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1146篇
测绘学   12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4489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267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5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梅县玉水铜铅锌矿床中的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7,12(4):33-36
玉水铜铅锌矿床中,银呈共生,伴生状态产在富铅铅锌矿石中。银与铜呈正相关,与铅锌不相关。银主要以独立银矿物在斑铜矿,辉铜矿内,尚有一部分呈粒径小于0.1μm的超显微包体,机械混入物和类质同像在硫化物中。银矿物类比较简单,主要是硫铜银矿,辉银矿,粒度细小。  相似文献   
102.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周建生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425-433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3.
脉金矿床控矿条件及源区性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脉金矿床,特别是大型金矿床的形成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表明:大型脉金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地质背景有密切关系,矿源具有深源性质,而与探矿岩系金的丰度值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04.
镇(安)旬(阳)地区锑金矿化分布,与其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因素,陆源断陷盆地沉积岩相变化,后期构造作用密切相关,认为镇旬地区为扬子与华北板块边缘对接过渡活动带,形成局部扩张断陷沉积盆地环境。海底同生断裂的发育,使盆地中心局限台盆环境造成陆源物质、内源组份和深部物质的混生,以及为深部含矿热液上升提供通道;在后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构造叠加,地下热卤水循环改造作用,形成层控式细脉浸染型锑金矿床。该地区锑金成矿物质来源丰富,沉积构造环境优越,后期控矿构造发育,显示了潜在的细脉浸染型锑金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5.
扬子地块西缘灯影组层控铅锌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子地块西缘灯影组层控铅锌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论证邵世才(有色总公司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2)李朝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层控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扬子地块西缘1矿床地质特征扬子地块西缘灯影组铅锌矿床呈南北向...  相似文献   
106.
试论会东大银厂铅锌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银厂铅锌矿点分布区的地层、构造和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论述,并与大梁子铅锌矿床作了对比,提出了寻找该类矿床的模式及找寻工业矿体最有希望的地段。找矿方法宜先化探后钻探。  相似文献   
107.
略阳─石泉边界地质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略阳─石泉构造带是一板块缝合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现由不同时期、不同构造体制下的断裂构造系统,裹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各类建造─蛇绿混杂岩、陆缘楔状体,岛孤岩浆岩及外来岩块等,共同组成了分隔秦岭、扬子地块的一个特殊边界地质体。  相似文献   
108.
杭长松 《广西地质》1997,10(1):69-72
广西新法采银始于1896年,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掘起,引入西方的设备、技术、方法而兴办的,在贵县三岔山、平天山采冶银矿,尽管未获成功,但却开创了广西近代矿业史的新篇章,其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发育过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构造受博白-岑溪断裂带控制,早期形成的NE向构造以挤压为主,稍晚的NNE向构造以水平剪切为主,兼具挤压特征,矿田成矿与地洼晚期的引张应力场有关,文章通过岩石组构,有限应变测量和节理的综合分析,厘定了多期,复杂的矿田构造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0.
滇、川、黔成矿区的铅锌矿源层(岩)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矿源层(岩)及其成矿作用,具多矿源层(岩)、多容矿层和多遮挡层共存的特点。矿源层(岩)改造成矿分海西晚期改造生成贫铅锌矿床和燕山期改造生成铅锌富矿床两个旋回,改造成矿的3个主因是:多条继承、发展了基底构造的深一道断层系统,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产生的高热能、喷气、矿质和广泛、多中心循环的热卤水,铅锌矿床为沉积─改造─后成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