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安霞  王培森 《地下水》2013,(3):133-135
宜川县水资源总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属贫水区域。对县域水资源利用进行调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水利设施不足、供水保证能力差、污染和浪费严重、配置不合理等。提出从合理开发水资源、提高水利工程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依法保护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保护水资源措施,提高现有水利工程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82.
陕西省列入水利部、国家农发办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73个,利用调研和现状分析总结,针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确定项目规模、规范项目申报,鼓励项目捆绑、相互配套,以及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顺利完成农发中灌节水配套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83.
水资源过度利用引起的土地退化日益威胁着绿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恢复绿洲生态环境,压缩农业用水势在必行.然而压缩用水后如何保障农民收入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应用Bio-economic模型,定量模拟了压缩农业用水后农户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推广节水技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等政策措施的行为响应.结果显示,压缩农业用水后农民收入将下降到压缩前的53%;调整农业结构、推广闸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压缩农业用水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不同区域农户响应行为有所差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配套措施.劳动力相对紧张、人均收入较高的泉山区,可提供一次性补贴鼓励闸管灌的采用;人多地少、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坝区,应在加强推广闸管灌技术的同时,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生态脆弱的湖区,政策重点应放在劳动力转移上.上述措施最终只能使农民收入恢复到压缩用水前的75%,因此应该考虑给农民提供生态补偿,并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4.
《地理教学》2009,(7):48-48
膜下滴灌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它通过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又通过可控管道,将水、肥融合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滴人作物根系发育区域,实现节水、增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5.
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现状与节水灌溉工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节水灌溉方式替代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解决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作者依据河西走廊2000年调查资料, 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2005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对项目实施后的水资源与农作物产量、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6.
农业节水灌溉环境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分析节水灌溉实施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选择34个因子建立环境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前、后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项目实施后, 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为正值, 有29个环境因子向有利方向发展(Pi>0)。环境变化显著度排序依次是自然生态、社会状况、环境质量、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7.
区域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正栋 《中国沙漠》2000,20(4):434-437
水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将会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区域节水系统的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提出了构建区域节水型社会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8.
解决我省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有以下对策:①建立水资源管理模型,实施最优化开采方案;②防治水污染,实行废水资源化,对城市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再利用;③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调剂;④拦蓄降水和地表弃水,开发人工补给,建立地下水库;⑤建立节水型社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89.
Introduction Tigray, the northern region of Ethiopia (Figure 1), is located between 12°20′~14°30′N and 36° ~ 41°30′E. It is dominated by undulating topo- graphy with many mountains, plateaus, hills, depressions and limited flat lands. The elevation  相似文献   
90.
略论安徽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国土面积13.94万km2,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准和江南三大地区。全省平均年雨量自北向南为800mm至1800mm。从人均、亩均水资源量而言,安徽是贫水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为1125m3,接近于世界公认缺水警戒线的下限(下限为人均1000m3,上限为2000m3)。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安徽水资源量、特点、可供水量、惜水节水、提高单位供水效率与效益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