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4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蓝颖春 《地球》2015,(3):92-93
<正>"地球小姐(MISS EARTH)"是世界公认四大选美之一,自2001年首度在菲律宾举行以来,现已发展为继环球小姐,世界小姐和国际小姐之后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世界选美大赛,迄今已经举办过14届。大赛致力于社会和环保问题的国际选美赛事,感召和鼓励18~26岁的年轻女性广泛参与,关注环保。全球每年有来自90多个国家的获胜者角逐最后的国际地球小姐冠军。地球小姐大赛以"地球因你而美"为宗旨,创建后就一直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持合作。  相似文献   
42.
4种海洋贝类对水体中Pb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泥蚶、菲律宾蛤、缢蛏和单齿螺等海洋贝类对海水中Pb的富集规律,本文在设置Pb质量浓度分别为0.001 0,0.003 5,0.006 0,0.011 0,0.026 0和0.051 0 mg/L 6个试验组中,采用半静水法进行泥蚶、菲律宾蛤、缢蛏和单齿螺对海水中Pb的富集试验,分别在0,1,3,5,10,15,20,25和30 d时取出部分贝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含量,并探讨了贝类对Pb的富集机制,比较了不同贝类对Pb的富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4种贝类均表现出了对Pb有一定的富集效应。水体中Pb质量浓度达到0.003 5 mg/L时,泥蚶对Pb富集明显;水体中Pb质量浓度达到0.006 0 mg/L时,菲律宾蛤对Pb富集明显。水体中Pb质量浓度达到0.011 0 mg/L时,缢蛏和单齿螺对Pb富集明显。总体上,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随着水体中Pb质量浓度和富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Pb质量浓度低于0.051 mg/L的所有试验组中,时间越长,贝类体内富集的Pb含量越高,但在3 d左右时,贝类体内富集的Pb含量却出现低值。  相似文献   
43.
采用非变性电泳结合特异性底物发色方法从菲律宾蛤仔血细胞中分离出一种酚氧化酶,研究了该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金属离子、抑制剂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酚氧化酶分子量约为563kDa;对底物邻苯二酚、左旋多巴(L-DOPA)、多巴胺、对苯二酚的米氏常数Km分别为0.42、1.60、1.79和1.76mmol/L;酶的活性在Mg2+、Zn2+、Mn2+、Fe2+、Cu2+和Ca2+浓度为5、10、20、30mmol/L时受到抑制;酶的活性可被抑制剂抗坏血酸、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ETC)、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叠氮钠和硫代尿素等抑制。根据底物特异性、抑制剂等结果,所分离获得的酚氧化酶属于漆酶型的含铜酚氧化酶。  相似文献   
44.
经Tris-HCl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从菲律宾蛤仔内脏团中分离得到碱性磷酸酶,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提纯倍数为14.42,比活力达到131.08U/m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亚基分子量约44kD,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9.0,米氏常数Km为0.09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μmol/(mL·min)。Ca2+、Mg2+对酶活力表现出显著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45.
缪驰远  魏欣 《地理学报》2008,63(1):110-110
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国际可持续发展杂志社、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共同主办的首届厦门国际城市环境论坛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厦门召开.除我国科研工作者外,还有来自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美国、英国、挪威、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菲律宾等国的城市环境研究、管理专家近100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6.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震接收函数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2008-2011年,分别在中国大陆东南缘沿海和内陆两条NE向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观测,利用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得到1446个远震P波接收函数,用H-κ叠加扫描和CCP偏移叠加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地壳及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合固定台网25个台站的H-κ结果,获得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地区)地壳厚度从内陆到沿海逐渐减薄的图像:地壳从闽西北山区的33 km减薄到厦门沿海一带的29 km以下,平均地壳厚度为31.3 km,具有陆地向洋壳过渡的特征;地壳泊松比从内陆到沿海显示出分带特征,闽中西部内陆地区小于0.26,沿海地带高于0.26,且在断裂带的交汇区域表现为相对异常高值.地壳上地幔顶部(0~2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结果显示闽江断裂等NW向断裂深切Moho界面,在断裂两侧Moho面急剧抬升或下沉,产状改变,这些特征向内陆地区逐渐变得不明显.闽江等NW向断裂对研究区地壳厚度、地震等有明显控制作用.上地幔尺度(300~700 km)的CCP偏移叠加成像,未见410 km和660 km速度间断面突变和起伏异常,其绝对深度略大于IASP91模型的,上地幔转换带厚度正常(250±5 km),表明中国大陆东南缘上地幔转换带未受欧亚与菲律宾板块碰撞的明显影响,推断中国大陆东南缘及台湾海峡下方不存在俯冲板块,或俯冲前缘未扰动到410 km的深度.  相似文献   
47.
郑洪举 《云南地质》2012,(2):204-207
巴哟磁铁矿矿化露头多,矿床小而散,属风化残坡积型,原生矿成因类型较复杂,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铁矿找矿潜力较大,具大型富铁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8.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2,31(5):1132-1134
菲律宾属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岛弧构造体中的一环。它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上,前中生代为地槽区,可能在三叠纪末受构造变动影响(有人认为受全球性特提斯运动影响)构成了岛弧初形,晚中生代至古近纪末受太平洋构造变  相似文献   
49.
菲律宾环境和自然资源部是菲律宾国土资源的主管部门,而其下属的土地管理局为该国主要的土地管理机构。本文介绍了菲律宾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的土地管理局的机构概况,以及菲律宾与土地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0.
菲律宾达沃砂金矿中金汞矿物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锋 《地质与勘探》2011,47(5):935-942
本文系统研究了菲律宾棉兰老岛达沃砂金矿的矿物组合、金汞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认为随着金汞矿物中汞含量成分增加,金-汞系列矿物反射力具有由强-弱-强的变化特征,同时矿物硬度也随着减少。但是,当汞含量增加到相当比例时,尤其是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时,其硬度却逐渐变大。笔者研究发现,金汞齐和r-汞金矿只是作为自然金或含汞自然金的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