在其东侧还存在着反气旋型环流。  相似文献   
997.
东太湖风生流套网格模式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加虎  黄群 《海洋与湖沼》1997,28(4):426-432
根据1984年8月水位、1993年9月湖流资料,通过建立太湖风生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嵌套技术,设计太湖风生流套风格模式,对不同风情下的东太湖风生流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湖区风场了东太湖风生流的流型及流向,对峙方位风场形成的风生流流向几乎相反,稳定风生流流态表现为湖中若干环流区和沿岸流的有机结合风场作用初期,风生流流各与湖区风向近乎一致。偏NW风向作用,西太湖湖水流水流入东太湖,并在东太湖  相似文献   
998.
根据137°E断面1967~1995年冬、夏季的温、盐资料,计算和分析该断面的地转流;分析144°E断面上投放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移轨迹;结合CSK图集中的海面重力势分布,对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几个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得出若干有益的结论:(1)副热带逆流、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并不是单纯的单支海流,而是存在着两支或多支现象;(2)流速结构的带状分布,东、西向流相互交错间隔出现,流层较浅,均为表层流或近表层流;(3)多年平均而言,3支海流的流速以北赤道逆流最强,北赤道流次之,副热带逆流最弱;流量则不同,北赤道流最大,副热带逆流最小,北赤道逆流居中.3支海流的流速夏季均大于冬季,但流量稍有差异:副热带逆流和北赤道流均具有夏强、冬弱的特点,而北赤道逆流为冬强、夏弱;(4)冬季,副热带逆流的"源地",位于巴士海峡和台湾以东"副热带脊"的一个"暖脊"中心附近海域;(5)冬季,卫星跟踪漂流浮标的漂移轨迹,基本上反映出北赤道流和北赤道逆流的路径.但因副热带逆流区为涡旋频繁区,致使浮标漂移轨迹难以反映出副热带逆流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一双层驱动机制的河口口门正、负流量通量的定常河口冲淡水模式,引入摄动展开和流函数,得到了不同阶的泊松型流函数方程组。计算表明:在线性、对数函数型渐倾海底底形情况下,河口冲淡水呈双向分叉运动:一股水体沿右岸运动;另一股水体独立地在河口左方水域伸展(北半球,面向海洋)。并将本文结论与黄河口、Tsugarn海峡东端出口和Columbia河口所观测到的现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00.
黑潮与南海的相互作用是海洋学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课题。黑潮在离开吕宋岛跨越巴士、巴林塘等海峡(以下依习惯简称吕宋海峡)时作用于南海。虽然以往对黑潮通过日宋海峡侵入南海东北部有过若干研究,但未曾有过黑潮分离涡旋进入南海的观测报道。在1994年9月初,我们在南海东北部人陡坡外首次捕获一反气旋型的黑潮分离流环,本文报道此次观测结果。该流环为中心位于21°N,117.5°,直径约150km,垂直尺度超过1000m的反气旋;其外形沿大陆坡拉长,呈卵圆型。地转计算和ADCP直接测量均表明其近表层流速接近lms-1.流环中水温高于周围海水,密度则偏低,因而该中尺度涡属暖流环类(wormcorering)。T-S特性分析表明流环内海水特性不同于周围,次表层高盐核盐度高出四周,中层低盐核盐度则低于四周,说明该流环应源于黑潮。观测期间在巴士、巴林塘等海峡似有另一流环正在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