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201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942篇
海洋学   20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6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主体建模作为研究"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等复杂适应性系统的重要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管理领域.在调研国内外重要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多主体建模的基础理论、建模工具和框架,并对多主体建模在城市水资源管理、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3个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阶段性总结.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和难点,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以下4个研究重点:①加强主体行为决策规则刻画;②加强模型验证和评估研究;③开展代表性流域多主体建模研究;④推动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研究.多主体建模能够揭示人类活动—水文循环的互馈机制,为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议,加强多主体建模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可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深部复杂条件下开采的水害问题日益严重。复杂条件下煤层回采过程顶底板破坏动态监测对于工作面突水预测、采煤方法改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并行电法监测技术,结合双模式电极数据采集方式,同时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顶、底板全空间地电场特征监测研究,获得了煤层围岩顶底板采动前后电阻率及自然电位同步响应特征。研究表明:顶底板跨孔电阻率监测动态变化可以显示孔间电阻率随采煤工作面逐步推进的动态变化情况,可有效表征顶底板破坏带发育范围,同时顶板垮落造成的电阻率变化程度大于底板破裂引起的电阻率变化程度;自然电位数据可分辨顶、底板岩层及裂隙张合形态、以及破裂程度,研究区域内顶板自然电位值明显高于底板自然电位值,且顶板的破裂引起的自电位变化强度明显大于底板破裂引起的自电位变化。采用多参数对煤层顶底板采动破坏进行同步动态监测,对保障采动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中普遍发育粘土矿物,根据岩心薄片观察,自然γ能谱测井交会图识别出的粘土矿物类型有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薄片分析按粘土矿物形成方式划出沉积粘土和成岩粘土(蚀变、转变及化学成因粘土),以及按其产出状态尚划出构造(骨架)粘土和结构(填隙)粘土,并定量分析出构造粘土和结构粘土含量在多数层段分别为20%以上与10%~18%。依据自然γ能谱测井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查明各粘土矿物含量同T h,U,K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5,建立了粘土矿物定量计算模型X=a-b×T h c×U d×T h/K还对储层中粘土矿物进行预测及粘土矿物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95.
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指导,构建以使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基础的自然岸线资源二元价值结构。结果表明:通过建立自然岸线资源物质量与价值量核算方法,得出大连市自然岸线资源物质总量为766.6 km,全市自然保有率为46.9%。到“十四五”末,大连市海岸线资源价值总量约1 792.88亿元,自然资源岸线价值组成中生态价值占主导地位,价值量占比为99.8%。该核算方法实现了自然岸线资源生态价值的内部化过程,解决了岸线资源的价值以使用价值为主、对生态价值的忽视或考虑不足、导致整体价值被低估的核心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是造成自然岸线资源稀缺的原因,加之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自然岸线资源价值将不断攀高。自然岸线资源价值也将成为沿海地区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6.
<正>1研究背景地电场主要包括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大地电场的场源是高空电离层、磁层、对流层的电流体系的电磁感应,其影响分布于整个地表。20世纪70年代后,希腊、法国、日本等国家把地电场应用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我国地电场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始于1966年3月22日邢台MS 7.2地震后,并记录到不少震前异常变化。例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前,海城虎庄邮电支队和冶金102队应用观测地面两点间地电流异常,成功预报此次地震;20世纪80年代希腊学者Varotsos(1984)应用多极距观测法,解决了地电场观测系统噪声问题;席继楼等(2020)应用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法,分析了2019年四川长宁MS 6.0地震前后仙女台方位角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97.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页岩储层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同时也是烃源岩评价的重要指标.本论文在测井原理的指导下,基于不同岩石类型对测井参数的响应特征,运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多元回归法和△ LogR 法对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的TOC含量进行预测,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选出最佳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南部页岩...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自然电位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在石墨矿勘查中的异常响应,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石墨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石墨特有的低电阻率等特征并结合区内有利地段开展物性测量、自然电位梯度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深部钻探工程等对其进行研究。自然电位梯度测量圈定平面异常,在此异常范围内择优布设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研究发现石墨矿上方观测到的自然电位梯度呈正负伴生的特征,自然电位梯度曲线的形态能很好地区分出多条矿体,AMT结果反映出石墨矿(化)体主要呈低阻特征,推断的石墨矿(化)体深部的延深形态与实际地表工程和深部钻探工程控制的基本一致。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产生的矿化异常与地表槽探及深部钻探工程施工结果套合良好,异常反映的地质信息较为准确,对同德石墨矿的找矿勘查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In this work, we study the coupled cross-flow and in-lin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a fixedly mounted flexible pipe, which is free to move in cross-flow ( Y- ) and in-line ( X- ) direction in a fluid flow where the ma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precisely the same in both X- and Y-direction. The fluid speed varies from low to high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varying from below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to above the second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flexible pipe. Particular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line and cross-flow vib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alyzed by using these measurements exhibits several valuabl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00.
文章从海洋法和国家划界实践的角度分析中日东海争端的缘由,介绍两国关于大陆架定义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坚持的划界原则.文章提出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自然延伸原则和相关情况原则,协商谈判,通过共同开发东海资源来解决当前东海大陆架争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