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47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西利纳帕坎油田位于巴拉望近海64km的南中国海域。Vaalco公司希望1993年10月份合伙公司能同意在A2井旁侧钻一井,同时加大A3井,B-1X井的深度以便探明该区的油层厚度。  相似文献   
252.
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的化学成分和降血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墨西哥海参(Holothuria mexicana)、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的化学成分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海参的Arg/Lys比值和降血脂氨基酸(Gly,Arg)含量明显高于菲律宾刺参,而菲律宾刺参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高于墨西哥海参。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P<0.01),提高HDL-C和NO(P<0.05,P<0.0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P<0.05,P<0.01),提高血清SOD和GSH-PX(P<0.05,P<0.01)活性。其中,墨西哥海参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菲律宾刺参。提示了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能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253.
山东蓬莱菲律宾蛤仔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蓬莱沿海的菲律宾蛤仔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菲律宾蛤仔的分布、资源现状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蓬莱沿海菲律宾蛤仔主要分布于栾家口、湾子口、刘家旺、朱家庄滩;资源总面积146.9hm2,资源现存量58.9t,可捕量26.8t,宜捕量16.1t,商品率18.1%;平均壳长与体重的关系方程:W=0.19458 L3.2782(r=0.88);每年2次繁殖高峰,分别为6月和10月。  相似文献   
254.
Haliphthoros, philippinensis, a marine mastigomycete isolated from larvae of the jumbo tiger p.rawn Penaeus monodon,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as new. The fungus grew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3.5 to 36.3℃, with the optimum of 29.3-34.5℃.  相似文献   
255.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唇瓣的表面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唇瓣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 :菲律宾蛤仔唇瓣分为光滑面和褶皱面。光滑面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 ,纤毛较少 ,呈簇状分布 ;褶皱面具沟和嵴 ,嵴上被覆浓密的纤毛。光滑面和褶皱面的纤毛在末端膨大呈勺状 ,两面都有大量黏液细胞分布。纤毛和黏液在食物选择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6.
报道了采自青岛胶州湾的菲律宾蛤仔鳃丝上寄生的一种触毛类纤毛虫,经鉴定为厚鱼钩虫(AncistrumcrassumFenchel,1965)。本文运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法对其活体形态及纤毛图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为我国新记录,同时也是触毛亚目纤毛虫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57.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组织最近首次提交了关于菲律宾某些滨外区石油潜力的报告.报告指出,在马尼拉东南约200km的拉盖湾盆地下方存在油源岩.报告对影响油气圈闭分布状态的主断层系统作了描述,着重指出,具有重要意义的灰岩组可能是油源地,  相似文献   
258.
菲律宾蛤仔的生物扰动对沉积物颗粒垂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化学稳定的荧光砂作为示踪颗粒 ,研究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菲律宾蛤仔对沉积物的扰动 ,探讨滤食性贝类通过生物扰动作用在水层—底栖耦合过程中的作用。实验表明 ,在整个实验周期 ( 15天 )内 ,表层示踪砂有 2 8.2 %悬浮进入水体 ,3 6.1%由表层垂直向下迁移 ,垂直迁移率为 1.65× 10 -5·g-1·cm-2 ·d-1;沉积物 8cm深处示踪砂分别有 2 7.0 %向上和12 .6%向下迁移 ,迁移率分别为 1.5 2× 10 -5·g-1·cm-2 ·d-1和 0 .61× 10 -5·g-1·cm-2 ·d-1。个体大小和摄食状态均对蛤仔的扰动作用有影响 :个体增大 ,表层示踪砂悬浮进入水体的量增加 ,以单位湿重表示的迁移率降低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投饵组大于无饵组 ,除 8cm深处小蛤的垂直上移率外 ,其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59.
北黄海菲律宾蛤仔帕金虫汉行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11月,对我国北黄海沿岸滩涂增养殖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大规模死亡进行了研究,并对病害暴发与温度、盐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利用FTM培养和组织切片方法对病害流行海域的菲律宾蛤仔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蛤仔体内寄生了大量病原帕金虫Perkinsus sp,感染率为20%-100%,感染强度为3-3565936cell/ind或2-1670615cell/g组织。感染强度与蛤仔大小有关,个体越小,感染程度越轻。经感染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帕金虫大量繁殖是引起蛤仔大规模死亡的原因。病害始于7月下旬,止于10月下旬;最初暴发于庄河栗子房海域,尔后逐渐向东西两侧海域蔓延。病害暴发时要主要受温度影响,高于20℃易于暴发帕金虫病害;流行范围主要受盐度影响,盐度为20-32海域适宜帕金虫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260.
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菲律宾蛤仔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消化腺腺上皮由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组成,消化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 、脂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能进行细胞内消化,嗜碱性细胞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消化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少量的粘液细胞组成,晶杆囊基部与肠相连,肠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