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8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16篇 |
地球物理 | 48篇 |
地质学 | 943篇 |
海洋学 | 107篇 |
综合类 | 46篇 |
自然地理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做好区局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及时总结管理经验、推进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档案能否真正发挥其作用则取决于档案室藏是否丰富 ,室藏不丰富 ,档案的利用就是一句空话。丰富室藏的关键则是要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这既是档案管理的初始 ,也是档案管理重要环节之一 ,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对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为此 ,对如何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以丰富档案室藏的问题作些探讨。1 确立档案的兼职管理岗位、健全档案的收集网络机关档案来源于机关处室和有关事业单位 ,档案形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中发现伴生的氦气,含量分布在0.045%~0.487%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其三级储量约为8.3亿立方米,为一特大型含氦—富氦天然气田。东胜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氦,来源于基底的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花岗岩系,富集与燕山期以来的岩浆侵入、断裂活动有关。东胜气田具备有利的氦气成藏地质条件,伴生氦气与烃类气具有异源同储成藏特征,剖析其成藏主控因素为: 基底富U、Th岩石发育是基础,断裂活动是核心,储盖圈保条件是必备,时空配置是关键,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深源岩浆活动导致的深部物质和热能的大规模上涌是中生代流体成藏(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大规模生气。断裂活动和圈闭形成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氦气聚集成藏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耦合。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深部热流体对盆地发生的多期岩浆活动、基底断裂活化及浅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成烃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活动大陆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成藏过程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活动陆缘是板块活动相对较弱的地区,也是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地区。通过对世界各地非活动陆缘地区水合物富集情况的系统分析,发现断褶组合构造、底辟构造以及“麻坑”地貌(Pockmark)与水合物的关系密切。尽管模拟海底反射层(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简称BSR,下同)是最重要的水合物识别标志,但水合物与BSR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非活动陆缘具有丰富的烃类物质来源和适宜的温压条件,而断裂-褶皱组合构造、垒堑式构造和底辟构造等则为烃类气体的运移、富集和成藏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便于最终形成水合物。非活动陆缘的深水区往往发育有多期叠合盆地,因其物源、温压、构造和沉积条件的内在关联性,常常形成深部石油、中部天然气、浅部水合物的“三位一体”烃类能源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渭河盆地前新生界分布的物探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盆地是新生代断陷盆地,由地质露头剖面及钻井揭示,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元古界深变质岩系;沉积盖层以新生界为主,局部钻遇古生界地层,沉积岩最厚超过7000 m.以往油气勘探程度较低,以新生界新近系和古近系为目的层,但未获重大发现;对古生界分布及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尤为薄弱,因而制约了渭河盆地的油气勘探.依据区域重力、航磁资料,结合近年完成的电法及地震勘探成果,划分出盆地内前新生界分布区域,初步确定在宝鸡-咸阳断裂以北地区存在古生界,并提出盆地北部斜坡地区古生界的油气成藏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7.
达尔其地区位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斜坡带,是凹陷油气运移,聚集的主要指向之一。该区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和较大的勘探潜力,油藏分布纵向上分为多个层系,并受构造,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主要油藏类型有背斜油藏,卤油藏和愉油藏;原油类型分为正常成熟稀油,成熟降解稠油;“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型等各类油藏叠合连片的构成复式油气田。 相似文献
18.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①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③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④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4500口探井和开发井动态及静态资料,对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平面和纵向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南、北区油-水分布存在差异.北区油主要分布在断裂密集带上,断裂带之间的构造低部位断层密度低,主要富集水,垂向上具有下水上油的分布特征;南区油大面积连片,垂向上具有全井纯油的特征.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南、北区断层成因机制不同导致控藏机理的根本不同.北区断裂为构造成因,是在近东两向拉张应力场中受斜向裂陷作用影响形成的张扭断裂密集带,断裂活动诱导超压释放和流体排放,油源供给不足;南区发育非构造成因的多边断层,超握诱导断层活动释放流体,油源供给充足.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迁移演化与坳陷西翼油气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反射资料为基础,主要采用地震剖面层拉平与平衡剖面恢复等技术手段,对天环坳陷形成与迁移演化历史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天环坳陷最早形成于晚侏罗世,后期由于受燕山晚期及喜马拉雅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坳陷核部逐渐向东迁移至现今位置,前后累计迁移距离约30 km;2)当坳陷核部向东迁移至有效烃源岩范围附近时,原先已形成的油气藏发生重新调整,油气向坳陷西翼高部位运移、聚集,从而形成了次生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