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拿日雍措穹窿(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穹窿的东部,穹隆内花岗岩种类较多,有淡色花岗岩、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片理化淡色花岗岩、含石榴子石和含绿柱石伟晶岩.这些花岗岩为经历了斜长石、锆石、独居石、磷灰石、富Ti矿物等分离结晶作用而形成的高度演化花岗岩,相对于维氏世界花岗岩平均值,富集Bi、Cs、Li、Sn、Be、Pb、B、W、Ta等稀有金属成矿元素,略贫Nb元素.同时,围岩也相对富集稀有金属元素.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引起拿日雍措穹隆淡色花岗岩富集稀有金属成矿元素的因素是分离结晶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高度演化淡色花岗岩在喜马拉雅造山带广泛分布,铌铁矿、钽铁矿、锡石和绿柱石等稀有金属矿物已在多处露头被识别,暗示了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是未来稀有金属矿产勘探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82.
雅拉香波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东部,其拆离系地层为曲德贡岩组,主要由千枚岩、片岩、变粒岩及少量片麻岩组成,通常认为其沉积时代为古生代。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在其中新发现的一套与石榴子石绢云千枚岩互层产出的角闪片岩,薄片鉴定主要组成矿物为角闪石(65%~70%)、石英(25%~30%)与斜长石(约5%)。为查明角闪片岩的原岩性质、成岩时代以及构造背景,本文对角闪片岩展开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定年及全岩地球化学的研究。锆石测点的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可划分为>1000Ma、(525.4±8.7)Ma、(234.5±2.7)Ma及(47.1±0.5)Ma等4组,前2组代表了继承锆石的年龄,后2组分别代表了原岩结晶年龄及后期变质事件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角闪片岩具有较高的FeOT(13.46%~13.74%)、P2O5(0.38%~0.51%)以及Ti O2(4.26%~4.68%),轻重稀土具中等程度分异((La/Yb)N平均7.87),Ti/V和Nb/Y比值较高,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Zr),具有较弱的Ce负异常(δCe=0.89~0.96)与Eu异常(δ...  相似文献   
83.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南部一条规模巨大的近EW向大地构造边界,其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资料大多认为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现今的构造活动以近SN向的裂谷系为主,近EW向的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仅在东构造结部位的鲁朗一带发现有全新世活动的迹象,而米林以西段的最新活动主要发生在早、中更新世。近年来,在沿该断裂带日喀则以西段的调查过程中,在昂仁错一带发现多个断层断错晚第四纪地层的剖面,显示其晚第四纪以来仍有断错地表的活动,但活动遗迹延伸较短。综合分析认为,在区域SN向裂谷的构造环境中,被裂谷系分割的近EW向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可能具次级构造调节作用,从而表现出相对较弱或局部的断错地表活动。  相似文献   
84.
藏南康马拆离断层的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南康马穹窿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的经典代表,穹窿内发育上、下两条拆离断层并将穹窿分为三个构造层,其中上拆离断层分隔了上构造层未变质/轻微变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和中构造层的石榴石二云母片岩,而下拆离断层,即康马拆离断层,分隔了中构造层的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下构造层的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受康马拆离断层的影响,其上下两盘靠近拆离断层面处的岩石遭受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形成了糜棱岩化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糜棱岩,宏观构造解析以及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康马拆离断层经历了上盘向北的伸展拆离。本次研究采用40Ar/39Ar定年方法,选择拆离断层带内糜棱岩化石榴石二云母片岩中同变形新生白云母进行年代学测定,结果显示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23±0.15 Ma,结合宏微观岩石矿物学分析,认为其代表了向北伸展拆离的变形时间,即康马拆离断层的活动时代,该时代与康马穹窿南部的藏南拆离系的活动时代一致,从年代学上暗示二者可能为同一条拆离断层,是在不同区域的出露,但该结论仍然需要更多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证据来证实。  相似文献   
85.
