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423篇 |
海洋学 | 9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this paper we derived a formula to estimate the prolongation period (AtL) of cooling-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a granitic melt caused by latent heat of crystallization as follows:△tL=QL×△tcol/(TM-TC)×CP where TM is initial temperature of the granite melt, Tc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granite melt, Cp specific heat, △tcol cooling period of a granite melt from its initial temperature (TM) to its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Tc), QL latent heat of the granite melt.
The cooling period of the melt for the Fanshan granodiorite from its initial temperature (900℃) to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600℃) could be estimated -210,000 years if latent heat was not considered. Calculation for the Fanshan melt using the above formula yields a AtL value of -190,000 years, which implies that the actual cooling period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00°-600℃ should be 400,000 year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latent heat produced from crystallization of the granitic melt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cooling-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a granitic melt, prolongating the period of crystallization and resulting in the large emplacement-crystallization time difference (ECTD) in granite batholith. 相似文献
The cooling period of the melt for the Fanshan granodiorite from its initial temperature (900℃) to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600℃) could be estimated -210,000 years if latent heat was not considered. Calculation for the Fanshan melt using the above formula yields a AtL value of -190,000 years, which implies that the actual cooling period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900°-600℃ should be 400,000 year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latent heat produced from crystallization of the granitic melt is a ke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cooling-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a granitic melt, prolongating the period of crystallization and resulting in the large emplacement-crystallization time difference (ECTD) in granite batholith. 相似文献
62.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含稀土元素的基岩在表生条件下,风化淋滤出的稀土元素吸附在以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为主的次生矿物表面形成的。基岩所含的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分解、不同次生矿物的形成和转换及在表生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吸附或吸附能力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和分异的主要控制因素,故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剖面风化强度以及风化带的划分对研究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VSWIR,波长范围350~2500nm)识别的次生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和蒙脱石等,其物相和含量特征可以作为划分基岩风化强度的有效依据。本文以广东梅州黄畲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风化剖面为例,尝试采用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并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剖面中矿物种类和相对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在全风化层存在大量的赤铁矿及少量针铁矿,相应地VSWIR在500 nm和900 nm附近形成明显的光谱吸收特征,而700 nm附近微弱。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样品在1396nm附近的光谱特征明显,而弱风化基岩该光谱特征较为微弱,吸收深度d1396及d2200/d... 相似文献
63.
印度尼西亚卫古岛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卫古岛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的分析和研究,认为矿床是由于超铗铁岩-橄榄岩在中生代、第三纪、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作用,镍从含镍的硅酸盐矿物中淋滤出来,随地表水向下渗透到风化壳的下部,形成富含镍的次生矿物,具有典型的风化壳型硅酸镍矿床特点. 相似文献
64.
6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迄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笔者简述了气源对比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并利用多指标综合对比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初算了不同区块气源的混合比.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既有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石炭-二叠系来源约占70%),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60%~70%). 相似文献
66.
本文扼要阐明四川省芦山-宝兴地区花岗石石材产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花岗石石材的品种、规模和质量。 相似文献
67.
68.
用NITON矿石元素分析仪测定圈定镍矿体地表出露边界,能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规模、成矿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达到了快速评价矿床,能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69.
西华山钨矿田成矿花岗岩为一复式岩体,该复式岩体由燕山时期第二阶段西华山杂岩体、花岗斑岩单一侵入体组成.与两期三个阶段花岗岩有关,相应具有3次钨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以西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一毓不同规模的钨矿床,成为我国花岗岩区多阶段成岩多次成矿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70.
本文论述了广西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主要成矿特征,探讨其快速评价方法有关问题。认为该类型矿床在风化壳中的稀土氧化物含量具有分带性,一般存在上贫下富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铈族稀土上富下贫、钇族稀土下富上贫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关于探讨找矿快速评价时,指出:应尽量收集前人资料,重视野外踏勘选点、择优评价工作中涉及有关样品采集及半定量与定量分析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