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主要由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和岩溶角砾岩组成。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中奥陶世沉积作用之后不久,即发生了溶解作用、白云石沉淀、干化脱水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岩溶作用和胶结作用胶结作用很普遍,主要发生在中石炭世之后的埋藏条件下,是对储层重要的破坏作用。充填于硬石膏结核溶模孔和非组构选择性溶蚀孔、洞、缝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是最常见的胶结物。这些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具泥晶、嵌晶状或粒状晶粒结构。泥晶白云石基质的δ18O值-10.98‰~-0.8‰,平均-5.54‰;δ13C值-4.76‰~5.77‰,平均1.51‰。充填于溶蚀孔、缝中的白云石的δ18O值-12.54‰~-2.67‰,平均-7.34‰;δ13C值-5.56
‰~3.48‰,平均0.28‰。充填于溶蚀孔、缝方解石的δ18O值-15.42‰~-6.02‰,平均-9.51‰;δ13C值-12.44‰~1.33‰,平均-3.20‰。总的来说,白云石和方解石胶结物的δ18O和δ13C值低于泥晶白云石基质的,原因是形成晚,受淡水淋滤、埋藏作用和有机质影响较大。泥晶白云石基质的Na含量0~350 μg/g,平均59 μg/g; Sr含量0~380 μg/g,平均10 μg/g;Fe含量0~14 570 μg/g,平均1 040 μg/g;Mn含量0~4 670 μg/g,平均183 μg/g。充填于次生孔隙中的胶结物的Na、Sr、Mn含量与泥晶白云石基质的差别不大,因这些元素含量均低。充填于次生孔隙的碳酸盐胶结物较泥晶白云石基质有明显高的Fe含量。胶结物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90℃~140℃范围内。胶结物沉淀于埋藏较深,温度较高的还原条件下。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CH4最为普遍,液相成分以H2O占绝大多数。早期胶结物形成于天然气形成前,晚期胶结物形成于天然气形成之后。岩溶洼地是胶结作用最发育的地带。  相似文献   
62.
扇三角洲为陆相沉积盆地中的一个重要沉积体系,多数具有良好的油气储集能力。通常情况下,盆地中发育的扇三角洲具有相近的物性,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储层物性好,席状砂物性较差。然而,达尔其油田相邻的2个扇三角洲的物性出现了较大差异,达尔其西扇三角洲出现了分流河道物性差异与相控储层理论相悖的现象。利用偏光显微镜镜下薄片观察、岩芯物性分析与测井等资料,研究了该区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以及成岩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分析2个相邻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差异及达尔其西扇三角洲河道物性差的原因,认为干旱气候和地壳抬升作用、盐湖沉积阶段和盐类沉积时间差异是形成2个扇三角洲物性差异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为解释达尔其油田2个扇三角洲储层物性剧烈变化和差异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3.
靖安油田延长组长6段低孔低渗透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靖安油田延长组长6段储层为湖相三角洲前缘砂体,长6期是三角洲建设的高峰期,发育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砂体及远坝微相。孔隙空间主要是原生孔隙及由次生原因形成的孔隙和裂缝。研究表明: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不利于孔隙的演化,而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从而使某些砂岩段在低孔低渗储层中形成较发育的次生溶蚀孔隙的成岩微裂缝,并成为有效孔隙,通过综合评价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微相为本区最好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64.
 对澳大利亚的位于海洋过渡带和高纬度的豪特曼群礁复活节岛群上的全新世珊瑚礁进行了海底胶结作用解剖研究。研究表明,该礁像热带珊瑚礁一样,也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海底胶结。胶结物包括高镁方解石的和文石的共7种类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条件,使得海底胶结物中强烈贫文石而富镁方解石(分别占4%和96%),造成镁方解石胶结物中的MgCO3的摩尔含量规律性降低(8.47%-14.29%)。特有的生物组合及其竞争,不仅构成了迎风礁和背风礁的显着岩相差异(前者以藻类粘结岩为主,后者以珊瑚骨架岩占优),并导致海底胶结物在背风礁中的发育强度远大于迎风礁这一与热带珊瑚礁海底胶结物恰好相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一种定量确定各种胶结结构物碎屑岩单相渗透率影响大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认为胶结物为长方形晶体,沿轴向与碎屑颗粒连接一起,可呈充填式,包壳式和搭桥式三种类型;胶结物导致岩石有效比面及迂曲率增大,从而使渗透率。本模型是根据物理原理建立的,不是经验公式,因此它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66.
67.
尤丽  刘立  彭晓蕾  曲希玉 《世界地质》2007,26(2):218-223
黑龙江鸡西盆地下白垩统城子河组和穆棱组是主要的含煤系地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及交代作用等,露头砂岩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储层砂岩物性差的重要原因,二者相比,前者对该区孔隙度减少贡献更大。对比露头砂岩与岩芯砂岩,露头砂岩的储层物性更好。  相似文献   
68.
冻能松  杨勇 《地球科学》2003,28(3):357-360
在JCXA—733电子探针上采用一种实用的微区紫外一可见阴极荧光的探测方案,可以分析样品表面微区的不可见和可见的荧光.荧光的波长和强度特性与物质的成分、结构、缺陷,物质的形成条件、经历、所处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相对于常规的可见阴极荧光测试技术,探测紫外和红外阴极荧光可以在更宽的波段上获取更多更新的样品内在信息.用此方法对河北唐山石英砂岩及其微小次生加大边进行阴极荧光分析,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紫外荧光特征,还有对应波长为287nm的辐射损伤色心,由此可以推测至少有两期胶结作用,且石英碎屑来源复杂.这为分析胶结作用期次和碎屑物物源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储集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9.
固化软土微观结构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尽快提高地基加固的效率,对吹填土采用水泥和石灰进行快速加固,对加入添加剂固化后吹填土的微观结构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袁征结构单元体和孔隙大小、形态及定向性等结构要素的定量评价指标.不同的添加剂含量对结构单元体大小的影响较大,当水泥掺入比为15%而石灰的掺入比为20%时,添加剂的胶结作用表现最好;添加剂的加入使得孔隙变小,结构变得比较致密,固化后土体强度得到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0.
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一系列新的碳酸盐岩气田的发现,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川西龙门山前缘逐渐成为寻找高丰度大中型气田的现实地区。针对储集层特征在区内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笔者等通过对龙门山前缘中坝地区和天台山大元包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心描述和薄片观察,对其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龙门山前缘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集层成岩作用复杂,其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藻泥晶化作用、白云石化作用、膏化和硅化作用等;(2)受中三叠世末期龙门山前缘裂陷作用的影响,雷口坡组发育大量的热液构造,包括热液溶蚀、热液矿物的胶结和热液白云石化;(3)受构造高点控制的胶结中断—表生溶蚀是中坝—青林地区储集层优于天台山地区的主要控制因素。龙门山前缘反转之前的构造背景和古地貌决定了雷口坡组成岩作用的差异,从而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