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73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考虑损伤的节理本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弹塑性损伤的理论框架内,讨论了节理等地质间断面的本构模型。这个模型能够反映节理面的损伤弱化,扩容和弹性刚度劣化等复杂特性。这个模型的另一优点是,塑性变形增量与屈服面是非正交的,但本构矩阵具有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在岩石力学的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中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42.
根据共轭节理的观测统计,认为安基山铜矿燕山期存在两期构造应力场。早期应力场基本贯穿于燕山期,控制成岩成矿,最大主应力轴走向为170~180°至350~360°,倾角低缓;晚期应力场始于燕山期末,破坏矿体,最大主应力轴向为110~120°至290°~300°,近于水平。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对岩体的作用,初步探讨本区构造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3.
煤层节理与背景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节理是规模小,但发育广泛的地质构造,背景构造是指节理发育其上的较大型地质构造。背景构造与节理之间在空间分布、力学成因、发展演化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通过煤层节理与背景构造之间规律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分析构造应力场,阐明地质构造的分布和发展规律,进而对矿井地质构造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邯郸北部地区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邯郸北部264地地裂缝、710条土层构造节理的特征研究发现,地裂缝与土层构造节理在发育程度、力学性质、延伸方向等方面有共同特征.认为绝大部分地裂缝是在土层构造节理的基础上,由地表水活动等因素诱发而成.  相似文献   
48.
论述了岩体损伤力学在岩体力学中的地位,并从细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对岩体损伤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了见解,认为分形几何是研究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9.
杨太华 《地震工程学报》1995,17(1):10-14,22
本文在考察了节理化岩体的断裂力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形几何原理,建立起追踪裂纹裂分形模型,对不连续岩体的断裂韧性的分形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压剪试验得到难。  相似文献   
50.
刘劲鸿 《地质论评》2001,47(4):420-424
和龙岩体赋存于新太古代夹皮沟—金城洞花岗绿岩带中,与围岩发生同变形变质。岩体具有典型的科马提岩冷凝结构分层和鬣刺结构、冷凝多面体节理。上述特征是作者1990年发现确认的。该科马提岩的矿物学特征:玻璃质脱玻形成铁皂石等矿物;斜方辉石和橄榄石鬣刺呈中空骸晶状,大部被滑石、铁白云石、绿泥石、磁铁矿等取代,但仍保留完好的长柱状假像;堆积带中橄榄石呈微细粒、新鲜,仅发生网状蛇纹石化。岩石化学特征富MgO,CaO/Al_2O_3=1.04,用科马提岩分类图判别为超镁铁质科马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