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n Ms7. 3 earthquake occurred on February 12, 2014 in Yutian Coun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aftershock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depth of the Ms7. 3 earthquake sequence by using the deterministic approach with the seismic phase data from the catalog database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combined with original seismic wave records from the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相似文献   
82.
In view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 activity and seismicity, the strong earthquake risk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aroused wide concern after the 2014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Using the seismic catalog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the Benioff strain ratio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is calculated in 30 days before and after the March 21, 2008 and February 12, 2014 Yutian Ms7. 3 earthquakes. Results show that in a year after the 2008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M 〉 5. 0 earthquakes all occurred near the high strain ratio area or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low and high strain ratio areas, the activity of strong earthquakes obviously coincides with the high strain ratio are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se areas have a higher stress level. The Yutian earthquakes promoted the release of small earthquakes in the high stress areas. This research is of certain indicat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subs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 of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83.
地震目录三维展示在天津地震数据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目录是地震系统提供的重要公共服务内容之一,以震源深度为主要展示要素的地震目录三维图像,作为一种新型公共服务产品,可把地震发生的位置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公众。文章详细阐述了天津地震数据服务系统中震源深度三维图和分布图的设计方法及展示效果,对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进行说明,并提出未来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84.
测震仪器过去已经在泰国-老挝-缅甸交界地区记录到大量地震。然而大部分这些地震的震中位置与地表形态特征显示出孕震断层的位置不相吻合。因此本地震危险性研究集中在对地震记录的统计评估。根据完整的地震目录研究了频度-震级分布关系中a值和b值的空间分布。对从a值和b值推导可能最大震级地震的分析表明,缅甸孟板北部和老挝北宾-琅勃拉邦地区具有年发生mb为4.0~5.0地震和50年内发生mb为7.0地震的可能。此外,对于mb在4.0~7.0之间的地震,计算表明孟板北部地区的复发周期短(即1~500年),而在泰国清迈东部地区显示长达5000年的较长复发周期。对于地震预测,三个测试子数据集表明低b值地区与该地区随后大地震的发生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基于这个有效条件和现有数据,未来地震可能发生在孟板北部和北宾-琅勃拉邦水坝地区。  相似文献   
85.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③,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Flinn、Engdahl和Hill④⑤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合任何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86.
编制完整可靠的历史地震目录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但目前的现状是, 最新版本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中的某些参数在一些地区很难被认同. 本文以厦漳跨海大桥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例, 在该工作的区域范围内, 分别将《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和福建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逐条进行对比. 再分析几个影响较大的6级以上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参数的差异, 以及对工程场址影响的差异. 最后, 对今后“安评”工作中的历史地震目录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以Lirmx Redhat9.0作为吉林省地震局主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利用LAMP组合实现了动态Web服务,探索了Iptabtes防火墙的主要设置,可为“十五”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8.
1631年(清崇祯4年)湖南常德附近发生63/4级地震,此次地震为有史以来华中地区所记载的最大地震,震后余震连绵不断,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1631年11月1日在常德地震的东南方宁乡附近又发生了一次地震(本文称为宁乡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将此认定为常德大地震的余震.  相似文献   
89.
以内蒙古中部的呼和浩特-包头地区(40°~42°N,108°~114°E)作为研究区域,收集整理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ML≥1.0地震作为研究对象,按地震样本数目滑动扫描并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c,绘制Mc的时序变化曲线.分析认为Mc在时间上的变化主要反映台网监测能力和地震活动规律,但台站布局、地震信噪比和人为因素也会引起Mc的短期或不连续性的变化.同时在Rydelek等提出的2个假设条件下,对呼包地区的地震目录完整性进行了RS检验,其结果与上述扫描计算结果一致,也与根据台网监测能力所得到的震级范围吻合,证明本文的计算结果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2001年以来呼包地区地震目录在各时段内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0.
云南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度高、台站分布极不均匀的云南地区开展最小完整性震级MC研究,试图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台站科学布局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基于云南区域地震台网发展阶段,利用基于G-R关系的交互式分析方法,研究了MC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多参数方法研究了云南8个地震区(带)的MC时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区域台网不同发展时段MC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非均匀性,大理—丽江—盐源区、元谋区、小江带等区(带)监测能力较好,澜沧—耿马区、思普区等区(带)监测能力较低.但云南“十五”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运行以来,云南省MC可达ML1.5左右,其中大理—丽江—盐源区MC可控制在ML1.0~1.5,小江带MC约为ML1.5,腾冲—龙陵区MC可控制在ML1.0~2.0,澜沧—耿马区MC可控制在ML1.5 ~2.5,思普区MC约为ML1.0~2.0.云南地区8个地震区(带)M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台站数量,优化台网布局,是提升云南地区地震监测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