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47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多元分析在卤虫营养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立新 《海洋通报》1997,16(1):67-75
本文研究表明,应用多元分析方法进行卤虫营养评价,其结果更具客观性,它可基本完成卤虫类群的定量划分,类群内营养结构及类群间营养价值差异的判别,还可对各种脂肪酸指标在营养评价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表达。  相似文献   
302.
南沙海洋沉积物中脂肪酸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南沙海洋岩芯和层样品中的脂肪酸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研究了脂肪酸的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及脂肪酸的早期成岩变化。结果表明,脂肪酸的组成和分布,反映了沉积有机质主要来自浮游生物和细菌,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少;低碳及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随埋深降低可能与化学和生物化学降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03.
野生对虾与养殖对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脂肪酸的组成类似于其他的海洋动物,即雌、雄虾的肝胰脏和肌肉中,棕榈酸(16:0)和n-3族高不饱和脂肪酸(如20:5n-3和22:6n-3)占优势。野生虾体内含有的脂肪酸种类,尤其是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多于养殖虾。野生虾肝胰脏中主要脂肪酸为16:0(20.0~22.5%),18:0(2.5~2.9%),18:1 n-9(12.3~14.0%),18:2 n-6(2.4~2.6%),20:5 n-3(6.1~6.6%)和22:6 n-3(7.1~7.5%)。肌肉中的主要脂肪酸种类大致与肝胰脏中相同。养殖虾中除了18:2 n-6(6.3~13.0%)高于和16:l(3.6~4.2%)低于野生虾外,其余的基本类似。野生虾比养殖虾有较高水平的n-3族和较低水平的n-6族不饱和脂肪酸,且野生虾n-3/n-6族脂肪酸的比率同样大于养殖虾。  相似文献   
304.
以海洋微藻后棘藻(Ellipsoidion sp.)为材料,利用数量遗传学手段研究了9个品系的脂肪酸的遗传率。研究表明后棘藻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在,遗传率较低。棕榈酸(16:10)遗传率最高,为0.49。肉豆蔻酸(14:0)的遗传率最低,为0.15.EPA(20:5w3)遗传率较低,为0.19。这表明环境因子可以较大地影响后棘藻EPA的含量,利用生态调控可以有效地提高藻体EPA的含量。  相似文献   
305.
我国的海带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世界上海藻养殖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其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量已达600000t多干品[2]。我国生产的海带除了大部分作为食品食用外 ,还有部分作为工业原料,提取褐藻胶、褐藻淀粉、甘露醇、碘、氯化钾等产品。我国褐藻胶年产量已达15000t,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漂浮渣,都把其当作废物排放掉,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为了进一步地综合利用海带资源,变废为宝 ,作者对青岛某一褐藻胶厂排放的漂浮渣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分析。现报道利用气…  相似文献   
306.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two strains of marine diatoms Nitzschia closterium(MACC B222)and Chaetoceros gracilis(MACCB13)have been examined.The microalgae have been grown at different initial NaNO3 concentrations(75,375,750,1125,1500,1875mg/L)and harvested at the late exponential phase.The results by on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 that the NaNO3 concentrations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two stains of marine diatoms;the influence of NaNO3 concentrations on the fatty acids differs from species to species.The major fatty acids of two diatom strains are 14:0,16:0,16:In-7and 20:5n-3(EPA),B13 also has high percentage of 20:4n-6(6.0-9.1%).  相似文献   
307.
不同种群泥蚶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对广西北海、浙江乐清湾和山东乳山湾的3个野生种群和2个养殖种群泥蚶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野生种群干物质中中的可溶性糖、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养殖种群,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野生种群水分含量和干物质中的蛋白质、脂肪、灰分、不饱和脂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广西野生种群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乐清野生种群最高。  相似文献   
308.
闽南及闽中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春  丘书院 《海洋学报》2001,23(2):100-108
闽南及闽中近海鲨鳐类肝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的脂肪酸包括16:0(14.9%~23.7%),18:0(5.3%~10.4%),18:1ω9(8.6%~16.9%),16:1(3.4%~7.5%),20:4ω6(3.8%~14.7%)和22:6ω3(10.7%~36.9%).22:6ω3在分析的所有种类(基齿鲨Hypoprion sp除外)均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成分.可见,闽南及闽中近海鲨鳐类肝油是22:6ω3良好的来源.底层生活习性种类肝油ω6PUFA的含量高于中上层种类,而中上层生活习性种类肝油22:6ω3的含量以及ω3PUFA与ω6PUFA的比值则相对地高于底层种类,这种现象可能与它们各自的摄食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309.
对细胞干重的测定和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不同碳、氮源浓度和不同培养时间下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OUC88的生长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含有9%的葡萄糖和6%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生物量达到最高,为25.92 g/L;在含有6%的葡萄糖和2%的豆粕水解物的培养基中,细胞总脂含量以及总脂中的DHA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0.56%和35.83%。另外,不同生长时期内裂殖壶菌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不同。在培养到第4~5天,细胞的生物量、总脂以及DHA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310.
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磷脂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葛氏长臂虾的总脂和磷脂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磷脂组分、总脂和磷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葛氏长臂虾的磷脂组分以PC和PE为主,磷脂含量为8.59‰-8.98‰,占总脂的33.76%-35.72%;与大豆和蛋黄的磷脂相比,葛氏长臂虾总脂和磷脂含有更多的PUFA,而虾磷脂中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及EPA与DHA之和要高于其总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