藏南吉隆淡色花岗岩体位于大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的中部,是吉隆地区藏南拆离系剪切带上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具有高SiO_2(72.09%~74.02%)、Al_2O_3(14.54%~15.59%)和K_2O(4.55%~5.59%)含量,高K_2O/Na_2O比值(1.12~1.55)和A/CNK值(1.14~1.18),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放射性生热元素U,亏损Ba、Nb、Sr和Zr等元素,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和Eu负异常(δEu=0.37~0.54)。具有高的Rb/Sr比值(3.6~9.7)和低的CaO/Na_2O比值(0.15~0.25),指示源区为泥质岩区;(~(87)Sr/~(86)Sr)_i和ε_(Nd)(t)变化范围分别为0.7548~0.7586和-14.0~-13.1,与大喜马拉雅变泥质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一致;锆石边部的ε_(Hf)(t)介于-16.0~-8.5之间,位于大喜马拉雅变泥质岩中碎屑锆石的演化线上,表明淡色花岗岩的源岩为大喜马拉雅变泥质岩。岩石(~(87)Sr/~(86)Sr)_i较高而Sr浓度较低,且随着Ba浓度的增加,Rb/Sr比值降低,表明淡色花岗岩是无水条件下白云母脱水熔融形成的,部分熔融可能与藏南拆离系(STDS)伸展拆离导致的深部构造减压密切相关。吉隆淡色花岗岩的形成反映了地壳伸展减薄背景下,构造减压导致的深部地壳物质中含水矿物(白云母)脱水熔融并沿向北伸展的STDS侵位的构造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86.
杨斌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14-1319
藏南古堆地区具南北分带特征。北部地区靠达拉岩体,受也拉香波穹窿影响,断层以倾向南的正断层为主,地层呈多期次挤压褶皱形态,且出现呈楔形构造夹片出露的红柱石板岩、石榴石片岩等变质核杂岩地层;中部地区断层、褶皱较发育,褶皱呈紧闭的层间同斜褶皱,断层以倾向北的叠瓦状脆-韧性逆冲断层为主;南部地区为相对稳定区,该区地层相对较完整,褶皱以宽缓向斜形式出现,且越往南越宽缓。这一构造样式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及后期伸展作用的背景之下,由北向南的挤压推覆的结果,总体上它是一套挤压褶皱~推覆逆冲断层的组合,呈叠瓦状展布的隆子断裂是主推覆断层。  相似文献   
87.
藏南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火山岩的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羊卓雍错南部桑秀组中分布有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构成的海相火山岩组合,区域露头上玄武岩占绝对优势,喷发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区域资料显示,这一时期该地区处于冈瓦纳大陆的被动陆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本区火山岩与洋脊玄武岩和洋岛型玄武岩有明显区别,显示大陆拉张带或大陆裂谷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88.
藏南洛扎地区中生代生物组合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分析了.洛扎地区晚三叠世一早白垩世地层中的生物习性特点,对生物的形态功能、行为习性、化石埋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划分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十四大古生物群落,晚三叠世高水位体系域Monotissalinaria-M.haueri生物群落,陆棚风暴碎屑岩型Entoliumnieniexionglaense—Cruziana群落,陆棚泥质-火山岩型Coroniceras群落,早侏罗世海侵体系域Melanoides—Discohelix群落,早中侏罗世高水位型Hastites—Chondrites群落,深海凝缩层型Discinisca-Euestheria群落,晚侏罗世浅海陆棚泥岩型Buchiablanfordiana-Vingatosphinctes-Belemnopsis群落,凝缩段泥岩环境中的Belemnopsisaucklandica群落,穹隆或洼地及斜坡带上低位域Hibolithes jiabulensis—Belemnoposs sinensis群落,广海陆棚型Belemnopsis—BfandiacePas—Haplophylloceras群落,广海瞄掘型Himalayites-Spiticeras群落,广海陆棚型Berriasellidae-lnoceramus群落,广海陆棚型Cruralina-Peregrinella群落,闭塞泻湖型Ancylocaratidae—Bochitidae群落。建立了区内晚三叠-早白垩世沉积-生态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89.
藏南古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中东段.近些年在区内发现了众多金锑多金属矿床,其中著名的矿床以查拉普金矿、马扎拉金锑矿、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代表.为系统研究古堆地区找矿潜力,通过二次挖掘区内典型金锑多金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等数据,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深度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  相似文献   
90.
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的遮拉组(J2z)中出露有大量的玄武岩,其地球化学特征对了解该地区中侏罗世的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对发现于马扎拉地区遮拉组的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全岩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玄武岩属钙碱性系列,SiO2含量为47.50%~50.61%,具有高钾(K2O平均为0.61%)、高钛(TiO2平均为4.02%)、高磷(P2O5平均为0.52%)等特点;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LREE/∑HREE=7.30~7.58),(La/Yb)N比值平均为7.9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Th和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Zr、Hf,呈现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性。岩浆源于主要由石榴石橄榄岩组成的富集地幔发生10%左右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明显的地壳混染。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认为马扎拉玄武岩应为被动大陆边缘地幔柱或热点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