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5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报道骑田岭岩体长石~(40)Ar/~(39)Ar定年的结果。~(40)Ar/~(39)Ar方法定年在骑田岭岩体还是首次应用。测定的3个正长石样品~(40)Ar/~(39)Ar坪年龄(Ma)分别为(139.57±2.79)(2KL-17),(140.55±2.81)(99LQ-2),(144.91±2.90)(2KL-31),上述年龄反映了骑田岭岩体主体芙蓉和菜岭超单元岩浆冷却到正长石Ar-Ar封闭的年龄。可以认为这是岩体形成的最小年龄。其中2KL-31样品采自前人划为菜岭超单元的印支期花岗岩。菜岭超单元和芙蓉超单元年龄相近,与两单元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结构的相似性以及正长石斑晶在几乎全岩体中呈NW-SE定向排列的地质事实相吻合。表明芙蓉与菜岭两个超单元岩体是晚侏罗世同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对骑田岭岩体和千里山岩体进行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2.
岩背斑岩锡矿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冉背斑岩锡矿为Sn-F型,不同于玻利维亚斑岩锡矿(Sn-B型)。含矿的火山-侵入杂岩属陆壳重熔型(S型)。矿体赋存于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物质成分较为复杂;围岩蚀变的分带现象较明显,自内向外依次为黄英岩化带、绿泥石化带和绢云母化带。根据同位素资料,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与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3.
岩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构造复合控岩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岩背锡矿田内上侏罗统厚层状流纹质碎斑熔岩为重要赋矿层位;燕山晚期高位侵入花岗杂岩,具有多次成岩与多次成矿特征;多组断裂的构造复合控岩控矿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4.
蚀变岩中物质迁移的定量计算: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解庆林  马东升 《地质论评》1997,43(1):106-112
本文提出了确定沉积岩蚀变作用过程中的不活动组分的方法,并以锡矿山锑矿床为例,定量计算了蚀变岩中各组分的带入带出量,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硅化过程中TiO2和Al2O3为不活动组;SiO2,K2O,Na2O及锑,硫,坤,汞,铅和钡为带入组分;而CaO,MgO,Fe2O3,MnO及铜,锌为带出组分,锑,钡,硫,SiO2和CaO有较大的带进或带出量,锡矿山锑矿床矿石矿物为单一辉锑矿可能是由于矿液中缺少其它  相似文献   
15.
大坳云英岩蚀变体型钨锡矿产于九嶷山复式花岗杂岩体中。钨锡矿体赋存在呈半隐伏产出的蚀变体中,且自下而上重叠分布,具“楼层式”结构的特点;矿体形态、有用组分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产状、形态的变化与蚀变体具有一致性。研究认为花岗岩浆的侵位、区域性断裂的多次脉动作用及蚀变作用是区内钨锡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国富 《矿产与地质》2004,18(4):397-399
大厂矿区一条长1.5km的运输巷道内进行了高精度磁测找矿试验,并进行了地质钻探验证。结果表明:在将局部磁性干扰压抑后,所获相对磁异常是可以取得找矿效果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个旧锡矿阿西寨矿段地表基岩的地球化学勘查。发现其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表现出明显的环状分带,并以测区内隐伏花岗岩凸起为中心,元素分带序列与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所决定的侧向迁移活动能力相符合。该现象再次证实个旧锡矿为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花岗岩是大多数成矿金属元素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成矿热液活动的主要驱动营力。分析认为,阿西寨测区是一个相对较完整和独立的(凸起)成矿场,成矿热液活动以阿西寨凸起为中心。成矿热液活动体系受断裂导流影响,在以花岗岩凸起为中心的分带控制下,可能存在的工业矿体将在主干断裂附近和有利的构造岩性界面产出。  相似文献   
18.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是驰名中外的特大型矿床,过去认为是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但通过探讨区域上前震旦纪地壳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壳演化、泥盆纪-三叠纪地壳演化以及侏罗纪-第四纪地壳演化,以及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发现个旧矿区至少经历了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以及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成矿作用,厘定了个旧锡矿区的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Sn-Cu-Zn(Au)矿床系列、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沉积Sn-Cu-Pb-Zn矿床系列、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Cu-W-Be-Bi-Pb-Zn-Ag矿床系列、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等4大矿床系列及12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9.
九嶷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九嶷山矿田锡矿产于复式花岗杂岩体内。锡矿以云英岩体型、蚀变花岗岩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中等、矿石利用性能好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与特征以及成矿与构造、岩浆岩的关系,探讨了矿床的成因机制,认为区内锡成矿与岩浆岩多期多阶段演化分异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湖南姑婆山锡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姑婆山锡矿田原生锡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构造蚀变带型、构造蚀变岩一矽卡岩复合型和接触带矽卡岩型3种。通过对各类锡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的分析与总结,认为岩浆岩是控制各类型锡矿形成和分布的首要条件,区域性NE至SN向断裂(F1、F2)为导矿、控矿构造,其旁侧的次级断裂及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为容矿构造;提出矿田西部和北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