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71篇 |
免费 | 982篇 |
国内免费 | 27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2篇 |
大气科学 | 89篇 |
地球物理 | 451篇 |
地质学 | 7372篇 |
海洋学 | 208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433篇 |
自然地理 | 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2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319篇 |
2021年 | 340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295篇 |
2018年 | 270篇 |
2017年 | 279篇 |
2016年 | 308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395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402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292篇 |
2008年 | 300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295篇 |
2005年 | 238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184篇 |
1999年 | 155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202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179篇 |
1994年 | 200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201篇 |
1991年 | 185篇 |
1990年 | 158篇 |
1989年 | 164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5篇 |
1979年 | 7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6篇 |
1972年 | 6篇 |
1950年 | 8篇 |
1948年 | 9篇 |
194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湘南大义山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侵位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单元-超单元填图法,对大义山岩体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并对其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岵浆演化从南东向北西、从早期至晚期有由酸性向酸碱性方向演化的规律,并认为花岗岩(尤其燕山期)独特的地球化学背景是大义山岩体内部及接触带盛产锡铅锑钨多金属矿之主因所在。岩体构造研究表明,岩体受北西向邵阳-郴县构造岩浆成矿带严格控制;岩体内部构造及接触带围岩的构造位态显示为“被动” 相似文献
53.
西藏冈底斯带昂仁县措迈乡差绒—丁欧复式花岗岩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各侵入体之间为突变接触关系,闪长岩U- Pb同位素年龄为155.4±2.7Ma;黑云二长花岗岩U- Pb同位素年龄为152.0±13Ma、153.96±0.92Ma,时代均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显示三者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石英闪长岩为弱铝质―准铝质;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则为准铝质—过铝质。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相比石英闪长岩表现为富硅、富碱、贫Ca、Ti、Mg,轻稀土元素更富集,轻稀土分馏程度更高,分异更加明显的特点,微量元素二长花岗岩Ba、Sr、P、Ti亏损最为明显,黑云二长花岗岩的Rb、Th、K富集最为明显,石英闪长岩相比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Rb/Sr(0.18~0.46)、Rb/Ba值(0.13~0.26)最低,指示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差绒—丁欧花岗岩应是同时代不同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早期为I型的石英闪长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晚期为S型二长花岗岩,该复式岩体并非产出于单一的俯冲环境,二长花岗岩可能为弧陆碰撞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
吉林省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绿岩带层序、岩石成因以及叠加其上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的研究,认为绿岩带形成于硅铝壳的扩张环境;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成分的花岗质片麻岩是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下,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经部分熔融侵位的深成花岗质岩石。由此,提出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的裂谷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55.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凭借着低成本、高效率、低强度和高精度等一系列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城乡空间数据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倾斜摄影完整生产流程的各项工艺中,空中三角测量作为内业处理的第一项工序,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模型生产的效果和精度.本文以南方某城市约27 km2的倾斜摄影生产项目为例,使用Mirauge3D软件... 相似文献
56.
基于GIS和信息量模型的广西花岗岩分布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花岗岩分布区的岩土体结构松散,分布有大量较大厚度的风化坡残积土,受侵蚀、剥蚀、切割作用强烈,局部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该区降雨量丰富,经常会有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坡度、高程、地质构造、植被、降雨、人类工程活动、滑坡灾害体积密度作为易发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软件并运用信息量模型对广西花岗岩分布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区划、完成滑坡易发性评价,并与滑坡灾害点和隐患点进行了验证。广西花岗岩区滑坡易发性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滑坡的分布较为吻合,为广西花岗岩分布区滑坡预警预报及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河南栾川南泥湖和上房沟花岗岩体与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用电子探针测试方法,分析了南泥湖岩体和上房沟岩体中黑云母的成分特征。结果表明,2个岩体中黑云母均具有高硅、富镁、低铝和贫铁的特征,属镁质黑云母。2个岩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730~830℃和750~860℃,氧逸度(logfO2)分别为-8.5~-7.0和-8.0~-6.5,结晶压力和深度分别为72~120MPa、54~127MPa和2.62~4.37km、1.97~4.63km,有利于南泥湖-三道庄和上房沟超大型钼矿床的形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2个岩体均属壳幔混源的Ⅰ型花岗岩,属深源中浅成花岗岩。 相似文献
58.
59.
60.
胶东型金矿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和成因机制,不同于国际已知金矿类型。为了深化认识控制矿床形成、变化和保存的地质要素及成矿过程,本文综合分析了胶东半岛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和成矿特征及其构造背景,提出该区深部岩浆活动与地壳快速隆升及浅部变质核杂岩、张性断层、断陷盆地等伸展构造,共同控制了以Au为主的矿床成矿系列及成矿演化过程,谓之热隆-伸展成矿系统。阐明了晚中生代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规律,发现了金矿化蚀变带中的低Ba、Sr含量异常及早白垩世胶东地壳中金丰度的显著变化,揭示了壳幔物质混合和伟德山型花岗岩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贡献。认为这一成矿系统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的后俯冲伸展环境,由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地幔性质由富集向亏损转化,从而引起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地球化学元素重新调整,幔源含金流体与由重熔下地壳析出的壳源含金流体混合形成富金流体库,并产生贫金花岗岩。大规模岩浆活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热动力条件,上地壳伸展产生的断裂构造则为成矿元素聚集提供了良好空间。热隆-伸展成矿系统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重要的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