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7篇
  免费   2717篇
  国内免费   4783篇
测绘学   630篇
大气科学   746篇
地球物理   2115篇
地质学   10090篇
海洋学   1272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650篇
自然地理   898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778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729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812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运用GC—MS的方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鲈鱼分别暴露于0.1、1.0和10.0μg/dm^3质量浓度芘溶液中7d,水体中芘及其鲈鱼胆汁中芘和1-羟基芘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1)鲈鱼对水体中的芘具有非常显著的去除作用。(2)随着芘暴露浓度的增大,鲈鱼对芘的代谢去除作用增强。(3)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芘暴露浓度的增大,胆汁的1-羟基芘浓度递增。(4)鲈鱼胆汁具有较高的芘浓度,对海水中的芘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5)鲈鱼胆汁的1-羟基芘及芘的浓度与水体芘浓度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指示水体的芘污染程度具有一致性;可作为指示水体芘污染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以 CG2 0潜山为例 ,从建立地质模型入手 ,包括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集模型、储盖组合模型、速度模型等 ,认识到各套地层分布和储层物性的差异均与地震响应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利用地震波的信息 ,预测潜山储层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在对 CG2 0潜山进行精细全三维构造解释的基础上 ,探讨性地应用了测井约束反演、吸收系数、相干分析及三维模式识别等技术 ,对潜山储层进行了预测 ,从而提高了潜山勘探的效益 ,并为类似断阶型潜山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研究海洋中的CO具有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因为它在控制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参与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过去几十年来海洋中CO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CO浓度的分布特征、通量、来源及去除途径。指出在这一研究领域我国和国际的差距以及一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研究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易于实现,与传统的反馈最优控制相比对抑制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5.
凤眼莲根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粉末及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生长的影响,比较分析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成分抑藻效果,探讨凤眼莲根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化学基础。结果显示,1.5g.L-1以上的凤眼莲根粉末可完全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实际浓度0.019g.L-1的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对东海原甲藻可产生50%的抑制率。N-苯基-2-萘胺浓度为1mg.L-1时,第6天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60%。浓度50μl.L-1时,亚油酸对东海原甲藻的抑制率超过8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显示,凤眼莲根丙酮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亚油酸和N-苯基-2-萘胺,同时还有大量的长链脂肪酸如十六酸、9-十六碳烯酸等。结果表明,凤眼莲根可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N-苯基-2-萘胺、亚油酸可能是凤眼莲根抑藻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6.
4-碘苯氧乙酸在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形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97.
本文研究了注射生物胺(多巴胺、5-羟色胺)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离子转运酶活力和渗透压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生物胺(DA、5-HT)对凡纳滨对虾鳃丝总AT- Pase、Na -K -ATPase、V-ATPase活力的影响均显著(P<0.05).而对HCO3--ATPase活力和渗透压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渗透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注射DA组AT- Pase、Na -K -ATPase活力在6h内呈峰值变化,分别在1h、3h达到最大值,在6-12h时稳定在对照组水平,12h后逐渐升高,于36h时达到最大值后降低,而V-ATPase活力在实验时间内呈阶段式升高现象,在36h达最大值后降低;注射5-HT组ATPase、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增加而降低.至9h达到最小值,9h后趋于稳定,V-ATPase活力在48h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注射DA、5-HT处理组血淋巴渗透压分别在6h、9h内呈明显的峰值变化.分别在1h、6h达到最大值,然后分别在6h、9h后趋于稳定,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98.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大连出发,9月26日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国。参加本次科学考察的中外科学家、后勤保障人员共108人,是近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一次北极考察,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不仅为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  相似文献   
99.
本文提出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硅酸盐和硫酸盐的“扩散-平流-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间隙水受到硅酸盐溶解、吸附和沉淀不同体系的控制,因而间隙水中的硅酸盐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垂直分布,并从模式中得到了上述反应的反应常数,其中E柱硅溶解的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为0.00l 42a~(-1)。首次发现了东海沉积物间隙水中硅酸盐指数下降的垂直分布规律,并从数学模式上进行了处理。本文还研完了由于有机质还原sO_4~(2-)而产生的硫酸盐指数下降垂直分布,提出其模式,结果表明,SO_4~(2-)还原最大速率发生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每年可达lmmo1/dm~3。  相似文献   
100.
太平洋—南极海岭的新鲜玄武岩延伸到太平洋地球化学区域EllsaM.Ferguson等在最近对一部分太平洋—南极海岭(PAR)的地球物理调查期间,S.Cande、W.Haxby、C.Raymond和合作人员在大约64°S、171°W的破碎带Ⅶ两边海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